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块青田石的纹理像不像流云?我要顺着这个走向,雕出山水的层次。”徐建辉边对围观者解释,边雕刻。
![]()
10月2日上午9时许,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非遗一条街人流如织。一家名为“闽翠缘翡翠玉雕”的店铺前围了不少游客,玉雕师傅徐建辉正俯身于雕刻机前,手中的玉石在高速旋转的刀头下发出细微的“滋滋”声,石屑飞扬间,一只凤凰的羽翼渐次清晰,令人叹为观止。
店内,时间仿佛被玉雕的匠心凝固。记者注意到,靠墙的玻璃柜里,近百件玉雕作品依次陈列,特别是一件荔枝摆件精巧雅致,红翡雕刻的果壳上竟能看见细微的斑驳。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徐建辉的玉雕技艺日益精进,在创作上也屡获佳绩。其作品《紫气瑞果》荣获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百花奖”金奖;《太白醉酒》获得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优秀作品奖;“清明上河图”获得中国(莆田)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等。凭借卓越的技艺,徐建辉先后获得省工艺美术师、高级雕刻技师等荣誉称号。
据介绍,一件玉雕作品从诞生到成品,需要经过选料、设计、切割、打磨、雕刻、抛光等诸多工序。徐建辉创造性地将传统玉雕技法与莆田木雕技法有机结合,并根据玉料的自然形态、肌理,然后熟练运用浮雕、透雕、镂空、微雕等多种技艺,融入闽中画派的绘画表现风格,创作出许多意蕴丰富,极具观赏性、知识性和寓意性的作品。
徐建辉家住黄石,其爷爷是民间雕刻师。受祖辈影响,他自幼痴迷于雕刻和造型艺术。年少时,他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文寿学习木雕,后又跟随莆田工艺名师陈天赐学习牙雕、玉雕。1995年,他前往上海和广东等地学习白玉和翡翠雕刻工艺,并在广东创办闽翠缘翡翠玉器加工厂。2008年,他回莆成立闽翠缘翡翠玉雕有限公司。
“人磨玉,玉磨人,玉的灵魂就是人的灵魂。人生并不长,但有了追求,有限的人生就不会有遗憾。”徐建辉说,“我们将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店里设置玉雕实训基地,通过体验,让更多人喜欢上玉雕,培养更多玉雕人才。”徐建辉表示,技艺传承与弘扬文化,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一代又一代匠人接续耕耘。为了传承玉雕技艺,徐建辉与莆田学院、莆田海峡职业中专、海南省技师学院联合办学,开设了“玉石雕刻”专业,形成教、研、创一体化的产业实训基地,致力于玉雕人才的培养。
来源:莆田晚报 全媒体记者 钱碧云
责编:徐寅生
编审:崔玉辉
审核:严绍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