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这个人大家是知道的,不管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还是演艺中,各种鬼门关旅游的活动是没少参加的。曹操每次死里逃生的大笑画面也成为广大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事情了。比如他刚从扬州招兵准备北上搞事,结果兵变了,他是硬生生自己杀出一条血路的;比如汴水之战他被董卓部将徐荣打成了“光杆司令”;还有宛城那一夜、被吕布、马超等人追杀等等。
咱为什么要讲这个呢?就是告诉大家,将来步入社会搞事情,一定要有一身技能傍身,还要有一副好身板,这才是大家最靠得住的保命符。
![]()
那么,大家仔细想一想,曹操直接把自己的技能值点满,拥有一副经得起折腾的好身板,是靠什么浇灌出来的呢?简而言之就是家庭条件。在东汉那个时候,所有教育资源都是相当稀缺的,你家里没点经济基础,要培养一个文武双全的专业人才,想都别想。
曹操的家庭背景还给他创造了一个绿色通道,那就是他们家世代高官,虽说不是“科班”出身的,被人瞧不起,但高低也是官员后代,这就导致曹操从小就跟东汉的一帮官二代混在一起。比如袁绍、许攸、张邈等等社会大咖,其实都是曹操从小玩到大的朋友。
朋友们,话糙理不糙,有些话可能会伤人,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父母的上限其实就是他朋友圈的下限。比如一开始,袁绍就是不会带刘备、关羽、张飞这样的人玩的。
![]()
曹操这小子从小就鬼精鬼精的,他知道自己是啥家庭,知道他们家最缺的是什么?其实就是缺社会主流阶层的真心认可!谁是社会主流阶层呢?自然是掌握了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力的士族集团呗!所以这小子从小就喜欢跟着袁绍屁股后面瞎混,他要是个女的,一定会跟袁绍结娃娃亲的。
袁绍和曹操这对官二代组合,混账事其实没少干。比如人家结婚,这两货好奇人家新娘子长啥样就把人家新娘子给偷出来了。还比如他俩经常纠集一帮大院子弟随性唱歌跳舞、高谈阔论……纨绔子弟的既视感直接拉满。但由于他俩的家世太过于显赫了,所以当时的东汉人民群众高低会这样说,这俩小伙聪明活泼,这都不能叫调皮捣蛋,咱们太稀罕这俩小伙了……
![]()
他们长大了之后,就该就业入仕了。袁绍作为士族豪门的子弟,这个问题不大。因为当时入仕的制度是察举制,也就是推荐入仕,推荐权几乎掌握在士族名流手里。曹操这小子也没遭遇太大的挫折,毕竟他爹曹嵩是三公级别的高官嘛。他被司马懿老爹司马防举孝廉而当上了洛阳北都尉,相当于洛阳公安北分局局长。
当时入仕的途径有两种:举孝廉和举茂才,这两种途径其实就跟我们现在录取研究生分学硕和专硕一样。举孝廉的含金量其实比举茂才要高很多。举孝廉是啥意思呢?其实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内部推荐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保研的意思。那举茂才是啥意思呢?其实也可以从字面上看出来,那就是你在实践工作中证明了你有极强的专业能力,政府惜才,对你进行破格提拔。
现在西方很多名校,没有国际知名教授的推荐信,一般人根本考不进去,其实就跟咱们古代入仕是一个意思哈。没啥好稀奇古怪的。现在大家也明白曹操明明是高干子弟为什么从小就要结交士族子弟了吧?要是没有人愿意当你的入圈介绍人,你曹操要想谋个一官半职,就又只能跟你爹一样用钱去买、用关系去硬砸,最后社会认可度不高。
![]()
曹操参加工作后,激情满满,工作路线也基本上是紧跟士族集团的步伐。比如他在担任洛阳北都尉期间,就把太监蹇硕的叔叔给打死了。
这件事,我们首先要肯定曹操是正义感满满。但不代表这件事没有其他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首先,你曹操自己和袁绍还有其他权贵子弟这些年没少在洛阳城干坏事吧?你咋没把你自己和袁绍那些人给处分一下呢?人家蹇硕的叔叔就是因为违反你的宵禁命令,你就杖杀人家立威,多少有点双标吧?
其次,此时的蹇硕还是小黄门,还没掌管西园军,否则曹操敢这么牛气吗?其实讲白了,这种杀圈内人立威的事情也就曹操这种后台硬的人干得出来,他们家在宦官集团辈分高、根基深,而且蹇硕当时位置也不是很高,他不怕!
最后,曹操是个相当聪明的人,他杀人是有动机的。其实他也是宦官子弟,为什么要拿同为宦官集团的蹇硕叔叔开刀呢?他是杀宦官家属给谁看的呢?毫无疑问是在向士族集团示好。士族圈的大佬们,你们看,我为了加入你们那个圈子,自己人都愿意杀,你们就赶紧接纳我呗!
