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高原
李成智
- 第四章 军校学习
![]()
第三节 学习通信科目和装备现状
闲话少说,话归正传,到学校来就是学习来的,不是论职务的。年底考试后,有些学员因没有过关,个别退回到原部队,也有个别学员因身体有问题退回到原部队。
我们是固定通信台站通信指挥专业,除了学习《晶体管电路》、《无线电低频电子电路》、《无线电高频电子电路》等基础性科目外,重点还学习《载波电路》和《1.6千瓦发射机》。可以不谦虚地说,如果毕业后让我去发射台工作一两个月,当个发射台技术员也没有问题。
我们所学课程,各个通信要素基本上都要涉猎,传真、电传机起码能操作使用,柴油发电机原理过去在高中都学过,单缸柴油机在生产队浇地都使用过。有线电网络原理比较难点,但也能学懂。而且不是吹牛,通信架空明线交叉设计我也没有问题。有线电理论最难是架空明线理论,无线电设备最深奥是天线理论,天线理论没有一定数学知识和无线电理论是很难学懂的,起码大学上八年弄个博士什么的才行。
现在预警机使用的天线,有多少专家研究多少年才能攻克,不容易啊!我们在校的时候,光纤刚研究出来,只在汉口到武昌之间架一条中继,当时国内还解决不了光纤的接续焊接问题。
1993年我离开部队时,拉萨至日喀则的光纤地埋铺设已开始施工,发展速度不能说不快。我们在通信学院学的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设备,比步进制已经进步一个档次,程控交换机还只是介绍。没有几年,部队装备全部实现。现在又出现了量子通信,我国已站在世界高科技通信的前沿,很快就会在我军实现。
2016年正在建设军民融合的量子通信网络京沪干线,空中也在进行卫星量子通信试验。美国今后再想利用网络监听我党我军高层领导人的手机电话,将会遭到有效遏制,让我们为我国的通信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欢呼和自豪!当时我军通信非常落后,为了节约经费,只研发不装备。
有些研究出的先进设备未装备部队都已经落后了,不是打仗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装备部队,平时只进行研发和技术储备,这就是当时部队的现状。快速收发电报机早就研究出来了,当时我军就没有装备,现在又被淘汰了。我军装备比外军差的太远了,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差,没经费。但科研不能停下,一直在追着先进国家,一旦国家经济上来了,更换装备会很快的。
一切为了国家建设,部队一直用着老掉牙的装备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保障了边疆和国防的安全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们学习的二十八门课程,有些是介绍性质的,像计算机程序,简单语言编写。我们这些没有英语基础的学员,能听懂一些计算机知识,不能不佩服老师的教学水平。那么深奥难懂的东西能让人理解,真不简单!
当时通信学院有个季卜枚教授,全军推广他的教学经验,叫做《季卜枚教学法》,上过军事院校的可能都不陌生。他就出在通信学院,这是通信学院的光荣!人家就能把深奥的理论用朴素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大家,他是全军的拔尖人才,享受部队的特殊待遇和荣誉,应该得到全军教学人员学习和尊重。
![]()
我们班的三个同学左起:冒良松、常高潮和陈万章
![]()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李成智:1956年生,1975年入伍西藏军区通信总站部队。任过载波技术员,1983年至1985年在武汉通信学院学习。毕业回原部队。任过司令部作训股长,营长。1993年转业至河南孟县武装部,先后任过参谋,民兵装备仓库主任,1996年回归部队任后勤科长。2000年第二次转业孟州广电局任副局长,2016年退休。
![]()
作者:李成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