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走了,娃哈哈还在,但那个“一瓶AD钙奶卖遍全国”的时代,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如今的娃哈哈,不再是饮料巨头,而是一出家族内斗连续剧的拍摄现场。
主角是亲叔侄、堂兄妹,剧情比《甄嬛传》还狗血,手段比《权游》还狠辣。
![]()
你刚走,我就封杀你的渠道;你创业,我立刻推出竞品打脸;你叫“娃小宗”,我偏叫“娃小智”,连名字都要踩你一头。
这哪是做生意?这是在清算血缘账。
宗馥莉接手不过一年,就宣布退出娃哈哈所有职务。表面看是“个人选择”,实则步步被逼。
![]()
她前脚刚走,老东家立马开启“去宗馥莉化”:干将被架空,成了“待定员工”;她布局的桶装水业务,被迅速收回;更狠的是,给经销商下“二选一”死命令。要娃哈哈,就别碰她的新品牌“娃小宗”。
这招太毒了。经销商不是慈善家,谁给钱多跟谁走。娃哈哈是几十年的老牌子,稳定赚钱;“娃小宗”还是个新生儿,前途未卜。
![]()
换你,你怎么选?
可最扎心的,还不是老东家背刺,而是自家人抄家伙上阵。
![]()
亲叔叔宗泽后直接推出“娃小智”,产品线几乎复制“娃小宗”,矿泉水、茶饮、八宝粥全上,明摆着抢市场。
招商门槛低到“买10万货就能当代理”,这不是做生意,是冲着清仓大甩卖去的。朋友圈里还补刀一句“德艺未修成,难担大任”,亲情牌彻底撕碎,只剩利益厮杀。
![]()
堂弟也不甘落后,把公司改名“沪小娃”,也要分一杯羹。
于是,市场上很快会出现奇景:娃哈哈、娃小宗、娃小智、沪小娃,四个“娃”打得头破血流。
消费者一脸懵:我到底该信哪个“娃”?这已经不是商战,是家族崩塌。
![]()
更讽刺的是,宗馥莉给“娃小宗”定了个300亿年销目标。什么概念?相当于再造一个娃哈哈。听着热血,可现实呢?
无糖茶赛道早被农夫山泉、元气森林霸占;气泡水市场卷到价格战;新品牌想突围,没渠道、没认知、没信任,拿什么拼?
最关键的是,她不能用“娃哈哈”三个字。那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品牌,如今成了她够不着的遗产。就像有人给你留了套房,结果房产证上写了十几个人的名字,你想住,得挨个签字同意。
这哪是继承?这是枷锁。
而这场内斗最大的输家,其实是消费者和品牌本身。我们买瓶水,只想解渴,不想看豪门恩怨连续剧。可现在,娃哈哈的热搜全是“家族内斗”“兄弟反目”“商标争夺”。
![]()
品牌形象从“国民饮料”变成了“伦理大戏”,谁还敢放心买?
数据显示,2025年前九个月,娃哈哈销售额同比下降3.46%,AD钙奶在华东地区销量暴跌37%。这不是偶然,是信任流失的直接后果。当一个品牌内部乱成一锅粥,外部市场必然溃败。
回想宗庆后时代,娃哈哈靠的是“踏实做事、专注产品”。他骑着自行车跑市场,一瓶水卖两块,靠铺货和口碑做到行业第一。
可如今,继承者们不比谁做得好,只比谁算计得狠。家业再大,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
最后想说:家族企业难,守业更难。但再难,也不该把战场摆在公众面前,拿品牌当赌注,拿亲情当筹码。
娃哈哈这三个字,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不该沦为一场内斗的牺牲品。
或许有一天,超市冰柜里并排站着“娃哈哈”和“娃小宗”,标签清晰,互不干扰,那才是真正的体面退场。
而不是现在这样,家人,活成了对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