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名新手妈妈因无人照顾孩子,花高价请了月嫂,不料才上户3天就发现月嫂虐待婴儿:用擦过手的纸给孩子擦屁股,喂奶时因孩子哭闹,竟连续3次用奶嘴捅孩子喉咙。女子当即辞退月嫂,但月嫂和推荐平台均拒绝道歉。律师明确表示,月嫂的行为已构成违约和侵权,若造成伤害还可能担刑责。此事戳中无数家长的痛点,引发关于“月嫂行业乱象”和“育儿服务维权”的激烈讨论。
一、花高价请的月嫂,竟是“虐娃老手”?
深圳这位新手妈妈的经历,简直让所有家长后背发凉。刚生完孩子的她,既没人帮忙照顾,自己也没育儿经验,想着花点钱请个专业月嫂,既能让自己安心坐月子,孩子也能得到好好照顾,于是咬牙订了高价月嫂。
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请来的不是“帮手”,而是“噩梦”。月嫂才上户3天,她就发现了不对劲。先是看见月嫂用擦过手的纸巾直接给刚出生的宝宝擦屁股,卫生问题堪忧,她当时虽有点不满,但想着可能是一时疏忽,没好意思深究。
直到她看到监控里的一幕,彻底崩溃了。视频里,月嫂正给宝宝喂牛奶,宝宝可能不舒服,有点闹腾,小手不自觉地往上挥。月嫂瞬间烦躁起来,粗暴地把宝宝的手扒拉到一边。见宝宝还是不愿意喝奶,她竟然直接拿着奶瓶奶嘴,狠狠往宝宝喉咙里捅,一下、两下、三下,动作又快又狠。宝宝被折腾得更抗拒了,哭得撕心裂肺,月嫂却一脸不耐烦。
“这是我拼了命生下的宝贝啊!”这位妈妈说,看到视频时自己心都碎了。她请月嫂是来照顾孩子的,不是来虐待孩子的。才3天就这么粗鲁,再待下去真不敢想孩子会受什么委屈。她当即就让月嫂收拾东西走人,可更让人气愤的是,面对铁证,月嫂不仅不认错,连推荐她来的平台也装聋作哑,连句道歉都没有。
二、法律拆解:月嫂和平台,一个都跑不了!
不少人看完都骂月嫂“没良心”,但除了道德谴责,法律上她和平台到底要担什么责任?答案很明确:既违约又侵权,严重的可能坐牢!
1. 月嫂的行为,先违约再侵权!
首先,从合同角度说,月嫂上户的那一刻,就和雇主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不管是口头约定还是书面协议,“耐心、安全照顾婴儿”都是月嫂的核心义务。而这位月嫂用脏纸擦屁股、用奶嘴捅喉咙,明显没履行好服务义务,属于典型的违约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的,要承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简单说,这位妈妈不仅能辞退月嫂,还能要求全额退还服务费,甚至可以索赔精神损失费。
其次,从侵权角度看,月嫂的行为更过分。《民法典》第1165条明确,因过错侵害他人权益造成损害的,要承担侵权责任。婴儿的喉咙、消化道都极其脆弱,用奶嘴捅喉咙很可能造成黏膜损伤,这已经构成了对宝宝身体权、健康权的侵害。哪怕暂时没查出明显伤情,这种粗暴行为对婴儿的身心伤害也真实存在,雇主照样能追责。
2. 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必须担责!
很多人会问:“是月嫂干的坏事,和平台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平台作为中介,有义务审核月嫂的资质和品行。如果平台没做到严格审核,随便把不合格的月嫂推荐给雇主,导致雇主权益受损,就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就算平台说自己只是“介绍方”,也甩不掉责任。这位妈妈是通过平台找到的月嫂,交了钱、签了协议,平台就有保障服务质量的义务。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平台既不道歉也不处理,明显是在推卸责任,雇主完全可以把月嫂和平台一起告上法庭。
3. 再严重一点,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别以为虐娃只是“小事”,一旦造成严重后果,月嫂可能要坐牢。如果宝宝因为被捅喉咙造成食道损伤、感染等严重伤害,月嫂的行为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就算没造成重伤,要是多次实施虐待行为,还可能触犯虐待被看护人罪,最高能判三年有期徒刑。
而且遇到这种情况,雇主千万别犹豫,第一时间报警!警察会介入调查,固定证据,不管是追究民事赔偿还是刑事责任,都有了依据。
![]()
三、网友吵翻了:请月嫂到底是救星还是坑?
这事一曝光,评论区直接炸了锅,家长们的情绪特别激动,观点主要分成几派。
愤怒谴责派:这种月嫂就该行业拉黑!
- “气得浑身发抖!这么小的宝宝懂什么?用奶嘴捅喉咙和故意伤害有什么区别?必须让她赔到底,永远不能再做月嫂!”
- “擦手纸擦屁股?这是基本卫生常识都没有吧?平台是怎么审核的?光收钱不把关,和帮凶有区别吗?”
- “最气的是还不道歉!这态度简直嚣张到极点,必须曝光她的信息,让所有家政公司都不敢用她!”
经验之谈派:请月嫂不如找熟人,坑太多了!
- “早就说过请月嫂要慎重!我之前请的月嫂,背地里给宝宝喂安神药,要不是发现得早,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宁愿自己累点也不请外人。”
- “好月嫂都是靠熟人介绍抢着要的,平台上的‘金牌月嫂’大多是包装出来的,资质都是假的,花钱还受气!”
- “真不是我偏见,有些月嫂根本不是真心喜欢孩子,就是觉得这行赚钱快,对宝宝一点耐心都没有,还不如家里老人照顾得细心。”
理性建议派:别光骂,维权和防范才重要!
- “遇到这种事别光哭,先保存好监控、合同、付款记录,第一时间报警加投诉平台,证据在手才能维权成功!”
- “请月嫂一定要签书面合同,把‘禁止粗暴对待婴儿’‘卫生标准’这些细节写清楚,后期追责才有依据。”
- “平台也该管管了!现在月嫂行业太乱,资质审核、岗前培训都是走过场,监管部门真该好好查一查!”
结论:高价月嫂≠放心?家长该如何避坑?
现在这位深圳妈妈虽然辞退了月嫂,但心里的阴影和对平台的不满根本没消散。她的遭遇不是个例,近年来月嫂虐娃、偷换奶粉、索要红包等乱象屡见不鲜,让不少家长对“育儿服务”又怕又依赖。
说到底,家长愿意花高价请月嫂,买的是“专业”和“安心”。可如果连最基本的爱心和责任心都没有,再高的“专业资质”都是空谈。而平台要是只想着赚中介费,不把服务质量和孩子安全当回事,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这事儿也给所有准备请月嫂的家长提了个醒:找月嫂不能只看“金牌”头衔,一定要多核实资质、要真实客户评价,最好安装监控随时关注情况,书面合同更是不能少。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这位妈妈能要回服务费并索赔成功吗?你身边有遇到过不靠谱的月嫂吗?对于规范月嫂行业,你有什么好办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