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砂糖桔,又叫十月桔,凭借着皮薄易剥、果肉细嫩、汁水丰盈且甜度超高的特质,成为了不少人秋冬季节的 “心头好”。
闲暇时窝在沙发里,一边追剧一边剥砂糖桔,一颗接一颗,每次都要吃上十几个才过瘾。
但现在市场上有些不良商家用其他蜜桔来冒充砂糖桔,这些冒牌货要么咬下去酸得皱眉头,要么果肉粗糙得塞牙,完全没有正宗砂糖桔的鲜甜口感。
![]()
为了帮大家避开挑选砂糖桔的 “坑”,我特意请教了一位做了十几年水果生意的老朋友。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几招独家挑选秘诀,今天就把这些实用技巧整理出来,手把手教你挑出正宗又好吃的砂糖桔,从此再也不花冤枉钱!
![]()
挑选第一步:“看”
看个头:别贪大,小巧扁圆才正宗 很多人买水果总觉得 “越大越好”,但挑选砂糖桔可不能遵循这个规律。正宗的砂糖桔体型十分娇小,直径通常和小个的鸡蛋差不多,大概在 4-5 厘米左右。
而且它的形状并不是规则的圆形,而是略带扁圆,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迷你小南瓜,显得十分可爱。
要是你在水果摊看到那些个头特别大,形状圆润饱满的 “砂糖桔”,可就要提高警惕了。这些大概率是其他柑橘品种,比如芦柑、蜜桔等冒充的。虽然这些品种也有各自的风味,但口感和甜度与正宗砂糖桔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买错了难免会失望。
![]()
看皮肤:找 “麻子脸” 拿起一个砂糖桔,把它凑到眼前仔细观察果皮。正宗砂糖桔的果皮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深色小点,这些小点在专业上被称为 “油室”,水果行业里则俗称 “起沙”。
这些 “油室” 不仅是砂糖桔的标志性特征,更是它糖分充足的重要信号。油室越密集、分布越均匀,就说明这颗砂糖桔积累的糖分越多,吃起来也会更甜。
相反,如果一颗 “砂糖桔” 的果皮特别光滑,几乎看不到明显的油室,或者颜色过于鲜红、均匀得有些不自然,那你就要多留个心眼了。
这样的果子要么是还没成熟透,口感偏酸;要么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甚至可能是冒牌货,口感和品质都难以保证。
![]()
挑选第二步:“摸” 光靠眼睛看还不够,上手摸一摸,感受一下砂糖桔的手感,能让你进一步判断它的品质好坏。
正宗的好砂糖桔,用手轻轻捏一下,会感觉到果皮和果肉紧紧地贴在一起,没有丝毫空隙,而且果皮特别薄,捏的时候能清晰地感受到果肉的弹性。
捏完后松开手,果皮能很快恢复原状,不会留下明显的凹陷。这种紧绷又有弹性的手感,说明果子新鲜饱满,水分和糖分都很充足。
要是你捏的时候感觉果皮很厚,摸起来软趴趴的,没有一点弹性,或者能明显感觉到果皮和果肉之间空荡荡的,那就说明这颗砂糖桔要么存放时间太久,水分流失严重;要么就是品种不对,口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不建议购买。
![]()
终极绝招:“剥” 如果前面的方法还让你有些拿不准,那这招终极绝招绝对能帮你辨明真伪 —— 试着剥一下砂糖桔的皮。
正宗的砂糖桔因为果皮特别薄,而且果皮和果肉之间连接得很紧密,同时果皮上的油胞又十分密集,所以在剥皮的时候,果皮很容易碎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想要完整地剥下一整张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在剥皮的过程中,还会闻到一股浓郁的桔香,这也是新鲜砂糖桔的特征之一。
但如果是冒牌的 “砂糖桔”,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它们的果皮通常比较厚,果皮和果肉之间的连接也比较松散,所以剥皮的时候会特别轻松,甚至能一下子完整地剥下一整张果皮。遇到这种情况,基本就可以确定它不是正宗的砂糖桔了,果断放弃购买就对了。
![]()
总结:水果商独家挑选顺口溜,轻松记牢不踩坑
最后,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这些挑选技巧,我把水果商朋友分享的方法总结成了一段简单好记的挑选顺口溜:
个头扁圆不起眼,
皮肤带沙一点点。
手感紧绷皮要薄,
剥皮利索是假冒。
只要记住这段口诀,再结合前面讲到的具体方法,下次买砂糖桔时,你就能轻松挑出正宗又好吃的果子,再也不用为买到冒牌货而烦恼,每一颗都能又甜又多汁!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