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已波涛汹涌的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
中国商务部于10月9日对稀土出口实施了新的管制。
这一精准而有力的举措,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瞬间在美国政坛激起千层浪。
被深深刺激到的特朗普政府迅速做出激烈反应,宣布将对华关税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这一次,美方不仅没能等来预想中的妥协,反而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冷静与坚决,甚至在一通关键的电话中,听到了忙音。
极限施压与“二选一”
中国的稀土新政犹如一记重拳,直接打在了美国高科技产业与国防供应链的“七寸”之上。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局,特朗普政府的第一反应是典型的“极限施压”。
特朗普本人亲自宣布,自11月1日起,将在现有30%关税的基础上,对中国商品再加征100%的惩罚性关税,使得总税率飙升至惊人的130%。
这一数字不仅是贸易战以来的最高峰,更像是一种宣泄式的警告,意图通过前所未有的压力迫使中国让步。
紧随其后,白宫高层摆出了一个看似掌握主动的姿态。
副总统万斯(Pence)向中国发出了明确的“二选一”通牒。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他一方面宣称美国手中握有比中国“更多的筹码”,另一方面则软硬兼施地喊话北京,希望中国能够“理性一点”。
这两个选择被清晰地摆上台面:要么,中国撤回稀土管制等反制措施,那么美国也可以收回那额外的100%关税,双方回到谈判桌前;要么,中国坚持强硬立场,那么美国将毫不犹豫地甩出手中所有的底牌,让对抗全面升级。
然而,这套“威胁加利诱”的组合拳,并未能如愿奏效。
更重要的是,在强硬的表象之下,美国政府内部的焦虑与矛盾却愈发清晰地暴露出来。
最直接的压力来自于金融市场。在特朗普宣布130%关税威胁之后,美国股市应声大跌,华尔街哀鸿遍野,投资者用脚投票,表达了对贸易战失控的极度恐慌。
这种立竿见影的负面反馈,显然是白宫无法忽视的。
于是,一幕颇具戏剧性的场景上演了。
就在几天前还怒斥中国“极具敌意”的特朗普,突然转变了口风。
![]()
他在社交媒体上安抚民众和投资者,称“一切都会好起来”,甚至表示美国想要“帮助而非伤害中国”。
这种一百八十度的态度转弯,与其说是善意的释放,不如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为自己寻找台阶下。
连此前负责发出威胁的副总统万斯,也开始呼吁“理性”,试图为紧张的局势降温。
这种一手挥舞大棒,一手又急忙“灭火”的精神分裂式操作,让外界看到了特朗普政府在决策上的摇摆与虚弱。
华尔街甚至为此创造了一个名词“TACO”(特朗普总是退缩),用以形容其“先威胁、后退缩”的行为模式。
更深层次的焦虑则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尽管口头上宣称“筹码很多”,但五角大楼的举动却暴露了美国真实的担忧。
![]()
据《金融时报》披露,美国国防部正准备斥资高达1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紧急采购和储备稀土等关键矿产。
在联邦政府财政紧张,甚至可能面临停摆风险的背景下,军方此举无异于承认了中国稀土管制的巨大杀伤力。
这表明,美国决策层已经开始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即一旦来自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中断,其尖端武器(如F-35战机、精确制导导弹等)的生产线将面临停摆的巨大风险。
这种恐慌性采购,与白宫的强硬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所谓的“筹码优势”显得苍白无力。
中国的战略定力
在这场交锋中,最让外界,尤其是让美国官员感到错愕的,或许并非中国的反制措施本身,而是一通被“延迟”的电话。
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公开“抱怨”,称美方在得知中国稀土新规后,第一时间就紧急联系了中方,希望进行通话沟通,但令人意外的是,“中方决定推迟通话,拒绝了白宫方面立即沟通的诉求”。
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外交舞台上,高级别官员公开承认自己的电话被对方拒接,是极为罕见的一幕。
这看似简单的“不接电话”,实则传递出多重清晰而有力的战略信号,也充分展现了中方在此次博弈中非凡的定力与沉稳。
首先,这是中方牢牢掌握主动权和节奏感的体现。
![]()
长期以来,在中美互动中,美方常常习惯于设定议程、施加压力,然后等待中方回应。
而此次,中方在推出重磅政策后,选择不立即应答,实际上是打破了这种惯性。
其次,这背后是中国坚决反制的决心与底气。
中方此次推出的稀土出口管制,是一套经过深思熟虑的组合拳,其威力远超以往。
新规不仅覆盖了稀土原材料,更将核心的精炼加工技术与设备纳入管制范畴,并明确规定“军事用途申请将自动否决”。
这意味着,即便美国能从其他国家获得稀土矿石,只要其加工处理环节无法绕开中国的技术和设备,就依然受制于中国的规定。
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扼住了美国国防工业的命脉。正是手握这样一张王牌,中方才拥有了从容不迫、拒绝被动沟通的底气。
同时,中方的反制并非无的放矢。
![]()
在此轮升级之前,美方已多次背弃双方达成的共识,持续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包括将更多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对中国船只征收额外港口费等。
中国的强硬回应,正是基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逻辑,是对美方一系列挑衅行为的必要反击。
商务部发言人重申的“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立场,清晰地表明了中国的态度:对话的大门是敞开的,但绝不会在威胁和讹诈面前低头。
要谈,就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谈;要打,中方也必将奉陪到底。
最终,中方的冷静与特朗普政府的急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当格里尔在镜头前抱怨电话不通,当特朗普在股市下跌后急忙安抚市场时,中国则在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推进政策落地。
![]()
这种战略定力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向外界展示了中国从来是可以在压力面前轻易退让的国家。
这场围绕稀土管制的激烈交锋,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和坚定的中国。
面对特朗普政府给出的“两个选择”,中国用“一步不退”的行动和一通被拒绝的电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不仅是对当前贸易争端的有力回应,更预示着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中国将以更加主动、更加从容的姿态,坚定地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