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入列在即,这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制造的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是8万余吨。福建舰航母无疑是中国海军的主力航母,这艘巨舰承载的不仅仅是战斗力更是荣誉。
![]()
福建舰电磁弹射歼-35战机
福建舰的甲板与弹射优势
福建舰采用平直甲板,平直甲板使舰载机突破了滑跃起飞的劣势。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滑跃起飞模式,相对平直甲板起飞而言是落后的技术。平直甲板起飞能更快地将舰载机弹射升空,同时平直甲板的航母看起来会更美观雄壮。
![]()
福建舰航母的平直甲板很显眼
福建舰在今年3月实现了“一舰三弹”的壮举,歼-35舰载机、歼-15T舰载机和空警-600先后在航母上弹射,标志着中国掌握了电磁弹射技术,而且还是电磁弹射五代机。电磁弹射五代机的壮举,超过了美军福特号弹射F-35,至今美军的F-35在福特号上部署的能力依然不足,中国在这方面实现了赶超。
电磁弹射技术的意义在于,能够同时进行多架舰载机的弹射起飞,能够大幅度地提升航母的打击波次和作战节奏。在训练时能够实现1分钟弹射1架战斗机,到了战争时期能够1分钟弹射多架战机,这对于掌握战争节奏,赢得战争胜利非常关键。
电磁弹射能够弹射固定翼预警机(如空警-600)、舰载运输机等重型战斗机,这是滑跃起飞的航母无法做到的。而且电磁弹射对舰载机会更友好,电磁弹射可以精确地控制能量输出,减少对舰载机结构的损耗。
![]()
福建舰电磁弹射空警-600
福建舰的大吨位优势
在吨位方面,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是8万余吨,远远超过了山东舰的6.5万吨。按照吨位来算,辽宁舰和山东舰属于中型航母,福建舰则跃入了大型航母的范畴。
在全球现役航母中,福建舰的吨位仅次于美国的超过10万吨级的“尼米兹级”“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实力与美国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水平相当,“小鹰级”航母也在8万吨左右。
福建舰的吨位可以排世界第三,大吨位航母的入列意味着中国在大型航母的结构设计、材料科学、焊接工艺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全面的突破。同时8万余吨级别的大航母,也意味着航母更强的战斗力。
![]()
大吨位的福建舰霸气侧漏
(1)大吨位意味着大机库和宽甲板:航母吨位越大,机库和甲板的空间也就越大,机库里能容纳的各种飞机就越多。福建舰的能够容纳60-70架左右的战机(甚至数量会更多),超过辽宁舰和山东舰的40架。航母能搭载的战机越多,意味着航母的打击能力就越强。同时大吨位意味着宽甲板,航母的甲板上能够容纳的飞机多,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弹射空间,这能够极大地提高航母的持续打击能力。
(2)大吨位意味着更稳定的航行平台:在茫茫大海之上,8万余吨的大航母带来了更大的稳定性,在遇到暴风雨的海洋上能够平稳地航行,为舰载机的起降提供更稳定的平台。舰载机能够平稳地在航母甲板上起降,能够极大地提高舰载机全天候的作战能力,增强舰载机的持续打击能力和打击效果。
![]()
山东舰的机库已经够大了,福建舰的会更大
(3)大吨位意味着更强的自持力与生活保障:航母的吨位越大,其空间能装载的航空燃油、弹药和食品就越多,在茫茫的大海上作战,经常出门就超过1个月时间。航母巨大的空间为储存食物、燃料提供了保障,能够支持航母更长时间的远洋航行和部署,不需要频繁返回基地进行补给。超强且持久的续航能力就是战斗力,大航母的优势在这里体现出来了。
(4)大吨位还意味着能够支撑高能耗系统的运行:福建舰最革命的技术就是电磁弹射系统,这套系统的耗能极高。8万余吨的舰体为电磁弹射系统配备了足够强大的动力系统,中压直流技术提供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让电磁弹射能够高效地运转,同时还能满足舰上其他系统电力的使用,小型的舰体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
巨大的预警机也能装得下,这就是大航母的优势
所以说,福建舰8万余吨的排水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拥有宽大的机库、甲板,意味着拥有更稳定的航行平台,意味着更强的支持力和生活保障,意味着高能耗的支撑体系。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8万余吨的排水量意味着战斗力,这就是中国海军驰骋大洋的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