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老板的,命是自己的!”这句话在今天听来格外刺心。
过去我们总被教育,工作要全力以赴,要把职业当成人生价值的全部。
可现实却越来越清晰地告诉我们:许多企业的辉煌,正是建立在对员工健康的透支之上。
而那些被透支的人最后能得到什么呢?看看这个长荣空姐,长的漂亮,才34岁,却因为生病不被批假,最后离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34岁空姐的最后航班
长荣空姐孙女士在航空行业已经工作好几年了。
她在每次飞机起飞前都会精心打扮一番,然后约着同事在落地后去吃好吃的。
同事们对她的印象一直都挺好的,是个热爱生活又活泼可爱的姑娘。
![]()
在10月10日,孙女士执飞米兰飞台北的BR95航班,其实她在执飞前,身体一直不舒服,反复发烧,关节疼,连弯腰拿行李都费劲。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孙女士向领导申请了病假想休息休息,但是领导却说“排班已经定好了,没人替你飞,你撑完这趟班在歇。”
为了不影响同事的工作,更为了保住自己的绩效,孙女士不得不带着退烧药上了飞机。
![]()
从台北飞往米兰的13个小时里,没想到孙女士的身体状况更差了,胸口发闷,喘不上气
不停冒冷汗,手还一直发抖。
她跟乘务长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并寻求帮助。
按照航空公司的规定,如果机组人员在飞行中出现健康问题,应该立即启动应急程序。
但是乘务长却只是让孙女士去后舱休息,还说“你快去后舱,别让乘客看见,影响不好。”
![]()
航班终于降落在台北机场了,按理说,公司应该提前安排医护人员接应。
但事实上,孙女士下机后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医疗救治,是她自己拖着行李箱出的机场。
最后还是家人看到她虚弱的样子,赶紧把她送往医院。
![]()
可到了医院后,一切都太晚了,医生表示如果可以早点治疗,或许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10有14日,孙女士的家人在台中东海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
就在葬礼上孙女士的家人痛哭流涕时,航空公司竟然发来了通知,要求孙女士“补交病假证明”。
![]()
这消息一出,别说家属了,连网友们都炸锅了,人都已经不在了,还要补交什么证明?这不是在人家伤口上撒盐吗?
长荣航空后来虽然公开道了歉,说是“员工业务不熟导致的误会”,但这样的解释实在难以服众。
毕竟,如果公司真的把员工健康当回事,怎么会发生这样的"误会"?
![]()
而在这件事发生后,不少空乘人员都站出来说出来这个行业内的真实情况。
说起空姐这个职业,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穿着漂亮制服,满世界飞,多令人羡慕啊!但真相往往很骨感。
原来他们这个行业带病飞行在航空行业是常有的事,他们不是不想请假,是根本不敢请假。
![]()
如果想要请病假,就算请一天也会打乱整个航班排班的计划,还会影响年度绩效和奖金。
所以一般乘务员生病,都不敢请假,整揣着药上飞机,生怕丢了绩效,也害怕会给同事添麻烦。
![]()
而且孙女士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
2018年的时候就有一位空姐在飞行途中突发疾病,好在航班紧急作出了处理,这才保住了性命。
![]()
要是孙女士也能及时得到救治,说不定就不会造成悲剧。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还是希望这件事能给航空公司提个醒,改善改善工作制度,把员工的健康当回事。
![]()
说实话,看完这个新闻,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反思自己的职场处境。
哪个打工人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生病了还要坚持上班,明明累得要死还要加班,明明该休假了却不敢请假......
我们总被灌输"年轻人要奋斗"的观念,但有没有人想过:奋斗的底线是什么?当健康都成了可以牺牲的代价,这样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
希望大家能记住一个道理,钱是老板的,命是自己的。工作可以再找,薪水可以再赚,但生命只有一次。
也希望孙女士的离世能唤醒更多人对职场健康的重视,也希望企业能真正把"员工是第一财富"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
毕竟,谁也不希望下一个这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或者身边人身上,你说是不是?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信息来源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