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问题一直是中美科技博弈的核心领域,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美国企业被迫卷入旋涡,最终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Citadel Securities 2025对话会上表示,由于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英伟达已完全退出中国先进AI芯片市场,其市场份额从曾经的95%暴跌至0%。
对此结果黄仁勋表情略显遗憾,说“伤害中国的事情也可能反令美国受到伤害,甚至更严重”。
![]()
黄仁勋出席Citadel Securities 2025对话会
专为挨骂而生的芯片
在城堡证券举办的一场备受瞩目的对话会上,英伟达的灵魂人物黄仁勋,面对着台下无数双眼睛,平静地抛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他亲口证实,其公司在中国先进AI芯片市场的份额,已经从曾经近乎垄断的95%,骤然坠落,归于沉寂的“零”。
![]()
这个数字背后,是一家科技巨头的无奈转身,也是一场大国博弈在商业世界投下的深刻烙印。
黄仁勋的表情微妙,他的话语里没有太多愤怒,更多的是一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提醒。他说,那些旨在伤害中国发展的政策,最终可能会反过来,以更严重的方式伤害到美国自身。
![]()
这场风暴的中心,是一款名为H20的芯片。
它并非英伟达最顶尖的产品,甚至可以说,它从诞生之初,就是一个充满妥协与挣扎的矛盾体。
它的故事,就是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命运急转直下的缩影,一面镜子,照出了夹缝中求生的全部艰辛。
![]()
H20芯片的问世,本身就不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决定,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产物。
它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精准地绕开美国政府设下的出口管制红线,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一款“特供版”产品。
然而,这种小心翼翼的“两面讨好”,最终却换来了两头不讨好的尴尬。
![]()
即便H20已经是妥协的产物,它在美国本土的出海之路也一波三折。今年4月,美国政府突然对其出口实施了无限期的管制,让英伟达的计划瞬间停摆。
峰回路转,到了7月15日,华盛顿又宣布批准了H20销往中国。正当外界以为事情有了转机,另一道关卡却在北京竖起。
![]()
仅仅在半个月后,7月31日,中国国家网信办就因其潜在的安全风险问题,约谈了英伟达。
这枚芯片在中国市场的境遇,同样微妙。
![]()
一些观点认为,随着中国自主化进程的加速,本土芯片已经足以在某些领域替代这种性能受限的“特供”产品。
一个原本希望讨好双方的产品,最终陷入了一个既无法让华盛顿完全放心,也难以让北京彻底信任和依赖的囚笼。
![]()
算盘要打给华盛顿听
面对这种困局,黄仁勋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开启了一套精心设计的话语策略。
他不再仅仅抱怨商业环境的艰难,而是巧妙地将英伟达的商业损失,重新包装成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损失。
他的核心论述,就是那句“伤害中国最终会更严重地伤害美国”。
![]()
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背后是一笔笔清晰的经济账。
他直言,美国政策正导致其企业亲手推开一个曾占据世界最大份额之一的市场,一个他亲自估值高达500亿美元的巨大机遇。
![]()
更具体地说,单单是H20这一款芯片,本有机会带来每季度20亿至50亿美元的收入。现在,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他毫不客气地指出,那种将中国市场视为无足轻重的想法,纯粹是“自欺欺人”。
![]()
除了算经济账,黄仁勋更是在敲响技术警钟。
他公开驳斥了那些认为中国技术“落后两三年”的荒谬说法,给出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评估:中美在顶尖技术上的差距,可能仅仅是“几纳秒”而已。
![]()
这种论述的潜台词非常清晰:封锁是堵不住对手的,反而会让美国企业失去在第一线竞争、从而保持领先身位的宝贵机会。
他甚至将视角拉得更高,提及全球约有一半的AI专家来自中国,暗示技术孤立只会拖慢所有人的脚步。
通过这套组合拳,黄仁勋试图在美国国内建立一个全新的共识:支持英伟达,就是在维护美国自己的经济和技术未来。
![]()
告别H20不等于认输
现实是冰冷的。最近在英伟达的财报会上,公司最终确认,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季度里,确实没有向中国销售任何一片H20芯片。
这标志着以H20为代表的“降级特供”策略,在当前环境下已然宣告失败。
![]()
但这似乎并不意味着故事的终局。黄仁勋在公开场合依然表达了对未来政策调整的希望,并透露公司正持续与美国政府沟通,争取更广泛的市场准入许可。
放弃一款产品的失败,不等于放弃整个战略的努力。
![]()
人们注意到,他开始提及英伟达下一代的Blackwell架构芯片,并暗示将其引入中国市场存在着“现实的可能性”。
这番话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英伟达的战略正在进化,从单纯销售降级产品,转向探索在新规则框架下,下一代产品如何合规进入市场的新机会。
![]()
这或许是一种更灵活,也更复杂的求生之道。
这家公司所面对的,是中美在稀土出口等问题上持续的贸易摩擦,以及特朗普政府留下的博弈遗产,甚至是未来可能高达100%的关税威胁。
![]()
结语
身处大国博弈的风口浪尖,一家企业的挣扎显得如此具体而微。北京的态度很明确:“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而英伟达和黄仁勋所能做的,便是在这变幻莫测的格局中,寻找一切可能的生存空间。
![]()
H20芯片的迷航,与其说是一次商业挫败,不如说是一个时代的切片。
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家顶尖的跨国科技公司,是如何在地缘政治的巨大断层中被撕扯、被考验。
在这个新时代里,单纯的技术壁垒或市场规模,已不足以构筑安全的护城河。
![]()
如何在全球政治的多极博弈中找到那个动态的平衡点,已经成了科技巨头们最核心,也最艰难的必修课。
H20的失败是一记警钟,而对Blackwell的远望,则预示着这场高难度的牌局,还远远没有结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