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年磨一剑
一上市就成了“热销榜第一”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教授主编的
《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阶梯训练》
在短短几个月里
累计销售已超2万多册
![]()
![]()
这本书是邹教授及其团队,将过去20余年临床实践与研究,凝聚成的一本写给父母和治疗师的干预指南。
它不仅系统阐述了我们熟知的“自闭症儿童教育三原则”、“BSR模式”等核心理论,更将150多个社交元素拆解成生活化的游戏和活动,手把手教你操作。
更难得的是,大米和小米还特别推出了附赠《居家干预指南-小明的一天》定制版,这本手册曾被无数家庭奉为“干预圣经”。
一本方法论,一本生活化样本,两者结合,将更大程度地助力家庭,在自然情境中做快乐、有效的干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它。
![]()
理念篇:从“稳态失衡”到“理想稳态”
“自闭症是无法治疗的精神残疾吗?”
在本书的第一章,邹小兵教授首先就要打破这一固有认知。他创新性地提出了从“稳态失衡”到“理想稳态”的理念:
自闭症是遗传易感性与社会环境之间“稳态失衡”的结果。如果能在早期及时发现干预,改善养育环境(如教会照顾者社交干预技巧,社会给予足够的支持与理解),那么孩子就可能不出现严重的障碍,带着其特有的困难和优势,成长为社会普通的一员,即达到“理想稳态”。
基于这一理念,邹教授团队搭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以社交为核心的干预模式——BSR模式。
这个框架,他们已经实践了25年。
![]()
点击可阅读BSR模式经典案例:
评估篇:一套家长可用的儿童评估方案
有效的干预,始于准确的评估。
过去,我们总认为评估是医生和专业人士才能做的事。但考虑到当下诊断资源不足、儿童在评估时不配合等现实困境,邹教授团队在书中为家长编制了多个简便易行的评估方法和问卷。
![]()
家长可以在家中,对孩子的早期特征、共患病、社交阶梯水平、家庭生态系统等进行评估。这不仅能帮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能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
![]()
社交阶梯评估示例
实操篇:6大社交阶梯,150+个生活化游戏
这是本书的精华所在。邹教授将孩子的社交发展,清晰地划分为六大阶梯:
第一级:唤醒社交
第二级:社交起步
第三级:利益社交
第四级:你来我往
第五级:规则社交
第六级:知情解意
书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内容,都在详细拆解这6大阶梯下的150多个社交元素,并为每个元素都提供了相应的社交游戏和活动示范。
![]()
这些游戏和活动,都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场景紧密结合。具体到每个游戏怎么玩,用什么关键技巧,如何辅助,如何提示,如何奖励,如何温和处理问题行为……书中都给出了清晰、可操作的指引。
例如,训练孩子“依令递物”这一社交元素,书中就给出了具体的操作要点和关键技巧,让家长一看就懂,即学即用。
以训练孩子“依令递物”为例:
![]()
![]()
姊妹篇:《小明的一天》,故事化的实操样本
邹教授在前言中写道,与本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在我国家长群体中获得广泛好评的小册子——《小明的一天》。
“小明的一天”梳理了自闭症孩子从早到晚的日常生活,并将社交干预的核心,无痕地融入到了起床、刷牙、吃饭、玩耍等具体场景之中,是无数家庭“即学即用”的干预蓝本。
![]()
![]()
此次,这本被传播超过50万次的“家庭干预圣经”,与《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阶梯训练》组合推出,一本方法论,一本生活化样本,相辅相成,将让家庭干预的效果更佳。
我们相信
沿着《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阶梯训练》
的方法和思路
参照《小明一天》的样本
你也能在自然情境中对孩子进行
有效地、快乐地干预
让他健康成长、不断进步
最后,也传达一下邹教授的希望:
希望读过这本书的家长、康复行业从业者
以及自闭症人士自己都来提意见
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一起将BSR模式做得更加完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