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诗情画意
一只萤火虫
N608班 王嫣然 指导老师 罗茹
我的房间里飞来一只萤火虫。
它在天花板上跳舞,
它在衣柜角上唱歌,
它把我的梦装进自己闪亮的尾巴里。
它邀请我去看星河,
看星子的冷光,
看暗云的光边。
它邀请我去嗅荷香,
赏田田的荷叶,
赏颤动的嫩蕊。
它邀请我去奔跑、跳跃,
它邀请我去开怀、洒脱,
它邀请我掬捧井水尝一尝,
摘根香瓜闻一闻,
它邀请我摸摸昂起来的豆角藤,
摸摸沉下去的番茄秧,
它让我彻彻底底的做一回自然的孩子。
滴滴——
一辆租出车驶过,
它带着闪亮的尾巴走了,
再也不会回来,
可是它的尾巴里,
还有我那没做完的一场梦。
阅读生智
为什么《西游记》能火600年?
N607班 周训龙 指导老师 沈旦一
你是否曾好奇,为什么一部写于明朝的小说,能让一代又一代人着迷?有人为它的奇幻情节,有人为角色的成长动容——它就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今天想把这本“常读常新”的好书,郑重推荐给你。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笔下的章回体神魔小说巅峰之作,讲的是一段跨越万里的“追梦之旅”: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陪着唐三藏去西天取经,路上要斗白骨精、战红孩儿,闯火焰山、过通天河,明明危机四伏,可师徒四人凭着一股“不放弃”的劲,最终取回了真经。
更让人忘不掉的,是书中鲜活到像“活在眼前”的角色:孙悟空有火眼金睛,一根金箍棒能搅得龙宫天翻地覆,敢跟玉帝叫板,却始终护着师傅;猪八戒爱偷懒、嘴馋,可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憨乎乎的样子总让人忍俊不禁;沙和尚话不多,挑着担子走全程,任劳任怨;唐三藏看着柔弱,却认定“取经”这件事就绝不回头,是团队里最坚定的“主心骨”。
这部一百回合、六十万字的书里,藏着太多让人读得心跳加速的情节,“三打白骨精”更是我每次翻书都忍不住重读的章节。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长生不老,三次变装骗人:先装成送斋饭的村姑,又扮成找女儿的老妇,最后化作寻亲的老翁,次次都骗到了心软的唐三藏。孙悟空一眼识破妖怪诡计,挥棒就打,可唐三藏却以为他滥杀好人,气得把他赶走。
没了孙悟空,师徒几人很快被白骨精抓进洞里,眼看就要被下锅炖汤。这时猪八戒急了,一路跑断腿去花果山求孙悟空。哪怕一开始被拒绝,孙悟空心里还是记挂着师傅,偷偷跟在后面。他拔根猴毛变作小妖混进洞,趁其不备一棒打死白骨精,救出了师傅。直到看见妖怪的原形,唐三藏才红着眼眶跟孙悟空道歉——这段故事里,有误会,有担当,更有藏在“打怪”背后的真心。
其实《西游记》从来不只是“神魔故事”:读孙悟空,能学到面对不公时的勇气;看猪八戒,会明白偶尔偷懒也没关系,乐观才是解药;就连沙僧默默挑担的样子,都在告诉我们“靠谱”有多重要。它就像一面镜子,不同年纪读,都能照见不一样的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