![]()
杀自己人去示好“外人”,这永远是职场大忌。所以,后面一大堆找曹操麻烦的报告就往皇帝的办公桌上递了,这小子胳膊肘子往外拐,必须要收拾他。得亏他爹曹嵩人脉极广,又想办法把他调到顿丘县当县令去了。各位宦官同僚们,我家小子年轻不懂事,大家看在我们曹家是宦官世家的面子上,多多包涵。我现在把他赶出京城,保证不再给大家添麻烦了。
这一年,曹操23岁。后面曹操教育自己23岁的儿子曹植时说,自己23岁的时候就当顿丘县令了,你现在也23岁了,还得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呀……弄得老易隔着屏幕都想吐他两口,你小子是怎么去干顿丘县令的,心里没点逼数?你爹想尽办法在保你,还给你保出优越感来了?没有你老爹一次次不惜一切代价为你这个不让人省心的儿子兜底,你曹操的人生轨迹不可能是后面世人看到的那个样子的。
![]()
不久之后,洛阳这边风头已过,曹嵩又把曹操调回洛阳当议郎(文秘岗)。
但曹操坑爹上瘾,回来没多久就忍不住再次闯祸。他干了一件什么事呢?疯了般的在顶级反革命窦武一党被剿灭后敢顶着雷去上书鸣冤!这跟拿着全家人的性命、家产去讨一个并一定会接纳自己的女朋友开心,有什么区别呢?你曹操想融入士族圈,这可以理解。但你好歹做事动一下脑子,考虑一下后果嘛!党锢之祸是皇帝和宦官联手打击士族集团的结果,你一个宦官后代为士族政治犯击鼓鸣冤,你是咋想的呢?
咱也不知道曹嵩是动用了什么样的手段,最终保下了曹家和曹操。但是咱知道在党锢之祸八年之后,士族集团试探性地推出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鸣冤,结果不仅曹鸾被弄死,还使得党锢的范围被扩大了五族,又刮起了超大规模的腥风血雨!这么一比较,可能大家才知道曹嵩为他这个习惯性闯祸的儿子操了多少心。
![]()
其实从年龄上来讲,袁绍比曹操大不了多少,但要说同年龄阶段的思想成熟度,曹操确实差袁绍太多。曹操比袁绍有锐气、有锋芒、更果决,这一点咱们要承认,但实际上我们更多人的学习模板应该是袁绍,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不会有太大的容错空间的,所以我们必须迫使自己像袁绍尽快成熟稳重起来,尽量在成长的过程中少犯错……比如袁家和袁绍在两次党锢之祸都全身而退了,一边在朝廷身居要职,一边和被打压的士族打得火热,宦官头子赵忠曾对袁绍有所怀疑,但根本抓不到把柄。
但凡事应该从正反两个角度来看,曹操虽然后面逐渐变成了奸雄模样,但有一说一,这个时候的他还是很单纯、很热血的,甚至有点傻白甜的感觉,他活得很真实、很勇敢,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这种人生算法最后在一次次碰壁碰得头破血流之后,逐渐演变成了他那种复杂的多疑多变又偶尔率性而为的性格。总而言之,人是会变的。
作为一个习惯性苦口婆心的大叔,咱还是要不厌其烦地说一句,曹操这种勇猛精进的人生算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祸不是福,大家别看曹操最后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要是换一个普通人去演曹操的人生剧本,估计他的坟头早已长草了。还是那句话,咱们扛不住那么大试错成本的!
