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兰州10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在10月17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争先进位话发展”陇南专场新闻发布会上,陇南市委书记张柯兵公布,2024年,陇南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9%,“绿水青山”综合效益持续释放,“风景”真正变成了“钱景”。
这一数据与陇南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强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息息相关。
![]()
在陇南市,美丽风景吸引众多游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摄
在“两山”基地创建数量、类型均位居甘肃省第一的同时,陇南积极探索典型转化模式,如宕昌县的“红绿互促+文旅融合”、康县的“美丽乡村+生态康养”等,为其他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陇南方案”。
与此同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实施“绿满陇原行动”。“十四五”以来,陇南完成生态修复近200万亩,累计造林377万亩,义务植树5000多万株,建成绿色长廊近3200公里,森林覆盖率提升至 45.27%。随着河湖长制、林长制的全面落实,自然保护地体系有序运行,陇南成为了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之所,文县李子坝村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还在全国得到推广。
在生态保护与治理上,陇南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在甘肃率先建立“生态检察官”制度,还与川陕两省开展跨区域联防联控。“我们像呵护眼睛一样保护陇南的生态底色”张柯兵说。
如今,陇南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水环境质量全域达标,土壤环境风险也得到有效管控,天蓝、水清、土净成为了当地的常态。
在生态优势激活经济增势方面,张柯兵举例,陇南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工业绿色化改造不断深入,文旅康养产业更是蓬勃发展。不仅特色山地农业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4A级以上景区数量、国家级民宿数量位居甘肃首位,游客接待人数、人均花费等较2019年翻了一番。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互促互进、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