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动巴山蜀水,共绘时代新篇!
2025年10月17日/18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戏剧家协会指导,四川省川剧院与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出品,四川省川剧院携手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演出的大型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展演,在展演,角逐本届文华奖。
![]()
中国艺术节是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艺术盛会,而文华奖作为由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每三年评选一次,长期以来在激励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推动艺术人才成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此次《梦回东坡》参与角逐,全院上下高度重视,凝心聚力,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备战,组建了精良的主创团队。由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担任艺术总监,查丽芳导演,杨椽编剧,李天鑫作曲,叶建担任舞美设计,潘健华担任服装与造型设计,周正平担任灯光设计,由雷云、刘咏涵领衔主演,携手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中青年骨干演职人员全程参与。力求在艺术节的舞台上,充分展现了《梦回东坡》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精湛创作水准。
该剧以梦为依托,用虚实相生的故事、内外结合的表达、神形兼备的人物、悲喜相乘的风格和雅俗同堂的审美,以戏曲舞台空间转换为载体,采用非线性结构,追溯了苏东坡黄州悟道、修建雪堂、壮赋赤壁、惠州造桥、儋州化民,以及和王闰之的爱情故事,用散文化的演绎形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苏东坡人生智慧。
精彩剧照
![]()
![]()
![]()
![]()
艺术总监陈智林表示:“《梦回东坡》的呈现,特别‘四川’!我们是用四川的人、四川的语汇、四川的方法、四川的情怀,用四川共情的方式来塑造苏东坡形象,用‘梦回’方式来讲述东坡一生的经历、一生的情怀、一生的人格和人生态度。用川剧来演绎东坡先生的故事,我觉得是川剧人的历史责任所在,也是对苏东坡的精神内涵一种契合的诠释。”
![]()
总导演查丽芳表示:“戏剧人用戏剧的方式走进了苏东坡,《梦回东坡》苍翠了“东坡梦”,浪漫了“赤壁赋”。自2025年3月起,主创团队就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备战,大家全盘协作,共同展现川剧的艺术魅力与创作水准。我由衷的希望此次《梦回东坡》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的呈现,能让苏东坡感受到千年以后四川老乡对他的爱戴和敬仰。”![]()
![]()
![]()
作为本届艺术节首个亮相的四川剧目,《梦回东坡》的登场备受瞩目。演出开始前,许多观众早早来到剧场,“打卡”剧目文创周边,收集场刊、交流剧情,期待着本土剧目的精彩演绎。
![]()
![]()
![]()
![]()
连续两晚的演出现场,剧场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非凡。川剧的“唱念做打”与东坡的人生故事完美融合。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也逐渐进入了“东坡梦”,时而欢笑,时而落泪,情绪被演员的表演和跌宕的剧情牢牢牵引。
![]()
![]()
![]()
剧终谢幕时,如潮的掌声经久不息,现场观众在观演后激动地表示:“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与苏东坡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以四川剧种演绎四川文化名人,使我们观众身临其境。”“川剧的韵味与东坡的风骨结合得太完美了,看得心潮澎湃!”
![]()
![]()
《梦回东坡》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展演的成功展演,是四川戏剧创作成果的一次精彩亮相。此次演出不仅为剧目打磨提供了宝贵契机,也生动展现了巴蜀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的交融。作为参评剧目,它既在专家与观众的审视中锤炼提升,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舞台艺术繁荣贡献了力量。这场“川韵东坡梦”,不仅在舞台上延续着文化的传承,更在一次次演出与掌声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编辑:张芮钒 曹涵凌 刘成浩
摄影:金庆春
责任编辑:樊明君 张晶晶
编审:陈智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