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记者贺晓龙认为,张继科是乒坛流量的先驱者。他非常佩服张继科在直播当中的直抒心意,他从来不去迎合某些粉丝,在直播间也不说违心的话,球迷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是他只是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贺晓龙看来张继科是自带流量,在他看来里约奥运会前后,张继科是火爆天际啊。
![]()
张继科的流量不是营销出来的,完全是自然野生而来的。刘国梁也正是受到张继科惊天流量的影响,才后来打造了莎头组合。现在很多球迷认为是孙颖莎和王楚钦让球迷认识到了乒乓球,贺晓龙完全不认可这种观点。在他看来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乒的流量就比现在大得多。
徐寅生、李富荣那都是全民偶像,只是当时没有流量这个概念。现在的乒乓球流量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国乒代代相传打下的基础,另一方面就是国乒赶上了社交媒体时代。贺晓龙认为不管是张继科还是孙颖莎和王楚钦,都没有改变目前乒乓球的生态模式。
![]()
他们只是赶上了社交媒体跟国球融合的时代,如果没有张继科和莎头组合也会有其他头部流量选手。贺晓龙做出了一个比喻,他认为那些带货主播如果被封杀了,还会有新的替代者。贺晓龙比较钦佩张继科的一点就是凭本事吃饭,不会趋炎附势去讨好别人。
贺晓龙分析的还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孙颖莎和王楚钦之前,还有丁宁、张继科、马龙、樊振东、刘诗雯这些知名度非常高的选择,那时候的乒乓球市场就已经很火爆了。每一段时间的乒乓球时代都不缺偶像,孙颖莎就说过张怡宁是她儿时的偶像。
![]()
正是因为把张怡宁当成偶像,所以孙颖莎从小就有了要当大满贯的梦想。张怡宁作为两届奥运会的女单冠军,是比肩初代大魔王邓亚萍的选手。邓亚萍、张怡宁就是很多球迷心目当中乒坛的代表,她们代表了国乒女队的最高水平。
现在很多球迷说是孙颖莎和王楚钦推动了乒乓球的发展,这个前提都是由互联网媒体为中介的。没有社交媒体的发展,球迷不可能知道选手这么多场内场下的信息。现在早就不是纸媒的时代了,球迷获取乒乓球选手信息的渠道实在是太多了。
![]()
如果孙颖莎和王楚钦是处在邓亚萍、张怡宁那个时代也会很有知名度,可是他们受欢迎的程度跟现在是完全不同的,毕竟那时候还不是手机智能化的时代。所以如果没有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孙颖莎和王楚钦的关注度是不会这么大的。
他们或许会像张怡宁一样,比较有知名度,但是这跟受欢迎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了社交媒体之后,球迷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的各类信息,当然受欢迎程度远胜张怡宁时代。这就是贺晓龙所认为的,国乒跟社交媒体时代相融合之后,才使得莎头组合这么受欢迎。
![]()
其实就算是没有张继科、孙颖莎、王楚钦,也会有的刘继科、高颖莎、马楚钦出现。他们都是在社交媒体和国乒高速发展之后产生的流量选手,精准地踩到了风头上。这也算是应势而动,乒乓球是国球,一直以来就比较受球迷的喜爱。
如果没有国球的基础是诞生不了这种顶尖的流量选手,这都是打好地基之后产生的爆发效果。球迷说孙颖莎和王楚钦推动了乒乓球的发展,什么是乒乓球的发展?是有更多的青少年选手喜爱打乒乓球了吗?这种乒乓球发展只是他们关注乒乓球,并非是他们真的在用实际行动打乒乓球,热爱这项运动。
![]()
球迷关注孙颖莎和王楚钦带动的是市场的发展,真正推动乒乓球发展的还是那些基层教练员们。所以球迷的表述是不客观的,只有更多的孩子从小喜爱打乒乓球,才能够做好乒乓球的人口基数,这才是推动乒乓球的发展进步。
![]()
而且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也是靠教练员们去推动的,相比较孙颖莎和王楚钦对乒乓球市场的推动,王曼昱女子男性化打法的技术确实推动了世界乒坛青少年选手的训练体系发展,这一点是获得了总局的认可。推动乒乓球发展的方式有很多种,莎莎和王楚钦是其中的参与者,而非决定者,这是球迷应该清楚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