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荷兰政府听从美国的安排,禁止ASML向中国出售先进光刻机,这设备是造芯片必不可少的,消息一出来,ASML股价就往下掉,公司内部也乱了套,他们在中国卖的设备占了总营收近三成,突然断掉这一块,压力马上就来了,西方媒体当时都说,中国芯片完了,工厂得停,技术得倒退。
![]()
可现实没照他们想的来,2023年中国的芯片进口少了10.8%,2024年还在往下掉,可需求没减,反而更紧了,电动车、工业设备都在抢芯片,为啥呢,因为中国企业不买了,自己动手干,中芯国际、华虹这些公司拼命扩产,新厂在上海、北京、天津到处盖,行业估计,到2025年,中国自己能搞定七成以上28纳米及以上的芯片,这些芯片用在汽车、家电、工厂设备上,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就是日常里离不了的玩意儿。
ASML现在挺为难,舍不得丢掉中国市场的生意,又不敢顶撞荷兰政府,客户等不起,干脆转向日本和韩国的替代品,高通也吃不消了,华为的麒麟芯片回来了,直接杀进高端手机市场,高通只能降价,利润被压得一点不剩,波士顿咨询公司算过,要是中美科技彻底断了,美国芯片公司每年少赚三成七的全球收入,看起来是掐住别人脖子,其实掐的是自己的钱包。
![]()
西方一直觉得全球化是自然的事,中国却从没指望别人施舍饭吃,2023年之后,这两种想法碰上了,谁也不退,28纳米以上的芯片不是过时技术,反而是汽车、电脑、工业控制器里离不开的东西,中国在这上面破了局,分量不轻,回头看看上世纪80年代,美国卡日本半导体的脖子,结果逼出了三星和台积电,今天中国走的路,跟当年一模一样,压力越大,人越拼。
到2025年10月,情况慢慢明朗了,国产半导体设备用得越来越多,占比已经超过三成,光刻机和蚀刻机也陆续进厂试用,欧盟内部开始吵起来,德国企业私下说该松点限制,法国直接拿出上百亿欧元搞芯片基金,美国那套小院高墙越来越不管用,中国在AI芯片和RISC-V架构上也站住了脚,技术路线开始分岔,不再跟着美国走。
![]()
华大九天的国产EDA工具,已经让七家大设计公司用上了,软件这块,以前全靠进口,现在总算有了自己的东西,华为Mate 70发布那会儿,不少人说这是国产芯片开始醒过来了,就像《黑神话:悟空》里主角一个人打怪闯关,中国人也在芯片这条路上,一关一关地走,慢慢走出自己的路。
每部手机,每台电动车,背后都是中国企业一点一点拼出来的,封锁没拦住他们,反倒逼出更多路子,荷兰关了门,中国没抱怨,自己点火、烧炉子、造芯片,全球的芯片格局,正悄悄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