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韩国副总理具润哲在华盛顿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会晤,给陷入僵局的美韩贸易谈判带来一丝转机。
自今年7月特朗普宣布美韩达成贸易协议后,韩国需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但这笔天价账单让首尔方面压力山大。
具润哲此行华盛顿,就是要当面向美方解释:韩国真拿不出这么多钱。
![]()
10月13日,韩国外交部长赵显在国会表示,美国提出了新的替代方案,韩国正在审查。
具润哲在与贝森特会面后透露,美方已经理解韩国的难处,韩国将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用于由美方拥有并控制的投资项目,但如何落实成了关键分歧点。
今年7月底的那场"闪电协议"至今让韩国上下犯难。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美国将对韩国征收15%的关税,韩国则需投资3500亿美元。
当时韩国总统李在明刚上任不久,面对美国施压,选择了先签协议再说。但两个多月过去,正式协议迟迟没有落地。
问题出在哪?钱。截至今年8月,韩国外汇储备为4163亿美元,若一次性投资3500亿美元,韩国外汇将所剩无几。
![]()
李在明在9月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按美方要求以现金形式投资,韩国将面临类似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
那场危机让韩国经济几乎崩溃,至今仍是韩国人心中的痛。
具润哲在华盛顿的任务就是找出路,他向贝森特解释,美国曾提到日本可能以一次性投资形式满足类似要求,但韩日两国经济结构不同,韩国无法效仿。
外界传出韩国在探讨"10年分期支付"或"以韩元结算投资"的方案,但具润哲对此回应谨慎,称具体细节仍需核实。
韩国总统李在明曾表示,3500亿美元投资将用于造船、半导体、电池、生物、能源等韩国优势产业,其中1500亿美元作为韩美造船合作专用基金。
![]()
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困难重重。韩国企业担心,这些投资到底能带来多少回报?会不会只是单方面输血美国经济?
更让韩国焦虑的是时间节点,韩国外交部长赵显提到,希望在10月下旬的APEC峰会前取得进展。
APEC峰会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特朗普已确认线下出席。届时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特朗普将举行会谈,这是敲定协议的关键窗口。
具润哲透露了美方的部分承诺,这成为韩国继续谈判的动力。
美方明确表示,一旦贸易协议达成,将把韩国汽车进口关税从当前25%降至15%,同时在半导体、医药等领域给予韩国最惠国待遇。
![]()
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室长金容范曾称,汽车关税是"令人遗憾的部分",但为了避免更高关税,韩国选择了妥协。
韩国汽车和半导体产业对美国市场依赖极深,2024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0.8%,远超汽车、船舶等传统优势产品。
如果无法与美国达成协议,这些支柱产业将遭受重创。美国的关税大棒悬在头顶,韩国不得不低头。
但韩国国内的反对声音也很大,有人质疑,3500亿美元相当于韩国GDP的五分之一,这样的投资是否符合国家利益?
还有人担心,美方要求"由美方拥有并控制"的投资项目,意味着韩国只是出钱,决策权在美国手里,这种不平等条款让韩国民众难以接受。
具润哲在华盛顿的表态显示,韩国正努力争取更有利的条件。
![]()
他强调贝森特理解韩国处境,并表示美方工作层面已经理解韩国难处,但关键在于能否说服特朗普接受这一现实。
这句话道出了谈判的核心难题:技术官僚可以谈细节,但最终拍板的是特朗普。而这位美国总统以强硬著称,不会轻易让步。
距离APEC峰会还有不到两周时间,韩国能否在峰会前与美国达成最终协议,将直接影响两国未来的经贸关系。
对韩国来说,这不仅是一笔账的问题,更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外交自主性。
从目前情况看,美韩双方都在释放积极信号,但核心分歧仍未解决。
韩国希望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降低财政压力,美国则坚持要实打实的投资。谁会先妥协?答案可能要等到APEC峰会揭晓。
![]()
3500亿美元的博弈,折射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
韩国既要维护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又要保护本国经济安全,两难之间如何平衡,考验着李在明政府的智慧。
具润哲的华盛顿之行,只是这场马拉松谈判的一个节点,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看双方高层的政治意愿。
APEC峰会将成为关键时刻,韩国准备借东道主之利,推动谈判取得突破。
美韩两国能否在庆州握手言和,不仅关系两国利益,也将为其他国家与美国的贸易谈判提供参考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