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9日,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原创当代杂技舞蹈剧场《站台》将重磅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登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作为中国首部“新马戏”舞台剧,这部作品由世界杂技最高奖“金小丑奖”获得者吴正丹担任艺术总监,杰出跨界青年导演江雄出任总导演及编舞,将为沪上观众带来兼具探索性、跨越性与先锋气质的艺术盛宴。
![]()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吴正丹透露,自己此前主演的世界首部杂技剧《天鹅湖》以及近几年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打造的《化・蝶》《天鹅》等杂技剧,均借助上海演出机构的桥梁作用成功“飞”向世界舞台。谈及《站台》的艺术定位,吴正丹表示:“如果说‘肩上芭蕾’是我们对杂技技巧巅峰的求索,那么《站台》就是对‘新马戏’艺术理念的探索——我们希望打破传统杂技的边界,寻找传统杂技概念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创新结合。”
![]()
《站台》以旅者的远行经历为主线,在舞台上构建出充满意象感的“人生驿站”:绳索交汇的深邃夜色里,灵动翻滚的列车意象间,站台上一幕幕众生相自然铺陈。不同于传统杂技对技术的单一展示,这部作品通过艺术化表达,让杂技成为承载情感的载体——演员在绳索间的翻滚,被赋予生活中挣扎与追寻的深意;腾空后被稳稳接住的瞬间,传递出迷茫时被温暖托举的力量,勾勒出人们在生活旅途里不懈追寻的模样,传递对未知的渴望、挑战的勇气与坚守梦想的信念。
![]()
总导演江雄分享创作初心时表示,团队在创作中始终致力于突破杂技的“纯技术属性”,探索其情感表达的可能性。为此,创作团队对艺术语言进行了“拆解”与“重组”:将传统杂技中的 “失重”“抛接”等核心元素解构,融入现代舞的呼吸感与戏剧的叙事性,让杂技技术服务于戏剧情感传递;舞台装置则贯彻“一物多用”理念,借助光影与调度变化,同一组道具可化作行进的车厢、人生的十字路口或记忆中的时钟,营造出层次丰富的舞台想象空间。江雄特别提到,《站台》能够代表大湾区登陆上海,核心在于作品蕴含的“流动基因”——正如大湾区每日有无数人穿梭于广佛、往来于深港,更走向全国与世界,这片土地始终站在探索前沿,勇于传递先锋性的艺术表达。“出发,从来不只是地理的位移,更是观念与创造力的远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