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塔利班却突然把一场外交火烧到了中国门口,阿富汗临时政府的副外长瓦尔达克亲自接待中国驻阿大使,开口就是一番控诉:巴基斯坦越境空袭,是“懦弱又残酷”的行为,希望中国出面管管“老朋友”。
这话听上去像是在寻求支持,实则更像是在试探底线。可就在他们敲响中国大门的同时,阿富汗外长却悄悄飞往新德里,与印度政府谈得火热。
![]()
这一边拉着中国评理,那一边又跟印度眉来眼去,塔利班这招“多线操作”看似灵活,实则正把自己推入越来越复杂的区域博弈里。
向中国告状是一场策略,更是一场误判
塔利班这次的“外交动作”选在巴阿局势最敏感的时候。巴基斯坦军方刚刚对阿富汗境内目标发动了空袭,理由是境内武装分子从阿富汗一侧发动了袭击。
塔利班当然不满,随即反击巴方边防哨所,边境枪声不断。眼看局势升级,他们却没有选择先找联合国,也没有直接对话巴方,而是敲响了中国的大门。
他们显然是打着算盘来的。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同时又与巴基斯坦保持着长期战略合作。塔利班希望借中国这股力量,为自己在边境争端中争取话语主动。
但问题在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远比塔利班想象得更深。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而是在能源、反恐、安全、经济建设上都有高度共识和战略互信。
中国方面的回应也很清楚。不偏不倚,不站队,不情绪化,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这不是回避问题,而是一种清醒的认识。
中国要的是地区稳定,不会为了某一方一时的诉求破坏已有的区域合作格局。塔利班试图“借力打力”,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没有人愿意在没有信任基础的情况下,替别人站台。
恐怖组织背后的信任裂痕才是真问题
塔利班这次“喊冤”,说到底是为边境被轰炸的事情闹情绪。但真正让巴基斯坦下定决心动手的,是过去几年积累下来的安全焦虑。
巴基斯坦境内频繁遭遇来自阿富汗一侧的武装袭击,无论是巴塔(TTP)还是其他极端组织,几乎都把阿富汗当成了避风港。尤其是在塔利班重新掌权之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巴方多次要求阿方采取措施清剿武装人员,但塔利班的回应始终含糊。名义上说会合作,实际上该组织依然活跃,甚至在一些地区公开活动,安全压力自然不断上升。
在对话无果的情况下,巴基斯坦选择越境打击,虽然方式强硬,但在其看来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后防线。
塔利班对此当然不满,但他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邻国不再相信他们的承诺。反恐问题上拖泥带水、遮遮掩掩,久而久之信用就丢了。
塔利班嘴上说要稳定,行动却不够有力,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态度,才是导致局势恶化的根本原因。
印度的突然登场,让塔利班的算计现了形
刚刚在喀布尔抱怨巴方“太狠”,转眼就飞去新德里谈合作。塔利班这波对印度的示好,不能看作是普通外交拜访。
外长穆塔基待了足足六天,双方宣布恢复全面外交关系,印度还将驻喀布尔代表机构升级为大使馆。这不是简单的“走亲戚”,是实打实地在恢复旧日影响力。
印度在塔利班掌权之前,在阿富汗的存在感并不低。多个基础设施项目、教育医疗援助、外交渗透都有布局。
但塔利班上台时,印度迅速撤离,关系一度冷淡。如今突然热络起来,不是情感回潮,而是利益驱动。印度看清了当前的地缘空隙,试图通过拉近与塔利班的关系,重新插手阿富汗事务,进而制衡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区域影响力。
而塔利班也不傻。他们一方面想借印度摆脱对巴基斯坦的过境依赖,尤其是在贸易、物资运输方面,印度运营的恰巴哈尔港成了重要选择;另一方面,也想通过新朋友增加自己在国际上的筹码。
塔利班向中国求助的同时和印度打得火热,这种姿态让人很难判断他们到底要站在哪一边。外交不是走场子,真正的信任是靠行动换来的,不是靠谁说得多、见得多。
中国的回应
面对塔利班的“求助”,中国并没有立刻给出支持,也没有批评任何一方,更没有顺从情绪去表态。这种处理方式,恰恰反映了中国在复杂地缘局势中的成熟态度。
中国看得很清楚,这场冲突的背后不是单纯的摩擦,而是一系列结构性的安全风险和信任缺失。
从反恐到经济合作,从中巴经济走廊到阿富汗的矿产开发,中国在南亚的利益布局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稳定是前提,合作是基础。
中国既要维护与巴基斯坦的深度合作,也要在阿富汗保持建设性的接触。如果轻易站队,不但破坏了区域平衡,也可能将自己拖入无休止的纠纷。
更重要的是,中国并没有放弃推动地区对话。6月,中国成功促成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甚至让塔利班原则上同意中巴经济走廊的延伸计划。
这些都是在低调、稳健的外交基础上取得的实际成果。不是靠喊话,不是靠站队,而是靠实实在在的沟通与协调。
塔利班若真想被国际社会认可,必须在反恐、防止极端组织跨境活动上拿出真章来,而不是指望哪一方为自己出头。中国可以合作,也愿意帮助,但前提是对方必须值得信赖。
多边关系不是游戏
塔利班现在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动荡初期的阿富汗局面,而是一个进入深水区的区域政治环境。
印度要重返阿富汗事务,巴基斯坦要稳住边境安全,中国要推动区域合作,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盘算。塔利班如果还在幻想靠情绪牌、靠“摇摆外交”来左右局势,那注定会在多边压力中寸步难行。
中国的角色,从来不是裁判,而是协调者。塔利班若真想走出困局,就该明白,靠谁不如靠自己。打击恐怖主义、修复邻国关系、稳定内部局势,这些才是决定他们前途的根本。
抱怨巴基斯坦不讲理不难,难的是面对问题时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在外交场合上演“受害者”,不如在实际行动上做个“负责任”的执政方。
中国的平衡态度不是回避,而是清醒。塔利班如果真要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靠的不是谁的支持,而是自身的选择与作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