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泰沂山脉的余脉,洒在青州城南那片连绵的山峦上,云雾如同被唤醒的精灵,顺着山间的沟壑缓缓流动,最终穿过山顶那道天然形成的石门,化作轻纱般的帷幕笼罩着整座山体 —— 这便是当地人常说的 “云门仙境”,也是鲁中大地最具灵气的 5A 级景区 —— 青州市云门山森林公园,一天中最美的开始。
![]()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山东的名山多与泰山的雄伟、崂山的仙气相关,但这座海拔仅 421 米的云门山,却凭着千年沉淀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 “精神栖息地”。它不像名山大川那般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去征服,却能让每一个踏上登山石阶的人,在一步一景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深度交融,尤其是到了金秋时节,漫山的黄栌、火炬树染上浓烈的色彩,与山间的古寺、摩崖题刻相映成趣,随手一拍都是能刷爆朋友圈的美景。
![]()
一、421 米的山体里,藏着鲁中最独特的自然密码
第一次来到云门山的人,总会被它 “小而精” 的气质所打动。这座占地面积 12 平方千米的森林公园,位于北纬 36°4'-36°8'、东经 118°0'-118°6' 之间,恰好处于泰沂山脉北端的 “咽喉地带”,北衔金凤山、南依劈山、东临磨脐山,向西与驼山隔瀑水涧相望,形成了一处天然的 “山水环抱” 格局。站在山脚下远眺,整座山体如同一块被精心雕琢的碧玉,在不同季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 春天是漫山的野花与新绿,夏天是浓荫蔽日的清凉,秋天是层林尽染的绚烂,冬天则是银装素裹的静谧。
![]()
从地质地貌来看,云门山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低山丘陵区,隶属于鲁西隆起区的泰山 - 沂山隆起的鲁山凸起北端,主体以断裂构造为主。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不仅造就了山体表面奇特的岩石纹理,还孕育出了诸多天然奇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山顶的 “云门洞”。这道南北贯通的天然石门,如同一块巨大的玉璧镶嵌在山崖之上,高约 3 米、宽约 4 米,每当夏秋之际,山间的云雾便会穿洞而过,站在山下仰望,仿佛看到云层从石门中 “流淌” 而出,“云门” 之名也由此而来。而到了晴朗的日子里,阳光穿过石门,在山间投下斑驳的光影,若是恰逢日出或日落,霞光还会将石门染成金色,那种壮丽景象,足以让每一个目击者终身难忘。
![]()
气候方面,云门山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的特点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夏季的云门山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平均气温比市区低 3-5℃,山间的溪流潺潺作响,浓密的树叶遮挡住烈日,走在石阶上能感受到阵阵清凉;而到了秋季,这里便成了色彩的海洋,黄栌、火炬树、五角枫等树种相继变色,从山脚到山顶,红色、黄色、橙色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冬季的云门山则多了几分静谧与庄重,雪花覆盖在岩石和树木上,山间的石窟造像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古朴,偶尔有几只飞鸟掠过,为这片寂静增添了一丝生机;春季的云门山则是花的世界,山桃花、杏花、连翘花沿着山路次第开放,淡淡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前来驻足。
![]()
值得一提的是,云门山的植被覆盖率高达 92% 以上,园内生长着各类植物 300 多种,其中不乏侧柏、国槐等古树名木。在山腰处有一片树龄超过百年的侧柏林,这些树木枝干挺拔,树叶苍翠,每一棵都像是守护山体的卫士。据当地老人说,这片侧柏林已经在这里生长了数百年,见证了云门山的兴衰变迁,如今也成了游客们避暑纳凉、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此外,园内还生活着野兔、野鸡、斑鸠等野生动物,若是运气好,在清晨或傍晚登山时,还能看到这些小动物在林间穿梭的身影,为旅途增添一份意外的惊喜。
![]()
二、千年佛道交融地,每一块岩石都刻着历史的印记
如果说自然景观是云门山的 “外在颜值”,那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便是它的 “内在灵魂”。这座看似不高的山体,自北周时期起便成为佛道两教的重要活动场所,千年来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每一处石窟、每一块摩崖题刻,都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
沿着山脚下的石阶缓缓向上,行至半山腰处,便能看到一片开凿在石壁上的石窟造像群,这便是云门山最具代表性的佛教文化遗产 —— 云门山石窟。据史料记载,这些石窟始建于北周,兴盛于隋唐时期,自西向东共有 6 个石窟,现存造像 300 多尊,其中最大的一尊造像高约 2.5 米,最小的仅几十厘米。这些造像大多身着袈裟,神态庄严,有的双手合十,有的手持法器,细节刻画栩栩如生。尤其是第二窟中的 “西方三圣” 造像,中间的阿弥陀佛端坐于莲花座上,两侧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手持净瓶、莲花,面容慈祥,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依然能看出当年工匠们精湛的雕刻技艺。