![]()
184年,黄巾之乱爆发了。这次社会大面积动荡为很多人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和舞台,比如曹操、刘备、孙坚等等。这一年30岁的曹操在他老爹的疏通联络下去军队锻炼捞军功,这小子很争气,凭借战功把自己岗位升级到了济南相这种帝国中层岗了。
在济南,曹操又展现出了治郡之才,上来就砍掉了百分之八十的贪官污吏,将十几个县的济南国治理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大家别急着给曹操鼓掌哈!这件事其实跟前面几件事一样,都是他负责满世界当好人、赚名声,然后他老爹默默地在背后给他擦屁股。
![]()
曹操在济南是如何搞政绩的呢?主要就是废除当地的“淫祀”。这里的“淫”不是跟色情相关的意思哈,而是过度的意思。“淫雨霏霏”、“富贵不能淫”中的“淫”都是过分、过度的意思。顾名思义,曹操就是砍掉了济南的注水祭祀项目。
济南当时主要的祭祀对象是谁呢?其实就是刘邦大儿子刘肥的威猛儿子城阳王刘章。刘章在西汉初年的大动乱诸吕之变中立有大功,没当上皇帝不说,还在封王后的第二年就“神奇”的病逝了。他哥哥齐王刘襄也是在诸吕之变后不到一年就“神奇”的离开了齐国人民。后来,山东人民群众觉得他们死得太冤了,就开始给刘章修祠堂祭祀他。
这事后来发展到跟宗教一样了,青州诸郡都给刘章同志盖祠堂求保佑,到了汉末的时候,济南国的刘章祠堂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六百多座。
![]()
这种山东人民集体缅怀刘章同志的纪念活动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大家仔细想一想,如果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借机敛财,甚至是官府借机搞强行摊派呢?刘章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你们不能白喊口号呀;刘章同志永远保佑山东人民,你们也不能空着手求人家保佑你们呀……总之,大家都得交“份子钱”。“淫祀”活动渐渐就发展成了山东人民头上的一座财政大山。
这种潜规则一旦成型之后,就根本不会有官员想去扭转它!为什么呢?一方面则是民俗文化、宗教鬼神问题,跟官员政绩考核不挂钩;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地方政府,这都是他们创效增收的一个绝佳财政来源,这种活动办一场赚一场,还是站着、体面地赚钱。
![]()
可是,曹操来了,为什么要对这种事情动刀子呢?因为他家根本不差钱,所以不在乎捞这点偏财;又因为他后台硬,所以不害怕得罪那些既得利益者。我曹操还有很多远大抱负,所以我啥都不要,我就要一个好名声……
曹操这次正义之举,最终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福报。比如士族名流对他的认可度进一步增加,比如山东人民迅速爱上了这个精神小伙,后面三十万青州军就认曹操这一个老板(曹操的儿子曹丕他们都不认)……
![]()
但是没过多久,曹操就被平调到西边的东郡(他的发迹地)去做太守了。虽然这两地相隔不远,但济南属青州、东郡属兖州,估计是青州领导们找关系给曹操踢出青州了。你曹操不差钱,我们可不嫌钱多哈!
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曹操也终于成熟了,他拒绝去东郡赴任,而是申请回洛阳就业。史书中的记载是啥呢?是“恐为家祸,遂乞留宿卫”,这个闯祸精终于知道怕了,知道担心连累家人了,算是开始成熟了吧!
![]()
这个时候曹操已经30多岁了,一个人到了30多岁才明白不能到处瞎得罪人,咱也不知道到底算不算晚?但如果一个人得罪人的级别从一开始都是曹操这种级别的,那就谈不上晚不晚了,大概率是活不到30多岁的。各种天花板级别地作死之后,才感悟到人生不能太作,一般人没这待遇哈。
咱知道很多朋友都喜欢甚至崇拜曹操这个人,这没毛病,因为曹操确实有雄才大略、雄才伟略。但我依然要客观地提醒大家,曹操这个人的运气真的不是一般的好。就他这辈子干的这些事,搁别人身上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曹操调回洛阳之后,没上几天班,因不满汉灵帝和宦官们伸手要钱连脸都不要了,就辞职归乡,在谯县城外盖了栋别墅,春夏读书习传、秋冬练武打猎,享受着顶级富二代生活。
![]()
最后,问一下大家,曹操为什么招人喜欢呢?因为曹操既让我们看到依稀自己,主要是指年少轻狂那一部分。比如我们年轻的时候不跟曹操年轻的时候一个样,满脑子的理想、一肚子的情怀,今天想到了啥事,明天就不管不顾地勇敢往前冲了,结果每次都头破血流地被收拾了……他也满足了我们很多人虚妄的幻想,能文能武、有钱有才,怎么作都不会死,跟武侠小说的男主角一样,即便掉下悬崖也必定有一番旷世奇遇……
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分清楚理想和现实,实现理想是需要很多“梯子”的,掉下来一次就再难爬起来的理想追逐其实要求我们慎重,且会让我们感觉压抑的。有很多人不理解东汉朝廷收回刘备在平定黄巾起义中拿命换回来的编制时,一向好脾气的刘备为何会瞬间破防,直接动手把督邮给揍了?(打督邮这事是刘备本人干的,不是张飞揍的哈)因为刘备不可能有曹操这么多机会,他错过这一次进体制内的机会,下一次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去了。但曹操无所谓,太守级别的中层干部岗,说不要就不要,想当官他随时都可以……
![]()
有些家庭的孩子,只要他不一天到晚去外面闯祸,随便花钱,高消费躺平,那都是乖宝宝……而有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会被要求要吃苦耐劳、要懂人情世故、要满世界弯腰陪笑、要自食其力……然后,大家才会极其吝啬地说一句,这孩子还行。
曹操要是生在刘备那样的家庭条件,估计他们家的身家性命早就被他败光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