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振宁逝世:用赤子情怀谱写一曲科学与家国之歌|新京报快评

0
分享至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资料图: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图/IC photo

据新华社消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于安徽。他的名字,始终与“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成就之一”紧密相连;他的身影,始终贯穿在中国科技事业的腾飞历程中。

杨振宁,这位跨越世纪的物理学家,不仅在理论物理的荒原上开辟新境,更以赤子之心为故土的科研教育事业播撒希望,以半生心血为中国基础科学培基育才。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杨振宁写了一首诗描述自己的归国之旅,并将自己在清华园内的住所命名为“归根居”。在诗中,他恰如其分地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诗句里,是他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也是他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

也可以说,杨振宁的百年人生,既是一部浓缩的现代物理发展史,亦是一曲兼具科学严谨与人文温情的生命之歌。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

杨振宁自幼学有渊源,其父杨武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在家庭环境影响下,杨振宁很早便展露出对数学的兴趣和天赋。

1945年, 杨振宁考取了庚款留美公费生,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和“氢弹之父”泰勒。1949年,他来到了由20世纪科学界标志性人物奥本海默担任院长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并在那里度过了学术的黄金17年。

杨振宁所得的学术荣誉数不胜数,最为瞩目的成果有两个:一是1954年的杨-米尔斯理论;二是1956年的宇称不守恒定律。他凭借前者跻身世界顶级物理学家之列,凭借后者与李政道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也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对现代物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杨-米尔斯理论是20世纪下半叶极其重要的物理突破,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数学武器,是继爱因斯坦相对论后的又一里程碑。杨振宁也因此成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拓荒者。

杨-米尔斯理论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基础,也是大一统理论的先驱。后来,有多位物理学家因为从事与杨-米尔斯理论有关的研究而收获了诺贝尔奖,可见其理论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基础地位。

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则颠覆了人们对物理学中宇称守恒的传统认知,为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伯格说:“李政道和杨振宁扭转了从爱因斯坦开始的物理学家的一个倾向,即对称性是不言而喻的原理。每个人都感到这一突破带来的激动。”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杨振宁的科学贡献,也从来不是灵光一现的偶然,而是不断思考、不断累积的结果。

据普林斯顿档案馆保存的杨振宁学术日记记载,早在1947年赴芝加哥大学时,他就在笔记本上写下“探索核力对称性”的思考。

杨振宁一直就随身带着笔记本,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考碎片。某次在机场等候登机时,就突然灵感迸发,在登机牌背面演算规范场论的推导细节。后来,这张登机牌被清华大学档案馆珍藏,成为科学探索中“偶然与必然”的生动注脚。

“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我想我在科学工作的成就帮助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加了,这个恐怕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

对自己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如是说。虽然长期身在美国,但他总是把自己的一切与中华民族的复兴联系在一起。

正是基于这种炽热的家国情怀与宽广的历史视野,1971年之后,杨振宁成为美籍著名华裔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2003年,81岁的杨振宁正式回国,定居清华大学。

此时的杨振宁已功成名就,却选择以从零开始的姿态投身故土的科研教育事业。他的归来,并非简单的叶落归根,而是带着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深层思考,开启了一场破壁与筑基的征程。

回国后,杨振宁主导创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并亲自参与学术研讨,甚至为年轻学者修改论文。在其推动下,中心逐渐成为中外学术交流“窗口”,每年举办数十场国际研讨会,让中国学者得以直接对话诺奖级科学家。

201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杨振宁直言,“中国现在不缺应用型人才,缺的是能坐十年冷板凳的基础研究人才”。为此,他建议将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从5%提升至15%,并推动设立“国家基础科学奖”,奖励那些“没有即时应用价值却有长远意义”的研究。

为了让建议落地,杨振宁走访科技部、教育部,带着自己整理的“中外基础研究对比数据”,用严谨的分析说服决策者。如今,国内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已逐步提升至10%,“强基计划”的推行,亦离不开他早年的推动。

为了纠正国内物理人才培养中“重应用轻理论”的倾向,反对“盲目追赶热点”,杨振宁坚持在清华开设《普通物理》《理论物理前沿》等课程,即便年过八旬,仍每周准时走进课堂,板书工整如印刷体,甚至会为学生纠正一个公式的推导步骤。

杨振宁还积极推动“清华-伯克利联合培养项目”,帮助数百名中国学生赴海外深造,也同时反复强调:“留学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带着知识回来,让中国的物理研究真正站起来。”

杨振宁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从未将科学与人文割裂。在他的书房里,既有爱因斯坦的手稿复印件,也有线装本的《杜工部集》;他的演讲中,既能精准推导方程,也能随口引用诗词。这种文理交融的特质,让他的生命更具厚度,成为家国情怀传灯人。