![]()
与佛教石窟遥相呼应的,是山间众多的道教古迹。在石窟造像群东侧不远处,有一座始建于北宋末年的望寿阁,民间俗称 “灵官殿”。这座阁楼最初是为了纪念道教中的王灵官而建,关于王灵官,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孝文化故事:相传北宋时期,王灵官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放弃了功名利禄,来到云门山隐居,每日上山采药为母亲治病,后来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最终得道成仙。虽然这个故事带有神话色彩,但却体现了中华民族 “百善孝为先” 的传统美德。遗憾的是,望寿阁在民国末年毁于战火,如今我们看到的阁楼是 20 世纪 90 年代按照原貌重修的,站在阁楼上远眺,不仅能看到山下的青州城全景,还能与山顶的摩崖巨 “寿” 遥遥相望,形成 “登阁望寿” 的独特景观。
![]()
在云门山东麓,还有一处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的景点 —— 万春洞,又名 “陈抟洞”。这座山洞是明朝时期为了纪念著名的道教人物陈抟而开凿的,洞内宽敞明亮,正中央塑有陈抟老祖的卧像,只见他身披道袍,神态安详,仿佛正在闭目修行。陈抟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以擅长睡功闻名,相传他曾一睡百年,因此被后人称为 “睡仙”。在卧像两侧的石壁上,还刻有陈抟题写的诗句和道家经典名句,字体飘逸洒脱,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化造诣。如今,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来到万春洞内,或拜谒陈抟老祖,或欣赏洞内的题刻,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
而在云门山的所有文化遗产中,最令人惊叹的当属山阴石壁上的摩崖巨 “寿”。这处题刻凿于明嘉靖年间,由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所书,整个 “寿” 字通高 7.5 米,宽 3.7 米,其中仅 “寸” 字就有 2.3 米高,站在 “寿” 字下方仰望,让人不禁感叹 “人无寸高”,这也是 “人无寸高” 一词的由来。更神奇的是,这个 “寿” 字的写法极为讲究,字体结构严谨,笔画刚劲有力,而且从不同角度看,还能读出不同的寓意 —— 正面看是一个完整的 “寿” 字,仔细观察却能发现,“寿” 字的上部像一位老人的头部,中部像老人的身躯,下部则像老人的腿脚,暗含 “长寿安康” 之意。正因如此,云门山也被誉为 “中华古寿第一山”,每年都有大量游客专程前来拜寿,希望能沾一沾 “寿” 字的灵气,祈求家人健康长寿。
![]()
除了佛道文化遗产,云门山还是一座 “书法艺术宝库”。从唐宋至明清,无数文人墨客来到这里,或登高望远,或吟诗作赋,然后将自己的作品镌刻在山崖之上,留下了 100 余首诗赋和题刻。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天宝元年北海郡太守赵居贞的《投龙诗》,这首诗刻于云门山南侧的石壁上,字体为楷书,笔画工整秀丽,内容描绘了云门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游览感受,是研究唐代书法和青州历史的重要资料。此外,还有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等人的题刻遗迹,虽然有些题刻因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但透过那些残存的字迹,依然能感受到古人对云门山的喜爱与推崇。
![]()
三、沉浸式游览体验:从清晨到日暮,读懂云门山的每一面
对于游客来说,云门山不仅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名山,更是一处能让人放松身心、享受慢时光的旅游胜地。无论是想要感受自然之美,还是探寻历史文化,亦或是单纯地登高望远,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
云门山的开放时间通常从清晨 5:30 开始,到傍晚 18:30 结束(18:30 停止入园),不过具体时间会根据季节有所调整 —— 夏季开放时间会适当提前,冬季则会推迟。如果想要避开人流,感受山间的宁静,最好选择清晨入园。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路上时,山间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石阶上带着淡淡的湿气,两旁的树木枝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走在这样的山路上,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此时登山,不仅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能欣赏到难得一见的 “云门日出”—— 当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金色的光芒穿过云门洞,将山间的一切都染成温暖的颜色,那种景象,足以让人忘却所有的烦恼。
