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庆余年2》中柳如玉的惊艳亮相,让王雅捷一夜翻红。
谁能想到,这位演技炸裂的侯府主母,竟是当年《马大帅》里土气的玉芬?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她也是赵本山三顾茅庐都请不动的“笨”演员。
她为何放弃名利捷径?又如何从“玉芬”蜕变为如今的“柳如玉”?
![]()
沉积后的爆发
在《庆余年2》中,柳如玉这个角色总共的戏份,加起来还不到一个小时,但就是这不到一小时,却让无数观众记住了王雅捷。
有两场戏,堪称教科书,一场是她目送养子范闲离家,眼眶红了一圈,却强忍着不让泪水掉下来,那种隐忍与不舍,全在细微的肌肉颤动里,另一场,是她独自对镜摘下耳环,那只微微发抖的手,泄露了角色内心所有的波澜。
![]()
表演狠辣,层次分明,大家惊呼:这位演员是谁?她从哪儿冒出来的?可当有人翻出旧账,记忆的阀门瞬间被打开,哦,原来是她——《马大帅》里那个质朴得像邻家嫂子的“玉芬”。
从一个土得掉渣的农村妇女,到一个心机深沉的侯爵府主母,这两个角色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也隔着王雅捷大段大段的“沉寂”。
从一个差点被赵本山送上春晚的“准国民笑星”,到一个靠配角演技翻红的实力派,她这看似“向后退”的一大步,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
舞台恐惧症也是一种洁癖
很多人都觉得王雅捷傻,放着通天的梯子不爬,当年赵本山不止一次想把她带上春晚的舞台,那可是多少人挤破头都够不着的终极名利场。
可她,三次都拒绝了。
第一次大概是2014年前后,她摆手说不行,第二年,赵本山再次邀请,她还是摇头,甚至更早,约莫2006年,机会也曾摆在面前,她依旧选择了后退,理由听起来甚至有些凡尔赛:“小品节奏太快了,我怕自己拿捏不准,”“万一演砸了怎么办?”
![]()
这绝非清高或忘恩负义,这种恐惧,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的骨子里,她会做噩梦,梦见自己在舞台上摔个大跟头,台下观众一片倒彩,她害怕摄影机拉近,自己脸上任何一丝不完美的表情,都会被全国观众看个一清二楚。
这种骨子里的不自信,甚至可以追溯到童年,从小练舞,老师一句“你不够瘦”的评价,她记了整整十年,这种自我否定,像影子一样跟了她半辈子,以至于后来总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些好角色。
![]()
大学时,她不爱社交,总是独来独往,宿舍的灯熄了,她就一个人在黑暗里一遍遍地背台词,背到深夜,她怕拖累别人,怕自己成为团队里那个掉链子的人。
所以,拒绝春晚,对她而言,其实是一种防御,她放弃了那个无法百分百掌控的“爆红”机会,是为了死死捍卫自己对表演质量的绝对控制权。
这种近乎洁癖的标准,让她主动过滤掉那些可能暴露自己“短板”的“行活儿”,确保每一次出场,都在自己的安全区内,做到最好。
![]()
生活里的“潜行者”
王雅捷红得很快,凭借“玉芬”一角,她几乎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但她人没飘,反而一头扎回了生活,躲进了北京的出租屋里,继续琢磨剧本。
她刻意和娱乐圈的浮华保持着距离,把大把的时间,用来“浪费”在琐碎的日常里,她会去坐地铁,去逛菜市场,像个侦探一样,饶有兴致地观察身边每一个普通人的言谈举止。
![]()
这成了她表演的“笨功夫”,也是她现实主义风格的根基,为了演好“玉芬”,她一个安徽人硬是去学东北话,研究人物的一举一动,为了演律师,她就去背那些拗口的起诉书,为了演都市白领,她能把一双高跟鞋走到磨破。
她汲取养分的地方,不是名利场,而是充满烟火气的人间,她和丈夫于洋的家,就在一个普通的居民楼里,楼下就是个热闹的烧烤摊,夫妻俩会一起去菜市场,为几毛钱的菜价讨论半天。
![]()
他们的婚姻,也充满了这种朴实的质感,没有风花雪月,只有实实在在的陪伴,2005年,两人因合作《西圣地》相识,于洋对她一见钟情,但屡次追求都被拒绝,他也不恼,只是默默陪着,说“我等你”。
![]()
关系的转折点发生在2010年,王雅捷因胃病住院,于洋二话不说推掉所有工作,在病床前悉心照料,那一刻,她心动了,2011年,他们领了证,没办盛大的婚礼,只是叫上几个好友,热热闹闹地吃了顿火锅。
婚后,王雅捷把自己的积蓄都交给大她九岁的于洋打理,这个充满烟火气的栖息地,既是她躲避风雨的港湾,也成了她取之不尽的表演素材库。
![]()
亲密关系里的安全距离
王雅捷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的界限感,无论是对恩师,还是对爱人,她都不依附,不强求。
赵本山是她演艺生涯中毋庸置疑的贵人,当年她本是去试镜《马大帅》里“小翠”一角,但觉得年龄不符主动推掉了,她还热心地推荐了同学去,没想到剧组坚持要见她本人。
赵本山见到素颜的她,一眼就相中了那份质朴和极强的可塑性,力排众议让她演了“玉芬”。
![]()
面对这份知遇之恩,她心怀感激,却没有因此无条件顺从,那三次拒绝春晚的邀请,正是她守住自己专业边界的最好证明,有趣的是,赵本山非但没生气,反而更欣赏她,评价她“有自己的主意,不随波逐流”,她的“后退”,最终赢得了尊重。
在婚姻里,她同样如此,恋爱初期,她对于洋的追求再三拒绝,是在设立边界,婚后,她可以全然信赖地将财务大权交给丈夫,但内心深处,她又清醒地认识到:“夫妻终究是独立的个体,千万别想着去强求改变对方。”
![]()
这种界限感也体现在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上,2013年拍摄《马向阳下乡记》时,她已经怀有身孕,但坚持不用替身,因为她觉得“眼神是无法替代的”,生下儿子“小鱼儿”后,产假只休了半年,她就又回到了片场。
这不是工作狂,而是她对自己演员身份的坚守,她没有因为家庭而放弃事业,也没有因为事业而牺牲陪伴,她在不同的角色间,找到了那个最舒服、最安全的距离。
![]()
结语
在一个所有人都想走捷径、追流量的时代,王雅捷的选择,看起来又“怂”又“傻”,她用一种近乎反潮流的方式,把一条远路,走成了自己的通途。
回头再看她演艺生涯里那些所谓的“断裂感”,其实根本不是断裂,而是一次次漫长的蓄力,每一次向后退,都是为了下一次更精准的出击。
她最终没有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笑星”,却成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本身,很多人可能依然叫不出王雅捷这个名字,但他们永远记住了“玉芬”,也记住了那个对镜卸妆时手在发抖的“柳如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