当我们回望杨振宁的一生,就会发现他的价值远不止于那些刻在学术史上的公式与理论。

作为科学家,他的贡献可与牛顿的力学定律、麦克斯韦的电磁方程比肩;作为归国学者,他打破中外科研壁垒,耐心培育本土人才,为中国科技的腾飞铺就了关键一步;作为普通人,他以严谨的学术品格、谦逊的人生态度与温情的生活智慧,诠释了大师的真正内涵。

开宗奠基惊寰宇,丹心育才壮家邦。百岁杨振宁,这座跨越世纪的科学丰碑,终将以其独特的光芒,继续照亮中国科技的未来征程,也照亮人类不懈的探索之路。

撰稿 / 赵清源(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925年,19岁少女被55岁祖公公叫进卧房,此后守寡84年,活到102

1925年,19岁少女被55岁祖公公叫进卧房,此后守寡84年,活到102

文史江湖
2025-11-02 10:00:03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阿器谈史
2025-11-03 10:57:39
高三男孩喀纳斯湖失踪,母亲守岸7天后直言放弃,意外竟在此时发生

高三男孩喀纳斯湖失踪,母亲守岸7天后直言放弃,意外竟在此时发生

古怪奇谈录
2025-10-16 10:53:42
大同四中抢钥匙工作人员被曝是副校长,学校称这是正常管理

大同四中抢钥匙工作人员被曝是副校长,学校称这是正常管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02 22:37:28
“强者不近女色”,真正优秀的男人,不会找这几种女人

“强者不近女色”,真正优秀的男人,不会找这几种女人

叶飞飞情感屋
2025-11-02 18:16:22
又在国际上丢脸!台医师酸:1架F-16V都没来,还不敢向美国爸爸求偿

又在国际上丢脸!台医师酸:1架F-16V都没来,还不敢向美国爸爸求偿

海峡导报社
2025-11-02 10:27:06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流苏晚晴
2025-10-31 20:55:43
反人类设计!东莞一公园长石凳上安装金属扶手,为驱赶流浪汉躺卧

反人类设计!东莞一公园长石凳上安装金属扶手,为驱赶流浪汉躺卧

火山诗话
2025-11-02 10:11:42
比刘晓庆更生猛的,是她妈!能在军统手中逃脱,她才是真正的传奇

比刘晓庆更生猛的,是她妈!能在军统手中逃脱,她才是真正的传奇

鹤羽说个事
2025-10-31 14:38:22
小米前高管王腾公布新去向:和手机行业说再见,正是闯的年纪

小米前高管王腾公布新去向:和手机行业说再见,正是闯的年纪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23:10:18
张水华又拿冠军,这次获得15000美元奖金,会不会分给同事?

张水华又拿冠军,这次获得15000美元奖金,会不会分给同事?

一只番茄鱼
2025-11-02 18:06:32
有黑幕?媒体人:中超本轮肯定有假球,反腐不彻底!浙江直接裸奔

有黑幕?媒体人:中超本轮肯定有假球,反腐不彻底!浙江直接裸奔

国足风云
2025-11-03 10:08:26
“荒诞”的事一直在发生,老百姓还能撑多久?

“荒诞”的事一直在发生,老百姓还能撑多久?

槽三刀
2025-11-02 22:33:59
现货黄金突破3990美元/盎司

现货黄金突破3990美元/盎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07:18:04
入朝后,金日成索要26万志愿军指挥权,彭德怀:你们指挥太幼稚

入朝后,金日成索要26万志愿军指挥权,彭德怀:你们指挥太幼稚

南书房
2025-11-02 19:30:03
律师带小三产检撞见妻子:女方热舞照流出,男方一句话让原配心死

律师带小三产检撞见妻子:女方热舞照流出,男方一句话让原配心死

温柔看世界
2025-11-02 14:58:37
王俊杰林葳等中国球员有望锁定主力!NCAA新赛季4日正式开打

王俊杰林葳等中国球员有望锁定主力!NCAA新赛季4日正式开打

狼叔评论
2025-11-03 10:22:12
四天曝3个瓜!戴呼吸机、离婚、周慧敏肉软会玩,一个比一个意外

四天曝3个瓜!戴呼吸机、离婚、周慧敏肉软会玩,一个比一个意外

谈天谈地谈天地
2025-10-05 06:50:45
中美签字前,美国又变脸了,连出2招逼中国认栽,中方寸步不让

中美签字前,美国又变脸了,连出2招逼中国认栽,中方寸步不让

云鹏叙事
2025-11-03 10:28:22
2026款宝马X7重磅亮相!运动风格与新尾灯设计引人瞩目,加持4.4T V8动力

2026款宝马X7重磅亮相!运动风格与新尾灯设计引人瞩目,加持4.4T V8动力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11-01 10:14:22
2025-11-03 12:11:00
新京报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
好新闻,无止境
545023文章数 25052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教育
家居
手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教育要闻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手机要闻

OPPO ColorOS16 正式版 11 月升级机型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