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经靠炒房闻名的温州人,现在却集体撤离了楼市?
2021年,全国房价冲到最高点的时候,温州的房价竟然比自己当年的巅峰跌去了六成还多。要知道,温州楼市的顶点早在2011年就出现了,比全国大行情整整早了10年崩盘。
这个案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楼市最残酷的真相,靠投机堆起来的泡沫迟早会被现实戳破。可能有人觉得温州人就只会炒房,那可真是太小看他们了。
这群被称作东方犹太人的生意人,当年的投资版图可比咱们想的大多了。
从2001年开始,他们带着上千亿的资金在全国市场扫货。我记得当时有个挺夸张的事儿,上海有个月清商人,腰上挂着一大串钥匙,足足60把,每天啥也不干,就挨家挨户去收房租,活脱脱成了现代版的包租公。当时《新民晚报》都发文说,这群南方来的炒房团,走到哪儿哪儿的房价就跟着往上涨。
不过炒房对温州资本来说,其实只是小打小闹。后来看煤炭行业赚钱,他们立马转头去了山西,一口气拿下了全省六成的中小煤矿,一年的产量能达到8000万吨。
新疆棉花价格涨起来的时候,他们又带着上百亿资金冲进去,硬是把籽棉价格从1.61公斤炒到了8块,甚至连油田他们都没放过。光在新疆就拿下了120口油井。
总投资超过50亿,这些可不是谣言,都是当年媒体公开报道过的真事儿。支撑这些疯狂投资的是温州地下金融的那套操作,全市近300家担保公司相互牵连。
企业之间互相担保,拿厂房做抵押借钱,资金杠杆加得特别高,但危机来的也快。2011年限购政策一出台,温州市政府又发了29号文,整顿民间借贷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整个担保链条一下子就断了。
当年那个挂着60把钥匙的房东早就没影儿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跑路的老板。担保大王张福林跑到越南被抓的时候,身上就剩500块现金。
眼镜大王胡福林为了躲12亿债务逃到美国,就连出狱后重新创业的电器大王郑源中,他的装机集团也没扛过这场风暴,最后破产清盘了。
到2012年,更让人揪心的数据出来了。温州的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这些关键指标在全省排名都是最后一名。新成立的企业平均寿命只有4年,淘汰率高得吓人,那些靠炒煤矿赚来的悍马,炒油井攒下的林肯,最后全成了银行的抵押品。
当地人都说,赚过快钱的人,眼里就再也容不下慢慢做生意的路子了。温州房价比全国早十年跌一半,这件事就像一根楼市试金石,让我们看清了三个不得不承认的真相。
第一,未来绝大多数城市的房子都会彻底回到用来住的本质。不是政策不让炒,而是根本就炒不起来了。温州房价实际跌了四成,这事说明,过早吹起来的泡沫得花两倍的时间才能消化掉。
第二,国家绝对不会允许重要资产再出现温州式炒作。当年社科院学者尹忠利就说得很直接,温州炒房团操纵市场的行为应该判刑。现在看看教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力度,答案就很明显了。
第三,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温州资本背后是无数根断裂的杠杆,就像那个钥匙串房东消失一样。时代往前推进的时候,从来不管你手里有多少把钥匙,现在精明的温州资本早就掉头转向了币圈、元宇宙这些新领域。
而那些还在做着房价暴涨美梦的人,不妨问问自己。当踩遍全国楼市雷区的温州人都撤了,你真觉得自己比他们更会抄底吗?温州的故事其实早就有了结局,所有靠借钱堆起来的财富幻影,最后都会被利率戳破。
区别只是温柔放弃,还是砰的一声炸裂开。这剂教训温州已经受过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