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灵兽第1692篇原创文章
调改的尽头是效率,而效率的本质是重构。
作者/花未满楼
ID/lingshouke
近几年商超行业最热的词是调改。但时至今日,调改已不再是一把钥匙开所有门——不再只是换换货架、更新灯箱、SKU重新排位。真正的调改,不是表面工程,而是一次经营重构、一次业态重塑。
零售行业已经告别“规模为王”的扩张思维,进入以“模型自洽”“利润闭环”为核心的新周期,所有的超市调改,都必须交出一份来自盈利系统的答卷。
乐城超市从大卖场出发,尝试“去卖场化”;超市发以社区为阵地,打磨“黏性场景”;而七货街则从零食量贩突围出圈,转型“家庭食品优选集合”。
它们的调改路径各不相同,却共同指向一个事实——调改不等于表演,而是适合自身、适合市场的全新理念与方向。
1
乐城:从大卖场转身生鲜传奇、乐大嘴超大店
最近,位于合肥市蜀山区金寨路的乐城超市旗舰店刚完成了改造,用乐城超市创始人、生鲜传奇董事长王卫的话说,三楼改造成了生鲜传奇生活馆,四楼改造成了乐大嘴食品馆,“分别口语化叫做生鲜传奇超大店、乐大嘴超大店”。
![]()
生鲜传奇超大店并非简单的面积扩张,而是一次以“食品专业馆”思维重构超市业态的深度实践。其核心在于通过极致的场景化、差异化和生鲜化管理,打造一个集购物、体验与教育于一体的“生鲜博物馆”。
一、战略定位:超越超市的“食品生活馆”。
![]()
该店定位已超越传统生鲜超市,升级为“食品生活馆”。其核心是构建一个围绕“吃”的完整生态,将卖场转变为一个个专业食品工坊的集合,为消费者提供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高体验感的美食解决方案。
二、业态逻辑:用经营生鲜的思路革新全品类。
场景化市集设计:采用“无主动线”的市集理念,打破传统货架布局,营造沉浸式逛感。消费者如同漫步在不同主题的食品工坊。
![]()
这是一次品类跨界与重构:
三楼为生鲜传奇生活馆,是“生鲜”场景:聚焦深度差异化。通过培育“嫩嫩的菜”(只取幼苗)、打造 “中国好蘑菇”(60+单品)、“西红柿集合”(30+单品)等超级品类,构建了难以复制的商品壁垒。
![]()
四楼为乐大嘴食品馆,是“新零食”场景:首创 “零食现炒,新鲜延续” 概念,用五个主题岛(零食岛、坚果岛、轻食岛、甜品岛、煎炸岛)彻底革新零食体验。通过现烤、现做等方式,将生鲜的“鲜度”管理逻辑成功复制到零食领域,打造出行业超前的核心竞争力。
三、经营策略:深耕单品与技术驱动的精益运营。
极致单品策略:不追求广度,而追求深度与独特性。如“告别刀”项目坚持近10年才盈利,体现了长期主义的产品打造决心。
![]()
技术赋能损耗控制:引入分时段自动折扣技术,价格与收银系统自动关联,实现了精准的库存管理与损耗控制,保障了商品新鲜度与利润的平衡。
情景化陈列:设置“豆腐房”、“活鸡展示的蛋品区”等,通过道具和环境营造,将加工过程“舞台化”,极大增强了产品的可信度与购买欲。
![]()
生鲜传奇超大店的成功,源于其创始人王卫基于全球视野与长期积累的系统性创作。它证明实体零售的未来在于从“销售场所”向“专业内容发生场”的转型,通过打造无法被电商简单替代的深度体验、独家商品和现场氛围,重新夺回了市场话语权。这不仅是门店升级,更是一次行业级的业态创新示范。
2
超市发:双榆树店第五次焕新,是一场重回人心的战争
相比乐城的大刀阔斧,超市发的调改更像是“针灸式重构”,重塑社区商业的“人货场”。
这家深耕北京的老牌超市,在2025年完成了双榆树门店的第五次焕新。与其说是改装,不如说是一次从传统超市向“社区生活提案中心”的战略升级。其核心在于围绕“人、货、场”进行系统性重构,以温度与体验激活社区商业。
![]()
一、定位重构:从卖商品到提案生活方式。
本次调改的根本转变,是将自身从“交易场所”重新定义为“生活提案中心”。它不再仅仅提供柴米油盐,而是围绕“新鲜、烟火气、健康与情绪”等现代生活需求,为全龄段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饮食与生活解决方案。
二、商品策略:精选与体验并重,融合传统与潮流。
强化生鲜核心:水产区面积与品类大幅扩充,肉类增加鲜切与套餐,蔬菜提升有机比例,构筑“新鲜”壁垒。
![]()
提升现场体验:通过明档现制(炸货、烧腊、烤鸭)、引入老字号联营(丰泽园、六必居)以及现场加工(豆腐、刺身),将“烟火气”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现场制售新品率达40%。
精准商品汰换:SKU精简至6900,但商品汰换率高达48%。一方面引入进口食材、轻食、低GI食品以吸引年轻人;另一方面保留老味道,实现传统与潮流的共生。
![]()
三、场景再造:用细节营造社区温度。
