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记得“接福”,这5件“吉事”别忘做!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一到,
秋尽冬来,老辈人讲究这节气要 “接福”,
其实就是跟着老规矩做对 5 件事,把自然馈赠和先辈智慧都承接下来。
![]()
第一件必须是吃柿子
泉州老人常讲 “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这习俗还藏着朱元璋的典故,
当年他落魄时靠柿子充饥活命,称帝后特意封那棵树为 “凌霜侯”。
从《礼记》记载柿子是国君常食美味,到唐代段成式总结柿树 “七利”,这红果早成了吉祥符号。
“柿” 谐音 “事”,咬一口霜打过的甜柿,既补了润燥的维生素,
也讨了 “事事如意” 的彩头,但脾胃虚寒的人别空腹吃,这点老祖宗早替我们想过了。
![]()
第二件要算赏菊祈福
霜降独菊盛开,古人称它 “候时之草”,是生命力的象征。
南京玄武湖的菊展最有看头,这习俗从六朝延续至今,
1928 年创办的菊展现在已是市级非遗,“帅旗”“墨荷” 这些名菊每次都能引来万人围观。
古人赏菊还爱配菊花酒,《荆楚岁时记》里说这酒能 “令人长寿”,
现在虽少了酿酒讲究,但去公园看看盛放的秋菊,沾沾这份凌霜不败的韧劲,也是种福气。
![]()
第三件得说壮族霜降节赶歌圩
这可不是普通聚会,而是 2014 年就入选国家级非遗的民俗盛宴。
我去天等县调研时见过,头降这天全村都开百家宴,不论生熟推门就请吃饭,
酒桌上山歌能从黄昏唱到深夜。
最震撼的是打榔舞,1400 年历史的老技艺,木杵敲得震天响,“拖打”“点打” 的节奏里全是祈盼五谷丰登的心意。
现在还加了篮球比赛,老传统和新活力凑在一起,福气更旺。
![]()
第四件是 “送芋鬼” 辟凶
广东高明人霜降前要堆瓦片塔,烧红后焖芋头,最后把瓦片丢去村外,意思是送走一年晦气。
这习俗透着农耕智慧 —— 霜降后芋头要收,借仪式提醒抢收,烧过的瓦片还能当肥料。
类似的还有山东拔萝卜,
农谚说 “霜降到了拔萝卜”,《齐民要术》早就夸萝卜 “可生可熟可腌可酱”,生吃润肺,熟吃健脾,食补就是最好的接福。
![]()
第五件别漏了 “补霜降”
老话讲 “补冬不如补霜降”,北京人会吃 “迎霜兔”,这习俗从明代就有,《酌中志》里明确写着霜降要吃麻辣兔。
现在稻香村还在卖熏兔肉,不过更常见的是炖羊肉、煮山药。
中医说霜降要 “养阴润燥”,炖肉时加把枸杞,配着萝卜吃,既暖了身子,也应了 “秋冬养阴” 的古训,来年开春都少生病。
![]()
从皇帝封树的典故到非遗盛宴,霜降的 “吉事” 从来不是虚头巴脑的讲究。
吃的是应季食材,做的是传承千年的仪式,藏的是顺应时节的生存智慧。这节气里的每份热闹和烟火气,都是最实在的 “接福纳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