一说起包拯,脑子里就是那个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形象,不怕得罪人,专门给老百姓撑腰,好像总跟清贫、正义这些词挂钩。可有个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咱们眼里这位“清官”,他合法的年收入,按史书记载换算下来,竟然有 18000贯。
你没看错,就是18000贯,这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换成今天的钱,又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咱们一层层揭开历史的账本,仔细算一算,那个数字,真能吓人一跳。
![]()
宋朝官员的工资是个很复杂的体系,不像今天就一个“月薪”那么简单,包拯那18000贯年收入,也不是说全是铜钱现金,是好几块拼起来的,主要有俸钱、禄米、职田,还有各种名堂的补贴,什么茶酒钱、厨料钱、柴火钱、马料钱,乱七八糟一大堆,这里头,真正的大头,是 “职田”。
![]()
这个“职田”,就是朝廷看你官多大,划给你多少地,你在任上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地租出去,租金就归你自己,史书上写了,包拯官当到龙图阁直学士、管着开封府,算是高级干部了,他名下的职田数量相当多,光这一项的年收入,就占了他总收入的大头,把这些田租和各种补贴、工资折算成当时的钱“贯”,才有了18000贯这个总数。
![]()
那18000贯,放今天到底值多少钱呢,这事儿不能简单用金子银子去换,金属的价值每个时代差太多,最靠谱的法子,是看那时候的东西卖多少钱,用购买力来算,而算购买力最稳的,就是老百姓都离不开的硬通货,大米。
根据宋代的一些零散记录,北宋中期天下太平的时候,米价还算稳,一石大米的价格,大概在300文到600文钱晃悠,咱们取个中间数,就算500文钱一石,宋代的一贯钱是1000文,所以一贯钱差不多能买2石大米,宋代的一石,又等于今天的59公斤,也就是说,在北宋,一贯钱能买的东西,跟今天买 118公斤大米花的钱差不多。
![]()
现在咱们来算算,今天市场上普通大米,咱们就按一斤3块钱,也就是一公斤6块钱算,那宋代一贯钱的购买力,就差不多是118公斤 × 6元/公斤 = 708块钱,好了,关键的计算来了,包拯的年收入是18000贯,换成今天的钱就是,18000贯 × 708元/贯 = 12744000元。
对,一千二百七十四万四千元,这个数,就算放今天,也绝对是顶层高薪,年薪千万的水平,一年挣的钱,够在一线城市买套挺好的房子了,算到这,很多人可能都懵了,一个被后世传了快一千年的清官榜样,竟然这么有钱。
![]()
当然,也有人拿白银的价格来算,北宋那会儿,白银不是主流货币,跟铜钱的兑换率波动挺大,但大概是1两白银换2贯钱,这么算下来,18000贯就等于9000两白银,宋代一两差不多是今天的37.3克,9000两白银就是335700克,按现在白银每克7块钱算,包拯的年薪大概是 235万元,这个数虽然比用米价算出来的低了不少,可也是百万年薪,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
不管怎么算,咱们都能看出来,包拯的合法收入,非常高,这其实正好说明了宋朝一个很重要的治国思路,“高薪养廉”,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心里明白,官员贪污,一个大原因就是收入太低,体面的生活都过不了,所以他给宋朝的官员们设计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都算得上顶级的工资制度,目的就是让官员们能靠着合法的工资过上好日子,减少他们伸手捞钱的想法。
![]()
在当时的首都开封,一个普通干体力活的,一年累死累活,收入也就10到20贯,包拯一年的收入,是他们的上千倍,他家里养的仆人、请的幕僚,日常吃穿用度,全都可以用这些合法的工资轻松搞定,还绰绰有余,他根本用不着,也没必要去碰那些不干净的钱。
![]()
这就解释了那个最核心的问题,为什么包拯那么有钱,还被大家叫做“清官”,因为“清”不等于“穷”,包拯的“清”,不是说他日子过得有多苦,而是他所有的钱都来得干干净净,是朝廷制度给他的合法收入,他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就算坐拥千万年薪,过着那么好的生活,他也没有被钱迷了心窍,更没有用手里的权力去捞更多不该捞的好处。
![]()
他还是敢弹劾那些权贵,包括当朝国丈和宰相的心腹,他还是愿意为老百姓打开衙门,听他们诉苦,这份 “不为物役,不为利诱” 的骨气,才是“包青天”这个名号底下真正的分量,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廉洁,不是一种被逼无奈的清贫,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在巨大的物质诱惑面前,还能守住自己心里那条线和法律底线的强大定力,从这个角度看,包拯的形象,不但没有因为高薪受损,反而显得更加高大和真实。
参考文献:
- [元] 脱脱等撰.《宋史·职官志》.中华书局.
- 漆侠.《宋代经济史》.中华书局.
- 程民生.《宋代物价研究》.人民出版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