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李亚鹏又离婚成了网络关注热点,毕竟,“李亚鹏”这三个字,已经不是一个曾经演员、曾经谁的丈夫、谁的爸爸,而是一个现象级的大IP,很难不引起全网热议。所以,@紫竹商业评论 仅想从李亚鹏这个IP的商业投资角度分析,一个大IP为何遭遇如此局面,因为,这个大IP早已经是一个商业符号,既是一个人的名字,也已经是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是一个品牌。
注:本文为商业行为分析,无关个人。
01.李亚鹏的商业版图有多大雷
从李亚鹏的商业版图,就能看出其中埋了多少雷。
企查查APP显示,李亚鹏目前共计关联丽江雪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艺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艺莲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合伙)等9家企业。其中,北京市朝阳区嫣然天使儿童医院涉两条被执行人信息,北京喜纳科技有限公司涉及一起终本案件,丽江雪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关联有1条被执行人信息、4条限制高消费信息、4条终本案件信息。
![]()
![]()
从时间线看,李亚鹏的投资一直是踩着风口,演艺行业刚崛起时,成立了文化传播公司,以及影视策划公司,做影视相关产业,公益基金刚兴起时,和更大的IP(当时的妻子)共同创立了天使基金,做慈善基金,获取影视行业热心公益者的定位,地产最火热时,成立了丽江雪山投资搞商业地产,网络带货最火时,成立文化科技公司,白酒带货泡沫期,搞白酒对标茅台,茶叶泡沫最浓时,接盘336万沱茶……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任何投资,都是风险和机遇共存的领域,可是,为什么,有人能抓住机遇,却有人只能一次次体验风险?会不会是下一次就可能成功?
携大IP投资入场,却屡屡败走麦城,只能从商业理念上找原因。
02. 李亚鹏品牌犯了大IP变现的大忌
李亚鹏品牌IP变现犯的大忌之就是进入赢家通吃陷阱。
幸存者偏差,让很多普通网民会有这种商业认知——携大IP杀入商界,必定战无不胜。但其实,稍有商业经历的人都知道,大IP最多算是一个品牌,即使知名度高,也不是随便就能变现成功,事实上,从著名演员跨界变成成功商人的案例并不多,因为,即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功概率也不是很大,何况没有商业经验的演员。
一直有个故事,说当年李亚鹏之所以当上演员,是 当时陪女友参加中戏考试,由于不是考生不能进入考场,于是李亚鹏也填了个表报名,结果他被录取了。
![]()
查了一下信息发布,竟然是央广网上,且显示来源为“新华网”,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真事,后来,果然,李亚鹏也成了一个知名演员。但这件事的负面作用,可能会给年轻人一个暗示——不需要准备、不需要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就能随随便便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想复制自己的成功经验,估计,李亚鹏及背后的家人也这样认为——他只要携已经成名的大IP,无意中再杀入商场,一定会和他误入演艺圈一样成功,殊不知,赢家通吃,在商业领域是最大陷阱。
一个人不可能又能做演员,又能成为商业奇才,尤其是影视文化+慈善家+商业地产+网络销售这些完全不同的商业领域,如果只做其中之一领域,比如,踏踏实实投资影视文化,甚至专门组织团队只经营演唱会,说不定还真成功了,但前提是,别想着赢家通吃,让行业上下游,尤其经营管理人员都有口饭吃。
另外,一个有知名度的人,既然先选择转型做公益慈善家,就应该从此只做非赢利,而不应再碰触赢利性的商业项目,公益慈善缺钱时,哪怕去做 “化缘”式融资,也不能想着自己去做其他商业项目赚钱,因为这不仅是跨领域的赢家通吃陷阱,还最容易被怀疑公益项目性质不纯洁等等。
03. 李亚鹏品牌商业投资失败的深层原因
@紫竹商业评论 认为,李亚鹏品牌商业投资失败最大原因,是没有区分现代商业文明和农耕商业文化的本质区别,通俗说,就是没分清董事长和老板的区别。
农耕文化中,商人就是自己花钱投资做点小本买卖,自己和亲戚全来做帮手,赚钱了给大家分分,赔钱了,大家连工钱可能都没有,反正自家人,也不计较。但现代商业文明,是用股权分散的方式,确保投资风险分散,同时,也确保决策由团队做出,而不能集中在家族个人手里。很显然,从这些年公开的新闻报道中看,李亚鹏品牌背后,并没有看到任何真正投资界和商界人士的影子,可以推断,其团队仅依靠其个人及家人的眼光和决策在推动其商业版图,这明显是“老板制”公司,而不是现代企业。
老板制公司也有成功的,但大多数只限于类似“手工作坊”转型,有专业技术、产品单一、市场需求稳定甚至会逐步增强,哪怕是做专注芯片的家族企业,也可能会成功,但肯定不是遍地开花地去做任何自己及家族都不专业的领域。
说到这里,可能会让人想起那场李亚鹏被强制执行4000万元的那个官司,那应该是李亚鹏品牌走下坡路的导火索,现在看来,那是老板制公司向现代公司转型的一个起点,可惜,没找到适合的投资人和商业管理人才,就急于引进资金了,而且看 李亚鹏持股的丽江雪山公司与泰和友联签订《协议》和后来《承诺函》,都不是引进投资的标准行为,引进投资,本应风险共担,但签下类似对赌协议的承诺函,明显说明,其公司管理团队中,并没有投资管理人才和商业管理人才。
04.携大IP入商界也要区别投资和创业
像李亚鹏这样携大IP入商界,也要区别投资和创业。
投资,可以以资金入股投资,也可以用IP评估后的价值投资入股,但投资,一般就只在选择项目时有选择权,在合同签订时有条款限定权,之后,就是把钱交给信任的团队后坐等分红,但在项目运营中没有决策权。做投资,一个靠谱的投资咨询团队非常关键,哪里找这种投资咨询团队?不过是需要花钱购买服务罢了。
而创业不同,创业有自己的决策权,但前期的引进投资和商业管理人才非常关键,这里面,主要靠投资方背后的商业支持,拿到投资款不是主要目的。而真正难度是投资到位后开启创业模式,不要再期待“随便陪人玩就能考上中戏”的戏码再发生,创业公司都是九死一生,玩票创业的,肯定是“被陪考最终被淘汰”的命运,商业世界里,没有奇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