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为你讲的,就是内容创作输出的起点,人设来为账号定位。
今天如果你要做一个自媒体账号,可以说与创业几乎大同小异,定位决定了自媒体的基础原点,甚至影响账号的未来走向与天花板。但是自媒体与一般商业产品有一个显著不同:它是一种与你的人格紧密相关的内容产品,甚至需要倾注你的生命力。叠加此刻任何领域都充分溢出的自媒体环境,以及人工智能的不断进化,人格设计已成为自媒体定位中最核心的线索,几乎所有自媒体账号都需要在定位那一刻,来明确人设。在这里我给你提供了一份人格设计的自我分析清单,帮助你解决定位中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四个问题:你提供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不同?何以见得?用户为何爱你?这四个问题分别问的是你的内容属于哪个品类、你的差异化、你的能力以及谁为你的能力背书、最后是你的目标用户,以及用户认同。当然,这份自我分析清单也不是我发明的,而是借用了哈佛创意写作课的人物小传设计清单——当一位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需要为人物设计一个小传。而这个自我分析清单我也做了精简,为你整理出最适用于自媒体人设挖掘的7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过去。过去不是要你事无巨细地罗列经历,而是要找到你人生的重要选择时刻。发掘过去的时候你要不停追问自己,我出生在哪儿,我家庭有什么故事,我有什么独特的经历,或者有什么特别愉快,或者痛苦的时刻?比如曾经一度非常流行的“十年体”视频,这种视频之所以能打动人,除了时间的力量之外,你会发现数据较好的视频博主绝不是在流水账一样罗列自己的过往,而是选取自己过去十年中最有意义、记忆最深刻的几个片段,来串联出他十年的故事。
第二个要素,名声与印象:包括性格、为人处世的风格和职业名声。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积累,被行业大佬称赞过等等,那当然很好,但如果你说你就是个普通人,那你总有个朋友圈吧。在你朋友圈子里,他们是如何评价你、如何形容你这个人的?甚至近年流行的MBTI也很好用,这里可能就藏着你给人的印象,你可以用这个印象来做你的人设标签。
第三个要素,关系网。也就是你所处的行业人脉、最常交往的圈子有什么特征。比如有个以访谈视频著称的自媒体账号叫“程前的朋友圈”,这个博主不是主持人出身,也不是媒体人,他是学金融的,为什么会做访谈视频呢?这就来自于他的关系网,正是他之前从事金融工作见到了、认识了非常多的企业主,才能支撑他源源不断地把这类内容做下去。如果你说你只是个普通人,没有这么精英的朋友圈,那我再举个例子。有一个短期内突然爆火的账号叫“在下辉子”,他把高中同学做成盲盒,随意抽取一位,在十年后的今天再去拜访抽中的同学,把他跟老同学见面的过程,聊天的内容做成视频发布,这也是来自于关系网。
![]()
第四个要素,天赋与能力。这可以是已被证明的天赋与能力,例如出书获奖、职业成就等,或者是为人特别“社牛”,走到哪儿都不怯场;也可以是未被证明过,但你希望挑战的能力,例如每日读书、挑战全球旅居等。有个账号叫“池早是我”,她在视频里发起了一个挑战:“辞职体验一百种职业”,这背后当然也有一个故事,就是博主这样一个年轻女孩,做了几份工作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非常迷茫,所以她发起了这么一个挑战,每一个视频都展现她体验一种新工作的过程、细节和感受。这个账号内容其实就是从她所发起的行动中来,而这个行动本身使她具备了做这件事的合理性以及天赋与能力。
第五个要素,品位与偏好。可以从正向出发,选择一些积极的兴趣爱好,例如非常爱美食探店、特别爱美等等。也可以从负向出发,选择你总是拒绝、想要逃离的处境或状态,例如社恐、讨厌站在高处等。这个要素是与“天赋与能力”相对应:即使没什么特别的能力,但是你的某个习惯也有可能成为人设的重要特征。如果你对某件事情非常非常敏感,拥有明确的爱或者明确的恨,那就你就把这个表达出来,也能很容易在网上获得你的同温层用户,像很多穿搭博主,美妆博主,育儿博主等等,都是发掘的这一点。
![]()
第六个要素,习惯与规律。指的是你的一些日常很难察觉但却习以为常的小习惯。比如下班后喜欢骑行。前阵子在B站有个做得非常好的骑行博主,他也不是什么专业的骑行者,他有自己正常的工作,每天下了班、还有周六日他都会去骑行,而他的骑行vlog还会叠加了一些人文探索内容,一些剧情故事,得到了很多用户的关注。这就是典型的普通人可以做到的一个案例,你可以去发掘一些自己日常生活的习惯与规律,把这个东西作为自己的标签。
第七个要素,是风格。这无关美与丑这种主观判断,而是客观描述。例如你的年龄多大,与他人的关系更亲密还是更疏离,风格更温婉还是更刚硬。这个听起来有点虚,但你一定可以观察到自己到底是一个更浓烈的人,还是一个更内敛的人,做事是风风火火的还是慢条斯理的,说话是温温柔柔还是大大咧咧等等,这些风格也是人设留给用户的重要印象。
这个自我分析清单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帮你一网打尽自我分析的方方面面,同时作为确定自媒体账号定位与人设的基础信息。二是让你从中发现源源不断的内容,即你可以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提供哪方面的情绪价值。你这个账号到底是工具属性更强,还是情绪价值属性更强。三是帮你锚定了你的目标用户,你其实就代表了与你相仿的一类人,或者那些想成为你的那一类人,他们的所思所想是什么,需求是什么,也暗藏在你的自我分析中。一旦明确了你的目标用户,你才会清楚自己的发力点,才会清楚,你要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受众群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