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歼-10C机群于2025年4月17日从新疆和田机场起飞,谁也没想到这场代号"文明之鹰-2025"的中埃联训会成为改写东南亚防务格局的导火索。由4架歼-10C、2架歼-10S与运油-20组成的编队,在穿越7000公里航程途经红海时,与美军"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上演了当代最富戏剧性的军事暗战——配备AN/SPY-1D雷达(探测距离400公里)的宙斯盾系统全程静默,直到战机降落埃及卢克索机场的照片曝光,五角大楼才惊觉中国空军完成了"体系隐身"的跨洲际穿越。
![]()
央视《军事科技》栏目披露,歼-10C机头下方的KG300G电子战吊舱将雷达反射面积压缩至0.8平方米以下,配合空警-500预警机的"侦-扰-控"一体化系统,既能压制敌方雷达,又能生成虚假信号迷惑判断。更关键的是,中国在雷达材料领域的垄断性优势构成降维打击——全球98%的高纯度镓产自中国,而美军F-22仍在使用砷化镓雷达时,中国已迈入氮化镓甚至氧化镓技术阶段。这种技术代差在同年5月的印巴空战中已初现端倪,巴空军歼-10CE使用射程200公里的霹雳-15E导弹,击落包括法制"阵风"在内的多架印度战机,正是这场战役让印尼网友在社交媒体疾呼"政府该买歼-10"。
印尼这个拥有1.7万个岛屿的千岛之国,2022年刚与法国签署81亿美元42架"阵风"战机的天价合同,却在2025年9月总统普拉博沃推动军队重组时,突然追加20亿美元采购42架歼-10CE。表面看是红海隐身事件与印巴战果的双重刺激,深层逻辑却藏在雅加达的国防算术里:同样42架战机,"阵风"单价1.5亿美元且需配套西方体系,而歼-10CE仅9000万美元还兼容印尼现有的苏-27SK机队保障体系。更不必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提供的"保姆式服务"——从飞行员培训到地勤手册都已细化到涂装方案,首批24架明年初就能部署马六甲海峡要冲的棉兰空军基地。
运油-20在联训中同时为3架歼-10C和埃及米格-29加油的画面传遍全球,中国首次验证了"战略空军"的远程投送范式。对比德国空军6架"台风"战机赴亚太需搭配7架支援机的臃肿配置,中国仅用5架运-20就支撑起多型战机跨洲部署。这种体系化能力让埃及在联训结束后立即启动采购谈判,更促使印尼国防部长夏弗里・夏姆苏丁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歼-10将织就我们的岛屿防空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