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送涵小妹上学的路上,母女俩照常边走边聊天,我说等她到了初二,身体发育得更加高大强壮了,可能就不需要妈妈每天护送了。
涵小妹忽然转移话题:“听说初二是青春叛逆高峰期,等我到了初二,我也要叛逆,我要跟你吵架打架,还要熬夜打游戏!”
我愣了一下,直接回怼:“你有青春期,我还有更年期呢!你叛逆,我也叛逆,到时候看咱俩到底谁叛得过谁!”
涵小妹打量了我一眼,邪魅一笑:“算了,我斗不过你这更年期大妈,我还是不叛逆了。”
涵小妹今年十二岁,虽然没有明显叛逆,但有时候自我意识爆棚(本来就很自我),说话也会很冲。
就比如昨晚,她让我给她打印卷子,我没仔细看家校群的消息,打印的不合格,她就扯着嗓子嚷嚷:“你看你打成什么样了?空格这么小,叫我怎么写……你是不是老糊涂了,赶紧给我重新打印!!”
我跑过去一看,确实是我疏忽了,但我的气势也没太低,直言道:
“抱歉是我打错了尺寸。但你说话的态度也让我很不舒服。妈妈确实经常会犯错,因为妈妈不是超人...
你自己能保证每次都把事情做好吗?你昨天漏带了作业本,我吼你了吗?你有时候考得不好,我挖苦你了吗?
你总是让我尊重你,但你有没有尊重妈妈?你都这么大了,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做人不能太双标!”
我很硬气地一顿输出,她的态度也慢慢软和了下去。
我在做咨询时接触过很多青春期家庭,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非常强势,而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又会显得特别卑微,常常是毫无底线地妥协。
我今天想再次强调的是:“温和”与“坚定”,两者缺一不可。
少了温和,家庭氛围会不够温暖;少了坚定,孩子会不断突破底线。
同时,“温和”更多地是指“平和、冷静、理智”,并不意味着永远对孩子陪着笑脸。
如果孩子有不端的思想和行为,家长也可以“怼”回去,只不过要怼得有理有据。
如果尺度没把握好,这种“互怼”可能升级成更为严重的亲子冲突。
自涵小妹上初中以后,我跟她“互怼”的次数也有不少,之所以都能很快平息,主要源于以下两点:
一、我给了她足够的关怀和陪伴,亲子关系基础较好。自上初中以后,我每天亲自护送她上学,一路上母女俩挽着胳膊聊着天,感觉关系还在进一步增进。
二、我给了她足够的尊重。绝大多数学习生活方面的事,都由她自己做主。而在一些关键环节,我也给了她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具体可参考:)
以上两方面,都是在给亲子关系账户充值。
打骂和约束,就是从“账户”取款,取款多了就导致欠债。
因为亲子账户余额充足,所以我怼娃的时候也很有底气,怼完之后关系也不大受影响。
如果您家娃还没到需要经常“取款”的青春期,请抓紧时间多给账户充值
作者简介
华川(川妈),著有《温和而坚定地养儿育女—二胎妈妈正面管教践行记》,《游戏,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婚姻关系的七道考题》。当当网、淘宝网等平台均有售.个人微信,chuanma0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