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张杰
10月17日,2025天府书展凉山分会场上,“以音乐的方式呼吸——《群山回响》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在西昌邛海宾馆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
新书发布
活动由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指导,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教育出版社、凉山州新华书店承办,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协办。 凉山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凉山州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宋尚智,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创研室主任杨献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文艺理论家廖全京等出席了研讨会。
![]()
研讨会现场
《群山回响》是深植凉山彝族文化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以沙马阿音等三位彝族青年音乐逐梦路为核心,串联民族文化传承与社会变迁,入选四川省2023—2025年度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四川省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于2025年8月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宋尚智在致辞中表示,《群山回响》以文学为桥,深扎凉山彝族千年文化土壤,不仅生动刻画了沙马阿音等彝族青年追逐音乐梦想的坚韧身影,更通过人物命运起伏,展现了凉山儿女在时代变革中敢闯敢拼、守护文化根脉的精神风貌。他强调,当前凉山正紧扣“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全力推进“做优生态文旅、做强红色文旅、做特民族文旅”,这部作品的出版恰逢其时,为外界透过文学视角读懂凉山的历史底蕴、现实发展与未来愿景提供了重要文艺窗口。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扎根凉山、书写凉山的优秀作品涌现,助力凉山民族文化传播与文旅融合发展。
![]()
作者李牧雨
杨献平表示,《群山回响》的创作充分践行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学创作理念,作者李牧雨多次深入大凉山腹地采风,与彝族群众面对面交流,才能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文化细节如此鲜活可信。他介绍,四川省作协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文学创作,未来将继续为民族地区文学人才培养、作品推广提供更多资源,助力凉山文学成为“文学川军”的重要力量。 王群栗提到,作者李牧雨耗时三年,多次深入大凉山走访彝族音乐专家、诗人,稿件修改十余次;出版社组建专项团队,邀彝族文化专家打磨细节(如服饰纹样、毕摩歌谣、音乐历史节点),确保作品兼具文学温度与文化准确性。他表示,四川教育出版社始终秉持“传播文明,服务教育”的宗旨,《群山回响》是讲好四川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故事的重要成果,未来将继续推出更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出版物。
李牧雨在分享创作感悟时表示,写作者的终极使命是用文字对抗遗忘,《群山回响》既记录了大凉山彝族人的精神变迁,也实现了自己对童年与少年的回望。作品聚焦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大凉山时代变化,展现了现代文明下的共融共生,体现民族团结与人类共同人文价值观。 随后,宋尚智、杨献平、沈晓龙与李牧雨共同为新书揭幕。现场嘉宾向向凉山州农科院、中国农业银行凉山分行、凉山农村商业银行的党员代表,以及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的师生代表赠书,贯穿了党业融合、文化惠民的具体实践。 本书研讨环节由杨献平主持,何万敏、俄木沙马、廖全京、加拉巫沙、沙辉、沙马沙军、李秀卿、阿都日以等专家学者,从文学创作手法、民族文化传承、艺术跨界融合等维度解读作品,认为其既保留彝族文化独特性,又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命题,是新时代民族题材文学重要成果。接近尾声时,作家李牧雨为现场读者签名赠书,活动现场氛围热烈。
(图据主办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