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民众追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0
分享至


  杨振宁肖像照。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中国民众追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新华社记者魏梦佳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清华大学发布讣告称,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在粒子物理、场论、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物理学多个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对这些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杨先生,一路走好!”“送别杨老”“巨星陨落!致敬!缅怀!”……杨振宁逝世后,中国民众纷纷在网络上留言悼念、追忆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

  从清华园的青涩少年到诺贝尔领奖台上的华人骄傲,再到回国任教,为祖国科教事业倾尽心血……杨振宁的百岁人生,见证了中国从深重的民族危机到奋力拼搏发展强盛的不屈历程,也书写了功在世界、心怀家国的隽永篇章。

  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奠定了后来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他发现“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统计物理和量子群等物理和数学研究的新方向。最为人所知的是,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1年4月,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住所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在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的心目中,杨振宁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科学泰斗”。他曾在文章里写道: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学术成就,激励了一代代中国青年崇尚科学、发愤图强,从中产生了一大批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从小在清华园中浸润成长的杨振宁对清华大学有着深厚感情。20世纪90年代末,杨振宁出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此后,他定居清华,致力于该校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发展,希望为更多有志于投身科研的学生“指路”。

  他将自己在清华园的住所取名为“归根居”,并以《归根》为题写下诗句:“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培育中国杰出人才是杨振宁先生‘归根’后最看重的一项使命,也是他花费时间和心血最多的事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说。

  在师生们眼中,这位著名科学家总是精神矍铄、谦逊平和、思路清晰,说话“平实、深刻又充满洞见”。校园里,学子们有时会看到杨振宁的身影,有的学生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偶遇他的画面。

  82岁时,杨振宁走上讲台,为大一学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他跟学生交流,将最基础的物理概念娓娓道来。一些学生记得,先生“没什么架子,上课从来不点名,鼓励大家踊跃提问”。他勉励学生“要清楚方向、选对方向”,并认为“这是对他们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2004年9月,杨振宁在清华大学指导本科生。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科学大师,视野广阔,没有门第偏见,总是对年轻学者的科研工作给予无私支持与鼓励。”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密码学专家王小云说,她和她的团队就是直接受益者。

  在王小云看来,杨振宁做的许多工作都源于深厚的家国情怀。“先生最期待中国人能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工作,并且能用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领先技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杨振宁的博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荟说:“先生总鼓励我‘要奋斗,做更好的自己’。我会继续努力,以自信和坚定面对未来,更好地工作。”

  杨振宁办公所在地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红砖楼房外,爬山虎爬满半面墙。透过虚掩着的房门,隐约可见有人正专注做着演算,有人在黑板上边写边争论。时光仿佛在这里慢下了脚步。

  在那间挂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对联的办公室里,似乎还能看见一位老人凝神思索的身影……

  从清华园出发,历经世界舞台,最终归根故土——杨振宁将自己的人生比喻为“一个圆”。99岁时,他将珍藏的图书、文章手稿、书信等2000余件资料,无偿捐赠给学校。

  在捐赠现场,老人说:“我想将来留在清华大学档案馆里的,不只是我的科学工作,我希望还能够保留‘杨振宁’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外交部:中方欢迎艾德外交大臣来访

外交部:中方欢迎艾德外交大臣来访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7 15:51:04
11月7日俄乌最新:副总长上吊

11月7日俄乌最新:副总长上吊

西楼饮月
2025-11-07 15:38:31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智慧生活笔记
2025-11-07 12:19:58
气得发抖!茅台高管张楷怒喊:3000一瓶的飞天,老百姓谁喝得起?

气得发抖!茅台高管张楷怒喊:3000一瓶的飞天,老百姓谁喝得起?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08:02:13
安世中国脱钩后,荷兰第3波报复来了,七国已抱团,要断中方后路

安世中国脱钩后,荷兰第3波报复来了,七国已抱团,要断中方后路

云鹏叙事
2025-11-07 16:23:59
30万人岛国逼平日本!U17世界杯奇迹:伟大的0-0 疯狂庆祝如夺冠

30万人岛国逼平日本!U17世界杯奇迹:伟大的0-0 疯狂庆祝如夺冠

风过乡
2025-11-07 20:54:26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上热搜,视频发布者身份疑曝出,医院回应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上热搜,视频发布者身份疑曝出,医院回应

胡侃社会百态
2025-11-06 14:09:35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丈夫对其复活信心逐渐减弱,交往新女友,但家中仍保留妻子照片和物品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丈夫对其复活信心逐渐减弱,交往新女友,但家中仍保留妻子照片和物品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7 12:42:06
网传河北一法院人均未结案600件,已排到明年7月,官方建议优先调解

网传河北一法院人均未结案600件,已排到明年7月,官方建议优先调解

互联网大观
2025-11-07 09:55:51
三个女人一台戏!辛芷蕾正面硬刚郝蕾,双方恩怨遭深扒!

三个女人一台戏!辛芷蕾正面硬刚郝蕾,双方恩怨遭深扒!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7 15:07:58
传媒电影股炒啥?头部票房没了,现在连腰部票房都没有了

传媒电影股炒啥?头部票房没了,现在连腰部票房都没有了

爆角追踪
2025-11-07 14:46:42
打破欧美垄断,宇航科技再爆「黑发明」!比T恤轻、比羽绒暖,零下20°暖到骨头里

打破欧美垄断,宇航科技再爆「黑发明」!比T恤轻、比羽绒暖,零下20°暖到骨头里

超级数学建模
2025-11-06 10:29:56
突然宣布!拥有2套以上房产的家庭,按照新规,房产税或将这样征

突然宣布!拥有2套以上房产的家庭,按照新规,房产税或将这样征

深度报
2025-11-07 22:36:47
人美声甜的曾琦多张靓照曝光,停职后三大困境缠身,未来渺茫

人美声甜的曾琦多张靓照曝光,停职后三大困境缠身,未来渺茫

公子麦少
2025-11-07 14:36:16
贾乃亮李小璐合体直播卖货?网友:这吃相太难看了!

贾乃亮李小璐合体直播卖货?网友:这吃相太难看了!

毒舌八卦
2025-11-07 23:40:37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副院长出轨后续!眼科主任美照被扒,更多大尺度画面曝光,太辣眼

副院长出轨后续!眼科主任美照被扒,更多大尺度画面曝光,太辣眼

180视角
2025-11-07 09:47:50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火山诗话
2025-11-07 11:46:47
巴总统:已正式通知中国,退出一带一路计划,我方回应4个字

巴总统:已正式通知中国,退出一带一路计划,我方回应4个字

花花娱界
2025-11-07 20:53:23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壹家言
2025-11-07 11:19:25
2025-11-08 05:08:49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3656文章数 24231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家居
数码
游戏

“这条围巾”才是今年的顶流单品,时髦的女人都有它

艺术要闻

地球的巨眼?亚洲第一铜矿藏190层深渊,能吞下59个西湖!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数码要闻

受AI热潮推动 全球DRAM内存价格暴涨172% 创下历史新高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廉颇 2025-11-07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