升级是一场“场景革命”,通过感官体验营造社区归属感。透明鱼缸、弥漫的面包与咖啡香气、日式轻食与京味小吃的同台陈列,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社交空间。新增的八大主题区(如萌宠乐园、杯蕴秋色),则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与兴趣需求。
![]()
四、角色升维:成为社区情感枢纽。
最终,超市发旨在成为社区的“情感枢纽”。它通过引入瑞幸咖啡等品牌激活“早经济”,并通过共享空间的设计,让老人找到记忆,让年轻人发现新鲜,促进了代际融合与社区互动。
此次调改的成功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商品交易,通过精准的商品组合、沉浸式的场景体验和人性化的服务,重新点亮了社区的烟火气,为实体零售如何应对线上冲击、深化社区价值提供了优秀范本。
![]()
超市发的调改告诉我们,零售的尽头不是规模,不是流量,而是如何重新点亮社区的烟火气。社区超市的优势也从来不是SKU,而是被信任和记得的能力。
调改的意义,不是变得更现代,而是更像一个好邻居。
具体报道:
3
七货街:告别“价格战”,走向“家庭生活优选集合”
零食集合店在2021年-2023年间爆发式增长,也同样快速进入洗牌期。
七货街就是在这一轮淘汰赛中,选择“调改而不跟风”的品牌。
不同于大量同行将低价作为竞争利器,七货街从2023年中开始提出“家庭生活零食优选集合”的战略,放弃大而全,转向精而专。
![]()
他们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
SKU砍至不超过600个;
产品以“家庭主力消费人群”为核心,弱化学生类、随手类小包装产品;
设置3大动线区:“家庭共享包专区”、“亲子场景专区”、“熟食即食&饮品一体区”;
用高频复购产品做流量入口,用中价高毛家庭零食做利润支撑。
更重要的是,他们打破了“纯零食”定位,开始试水“餐+食”联动。在南京一家门店中,已上线“零食+便餐”一体模式,提供卤味拌饭、即热米粉、鲜切果饮等现场食用产品。
七货街创始人在内部会议上说:“我们不是‘卖零食的店’,而是‘家庭轻食解决方案’。”
2025年7月,七货街推出了新一代门店,200余平米的面积开业首日营业额突破50万元。
![]()
七货街通过新一代门店的打造,成功实践了一条以“质价比”为核心的差异化突围路径。其调改核心在于从一家零食店,升维为覆盖家庭日常高频刚需的“社区品质生活中心”。
七货街主动跳出同质化竞争,进行战略性品类重构。其核心举措是将零食占比从过去的100%逐步降低至70%,并计划降至60%,同时大幅引入水果、熟食、现制烘焙、米面粮油、调味品及保健食品等品类。这意味着它不再仅仅满足消费者的零食需求,而是旨在提供除生鲜肉菜外几乎所有的日常食品,转型为“一站式家庭食品购物站”。
![]()
此外,七货街重坚守“优质低价”的质价比密码。消费者追求的是“放心品质”与“舒心体验”,而非绝对低价。通过提供高品质、高体验感的商品与服务,七货街构建了坚实的顾客忠诚度,使其在友商长期低价促销的恶劣环境中,依然能保持老店增长和稳定盈利。
目前,七货街门店平均坪效在1800元-2200元/月之间,个别优质店突破3000元。熟食+家庭装产品成为毛利核心,价格战已非首要策略。
他们通过调改,完成了从“动销密集”到“结构闭环”的质变。
具体报道:
4
不一样的调改,要效率更要重构
乐城、超市发、七货街,看似三种风格迥异的品牌,却共同用调改回答了一个行业老问题:
“调改”不是翻新,是翻篇。
真正的调改,是围绕经营模型、客群结构、商品流转、服务触点、利润池结构进行的“内核改造”。
2025年10月29-31日,灵兽传媒、超采会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零售创新峰会、中国杭州零售供应链展览会将聚焦“结构重构期的超市调改模型进化”,乐城&生鲜传奇董事长王卫、超市发副总裁赵萌、七货街董事长张玉海等企业家将集体登台,围绕“商品结构重塑”“场景效率提升”“社区型消费粘性构建”三大方向,展开深度分享与案例分析,向大家诠释不一样的调改。
调改的尽头,是效率;而效率的本质,是重构。(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有温度 · 有深度 · 有态度
专注零售 聚焦消费
关注连锁/零售/电商/消费
创业创投/资本对接领域
聚焦全球商业创新
精准覆盖中国商业精英人群
入驻头条/搜狐/企鹅/大鱼/一点/网易/百家/雪球等平台
E-mail:lingshouke@126.com
更多资讯请访问灵兽网www.lingshouke.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