![]()
从山脚下到山顶,全程大约有 1500 级石阶,难度适中,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轻松应对。沿途会经过多个景点,每一处都值得细细品味。比如在山腰处的观寿亭,这座亭子始建于隋朝,原名 “增怡亭”,明朝时因为与山顶的摩崖巨 “寿” 遥遥相望,所以更名为 “观寿亭”。亭子为四角攒尖顶,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坐在亭内的石凳上休息,既能欣赏到山间的美景,又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很多游客都会在这里拍照留念,记录下 “观寿” 的瞬间。
![]()
继续向上攀登,便会来到云门山的核心景点 —— 云门洞。站在云门洞下,抬头便能看到那道天然石门,若是恰逢云雾天气,还能看到云雾从门中穿过的奇观。很多游客都会在这里驻足,或拍照打卡,或感受 “云门仙境” 的意境。值得一提的是,云门洞的西侧有一条狭窄的石阶,沿着石阶向上可以到达山顶的 “大云顶”,这里是云门山的最高点,站在这里远眺,整个青州城的景色尽收眼底 —— 远处的高楼大厦与近处的农田村落相映成趣,蜿蜒的河流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穿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那种 “一览众山小” 的感觉,让人心中充满成就感。
![]()
在游览过程中,除了欣赏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还能感受到云门山景区贴心的服务。沿途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置休息亭和垃圾桶,方便游客休息和保护环境;在重要景点处都设有详细的介绍牌,帮助游客了解景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此外,景区内还有专门的讲解员,若是有需要,可以聘请讲解员带领游览,深入了解云门山的故事。门票方面,云门山的成人票约 70 元 / 人,学生、老人等特殊群体可以凭有效证件享受半价或免票优惠,这样的价格对于一处 5A 级景区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
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在云门山停留一整天,从清晨到日暮,感受这座山不同时段的美。清晨可以欣赏日出和云雾,上午可以游览石窟、望寿阁等文化景点,中午可以在山间的餐厅品尝当地美食,下午可以登高望远,欣赏青州城的全景,傍晚则可以在山脚下散步,感受山间的宁静与祥和。当地的美食也值得一试,比如青州煎饼、隆盛糕点、云门山炒鸡等,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还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能让你的旅途更加完美。
![]()
四、不止是一座山,更是鲁中大地的文化符号
当夜幕降临,告别云门山时,心中总会留下一丝不舍。这座看似普通的山,用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了每一个前来游览的人。它不仅仅是一座供人游览的山,更是鲁中大地的文化符号,是无数青州人心中的精神家园。
![]()
从北周时期的石窟造像,到明嘉靖年间的摩崖巨 “寿”;从文人墨客的题诗作画,到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云门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文化。它见证了青州城的兴衰变迁,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云门山,感受它的美,了解它的故事,而云门山也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
对于每一个来到云门山的人来说,这里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或许是一次放松身心的旅行,或许是一次探寻历史的旅程,或许是一次感受文化的体验,但无论是什么,云门山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像其他名山那样张扬,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没有过多的商业气息,却能让人感受到最纯粹的美。
![]()
如果你还在为去哪里旅行而烦恼,不妨来云门山看看。在这里,你可以在清晨的云雾中感受仙境般的意境,在千年的石窟造像前感受历史的厚重,在摩崖巨 “寿” 下祈求家人的安康,在山顶的云门洞旁欣赏最美的风景。相信我,这座藏在鲁中腹地的千年仙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你来了就不想离开。
![]()
下次再来到青州,我一定会再次登上云门山,看看山间的云雾是否依旧缭绕,看看摩崖巨 “寿” 是否依旧庄严,看看那些千年的文化遗产是否依旧闪耀。因为我知道,云门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段难忘的回忆,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份永远的牵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