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多条报道指出,在美国多个核设施上空出现了不明飞行物(UFO)或不明异常现象(UAP)的目击事件,引发公众与媒体的广泛关注。
![]()
在纪录片《揭露时代》的预告片中,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提到,有不明飞行物被观测到飞越受严格管控的核设施上空,并直言“它们不是我们的”,暗示这些现象并非来自美国已知的军事或民用系统。
类似的指控也来自退役军方人员。退役空军上尉罗伯特·萨拉斯曾回忆称,不明飞行物导致蒙大拿州某核导弹基地的十枚核弹出现故障,并表示当时有军方人员受到压力,不被允许公开更多细节。
![]()
官方层面也有所回应。美国国防部下属的全领域异常现象解决办公室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期间,共记录到757起UAP事件。其中,有18起发生在核设施、武器发射场等敏感区域。
大多数事件经调查后被归因于常见物体、气象现象或其它可解释的原因,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
不明飞行物存在的安全风险与应对措施
近年来,围绕核设施的安全隐患引发了广泛关注。部分报道指出,不明空中现象在核设施附近出现的频率增加,导致公众与专家对可能的核武器失控或关键能源系统被干扰、瘫痪的担忧上升。
历史上也有类似警示:冷战期间曾出现过可能与不明空中现象相关的干扰事件,增加了误判与升级冲突的风险。
![]()
应对方面,相关国家已采取更多主动措施以降低风险。自2023年起,美国在北美空域对多起不明物体采取了击落行动,并成立了跨部门工作组,评估不明空中现象(UAP)对国防与政策的影响。这类行动表明,各方正加强情报共享、监测与处置能力,以应对新型空域威胁。
专家建议优先排查敏感空域的监管漏洞,完善监控与预警体系,防止潜在的间谍活动或技术窃取。同时,建议推动以下具体措施:强化多源监测与数据融合、建立跨部门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对相关设施的物理与网络防护、并开展国际信息交流与联合演练,以降低误判和事故风险。
![]()
通过这些综合防范与治理手段,可以在保持正常运行与安全保障之间取得平衡,减少新兴空域威胁对核安全与关键能源系统的冲击。
不明飞行物出现建议
哈佛天体物理学家亚伯拉罕·勒布认为,如果这些现象确属人工产物,其背后的技术可能领先人类数十年(甚至超过50年)。他主张进行国际范围的科学合作与公开研究,以便系统评估证据、排除误判,并尽可能解密这些异常现象的本质。面对不明飞行物,应该如何做?
![]()
第一、公众应以理性和审慎的态度看待目击报告,避免盲目恐慌或过度推测;可利用卫星和民用航班追踪工具(如 FlightRadar24 等)对目击时段的空域状况进行交叉核验。
第二、政府和相关机构需在保障国家安全与公众知情权之间取得平衡,推动透明、可验证的调查流程,同时谨慎发布信息以防止不实传闻和阴谋论扩散。
![]()
第三、科学机构应加强跨学科、跨国合作,统一数据采集与分析标准,提升监测与鉴别能力,确保结论建立在严谨证据之上。
最后
这些目击和报告带来的主要问题并非仅仅是好奇心——它们触及国家安全与核安全的核心。若这些现象确属外来或不明来源,对核设施的潜在干扰与风险不容忽视;反之,若能通过更完善的监测与调查明确成因,也有助于消除误判、防范误报并改进应急程序。
无论如何,透明、严谨的调查与跨机构的信息共享,对厘清真相、保障敏感设施安全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