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2025年秋天了,威斯康星州那块曾被寄予厚望的土地上,杂草比员工还多,玻璃穹顶成了本地人拍照的“打卡地”。七年前口口声声要变世界制造业新极点,如今只剩空楼和烂尾。
![]()
2017年7月,一切都是盛大的样子。郭台铭,那是富士康的大老板,特朗普,时任美国总统。两个人联手,在白宫台上宣布:富士康要砸下100亿美元,在威斯康星建全球最先进的液晶面板厂,带来1.3万个岗位,还能间接带动几万。那天现场灯光刺眼,气氛像颁奖典礼。特朗普嘴里不惜把项目吹成“世界第八大奇迹”,高兴到眉头都抹不掉。
威斯康星州政府立刻递上超级大礼包,40亿美元补贴,税收减免、基建全部给足,平均每个岗位有23万美元补贴,比美国正常标准高得离谱。政策激励拉满,可这热闹里头已埋了雷:本地产业链不健全,劳动力结构和技术储备严重短缺,其实根本顶不住这么大的项目。
![]()
2018年6月,特朗普拉了彭斯和瑞安去奠基仪式。项目计划铺开3000英亩土地,在荒原盖起未来工厂。政客、企业家们在土地上摆姿势,奠基锹下挥汗如雨,可是工程推进没多久,各种问题扎堆爆出来。
![]()
美国本土其实没有液晶面板完整产业链,富士康不得不从墨西哥拉零件。每块屏幕成本直接加价三千美元。和中国长三角那些密集产业集群比,差远了。中国长三角地带,五百公里圈能包下90%供应链,生产快得像装了电推子,美国这一套全靠补贴拉人,难产。
本来计划的10.5代线被缩减到6代,后来更离谱,居然开始转产咖啡自动售货机。你体验一下这落差,伟大工厂沦为小家电拼装点。威斯康星表面失业率低至2.6%,但技术蓝领严重短缺。富士康最高开到15美元时薪,结果招聘会只来1300份简历,最后实际入职不过300人,一大批工程师最后还得靠从中国空降。
![]()
劳动力贵,200多美元一天,薪资是越南的十二倍。美国去工业化四十年,自动化程度高、岗位消失多于贸易逆差。努力推动制造业回流,结果遇上社会结构性缺岗,补贴砸再多也救不了“没工人—自动化—就业承诺落空”这死循环。
富士康在美国项目全球营收占比只占0.3%,核心重心还在亚洲。州政府等着制造业荣光,纳税人却成了“冤大头”。华尔街日报早就写过,拿40亿换不来硅谷。跨国企业借就业和投资数字,巧妙利用地方高额补贴政策,实现资本套利。企业永远用“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红利拿到底,可制造业转型和就业承诺只是包装纸。
![]()
2019年郭台铭还曾出来讲话,带着一贯的自信。可是实际成果差强人意。富士康靠全球35%配套和1.2亿工人,真正优势还是在中国。别提印度、越南那些项目,也都偏了。没有完整配套体系,全靠政策红利做样子,根本没打算深度扎根。
到2021年4月,双方签的新合同已把投资规模缩减到6.72亿,岗位数砍到1454个。税信贷补贴也只剩八千万。
一座仓库几排空楼,主路封着,工人只能从侧门进出。生产基本停摆,偶有数据服务器产能,远不及承诺。微软也来凑热闹,2024年5月买下315英亩土地,投33亿建AI数据中心。计划再投资70亿,准备三个数据中心,试图自救。可官民协商困难,配套设施跟不上,爆出新一轮争议。到了2025年10月,微软放弃在卡莱多尼亚的244英亩数据中心计划,直接另觅他处——谁都没法绕过当地基础薄弱这一关。
![]()
富士康部分厂房转手,剩下玻璃穹顶成了象征性烂尾。所有问题绕到一处:劳动力太贵,产业链脱节,工人不够。特朗普努力想把制造业拉回美国,证明政策有效,结果高估了实际环境。
说到这不禁让我想起16世纪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那个传说中的“无敌舰队”。倾全国之力,舰船密布海面,企图横扫英格兰。表面上就是压倒优势,实际对环境、补给和自身能力完全误判,结果刚到英吉利海峡,风暴一吹加英国海军狂打,舰队惨败。豪赌变成了国运危机。富士康在美国的操作跟无敌舰队有异曲同工之处,资源砸得满满当当,完全忽略了本地实际,终归失败。
![]()
再看威斯康星。工厂没跑起来,杂草野生地横生,地方政府背上12亿美元公款债务。拆旧房、建公路、水电,社会资源闲置,纳税人苦恼。企业拿了补贴走人,政府留下烂摊子,园区几乎成了“超级烂尾地带”。微软入场也只是临时补救,原来喊的“制造业新奇迹”,如今是拍照留念的空话。特朗普下台集会时,还能提制造业,却不敢多谈这个失败标本。
两个大人物,一个商人逐利,另一个爱面子。郭台铭精于政策套利,特朗普推销美国制造业神话。结果,威斯康星州成了实际承受者,本地居民和财政买单收拾残局。
![]()
这件事让人感觉很沉重。制造业不是喊口号能回流,建工厂得扎产业链、育人力、做生态。而补贴成了陷阱,企业把钱装进兜走得飞快,政客做政绩秀,最后倒霉的是老百姓。
这种大项目,不光是美国,全国到处有。政策设计和市场规律脱节,政商双盲玩着大饼和泡沫,产业没根基终将难产。你细看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奇迹,优势本质在“产业链深度协同+供应链创新”。全球制造业格局高度分工,链主优势已经是硬通货。脱离本地扎根的投资,顶多是资本逐利一场,结果不会有奇迹,只会有烂尾。
![]()
项目荒凉,是最好的警钟。大厂老板能玩补贴,政客能吹政绩。但产业只有扎根的土壤,才会结出真正的果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