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10月15日,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再次开火,击毙5名所谓“接近部队的嫌疑人”。这是短短两天内以军第三次在停火期间动用武力,前一日更有3名巴勒斯坦平民被以军无人机炸死。哈马斯发言人哈泽姆·卡西姆当天怒批以军“公然违反停火协议”,呼吁国际社会介入监督,而以色列军方仅以“消除威胁”为由草草回应,丝毫未见收敛。
几乎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抛出重磅言论,宣称已通过中间人向哈马斯发出“最后通牒”:必须解除武装,否则将被强制缴械,“甚至可能以暴力方式发生”。他还言之凿凿地表示哈马斯已“亲口同意”,这番话却迟迟得不到哈马斯的公开回应,更与加沙街头武装人员维持秩序的场景形成刺眼反差。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刚在13日还在以色列议会宣称“新中东的历史性曙光已经到来”,转天就露出了强硬施压的真面目。
![]()
以色列的动作则更为直接,15日刚宣布重新开放拉法口岸,转头就给联合国下了通牒:每日进入加沙的援助卡车必须削减一半,仅允许300辆通行,燃料和天然气更是全面禁止入境。总理内塔尼亚胡直言此举是“惩罚哈马斯”,理由是对方未按时移交全部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可哈马斯早已解释,加沙遍地废墟让遗体搜寻举步维艰,9具遗体被埋在轰炸残骸下,部分甚至位于以军控制区,连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都承认“可能永远找不到遗体”。
这场停火本就建立在脆弱的平衡之上。基于特朗普的“20点计划”,第一阶段仅完成了人员交换的部分内容,哈马斯移交10具遗体却有1具确认不符,以色列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后,仍控制着加沙54%的区域。内塔尼亚胡此前就明说,驻军是为“后续阶段谈判施压”,如今的开火和援助限制,不过是把威胁变成了行动。
![]()
特朗普的“20点计划”从一开始就藏着猫腻,允许以色列保留安全缓冲区却不提最终撤军,口头上承认巴勒斯坦建国愿望却回避“两国方案”,这与其“美国接管加沙”“建度假胜地”的论调形成呼应。要知道英法德等多国已承认巴勒斯坦国,联合国成员国中超过150个认可其主权,美国却连回应“是否承认”都不敢,所谓“和平斡旋”的虚伪性不言而喻。
哈马斯的顾虑绝非空穴来风。以色列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并撤离加沙”,却拿不出任何安全承诺。加沙民众亲眼见过以军多次撕毁停火协议,谁能保证解除武装后不会遭遇更猛烈的打击?这种不信任感让第二阶段谈判从一开始就陷入死局,而美国和以色列的双重施压,只会让局势更加危险。
更让人揪心的是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拉法口岸是援助进入的唯一命脉,此前单日600辆卡车都难以满足需求,如今减半后,药品、食品和燃料短缺将迅速加剧。以色列把救援物资当谈判筹码,本质上是用平民安危逼迫哈马斯让步,这种违反国际法的行径,却得到了美国的默许甚至支持。
![]()
停火协议正在沦为各方博弈的工具。以军的枪声不断打破平静,特朗普的“通牒”充满霸权逻辑,以色列拿联合国和民生当筹码,哈马斯在武装保留问题上寸步不让。所谓的和平曙光,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沉寂。当援助通道被掐断,当枪口再次抬起,当外部干预只讲利益不讲公理,加沙的战火重燃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