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0年一张照片在网上炸开了锅。照片里,曾经的“国脸”张宏民,一个人坐在街边的长椅上,手里拿着一根冰棍,神情看起来有些落寞。
就是这么一张再寻常不过的生活照,却让无数人涌出来用同情又夹杂着指责的口吻说:看吧,这就是丁克的下场。
坚持不婚不育的张宏民真如他们所说那样吗?他的现状如何?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从国脸到孤老?一张照片的审判
大家好像都忘了张宏民是谁,他可是那个在《新闻联播》岗位上,创下32年近乎零失误记录的业务标杆,他的声音,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他那张端正亲和的脸,就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奖”,他早就收入囊中。
![]()
这样一个职业生涯堪称完美的人,按理说他的个人生活也应该是辉煌的延续,是那种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圆满剧本。
可那张照片彻底撕碎了公众的这种想象,照片里那个看起来有些“孤单”的身影,与荧幕上那个无可指摘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
于是不少网友开始跑偏,“孤寡老人”、“晚景凄凉”的标签,不由分说地贴了上来,甚至有人开始批评他的选择,说如果人人都像他这样社会会出大问题。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张宏民的生活,真的需要旁人来“同情”?
![]()
其实,人家过得好着呢,退休后的他根本没闲着,他热衷于公益,去街头捡垃圾做环保志愿服务,还和其他央视主持人一起为公益合唱。
经济上他早就为自己的养老储备了充足的资金,压根不差钱,他的生活不但不孤单,反而充满了烟火气,他本人特别喜欢孩子,邻里关系处得极好,社区里的小孩都爱找他玩。
![]()
他会大方地给孩子们分零食水果,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们朗诵诗歌。
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旅行见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所谓的“孤单落魄”,不过是网友们脑补出来的一出悲情戏。
![]()
我的孝道,母亲的遗憾
关于不婚不育的选择,外界的标签总是简单粗暴,但身处其中的人的内心体验,却要复杂得多,这事儿,看看康辉就明白了。
同为央视名嘴,康辉也曾是坚定的丁克一族,他的妻子也完全支持这个决定,但后来他的想法动摇了,甚至感到了后悔,压垮他坚持的,是母亲临终前的担忧。
![]()
康辉后来反思,母亲在生命最后时刻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没有孩子,担心他老了以后无人照顾,这件事让他醍醐灌顶。
他突然意识到丁克这个决定,影响的从来不只是夫妻两个人,它还会让父母抱着巨大的遗憾离开,他自以为的那些“尽孝”,比如给父母买东西、带他们旅游,并没有触及到父母内心最深层的期望。
![]()
这一下就点透了问题的核心,关于“孝道”,其实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路径。
一种是张宏民式的,他认为只要自己活得快乐,对父母尽到了赡养的责任,陪伴他们走完最后一程,这就是孝顺,他自己的选择并没有影响对父母尽孝。
![]()
而另一种则是康辉反思后的认知:未能满足父母含饴弄孙的情感需求,本身就是一种亏欠,两种观点,没有绝对的对错,康辉的遗憾是真实的,同样张宏民的自洽也是真实的。
回看张宏民的人生轨迹,他的选择也并非一时兴起,年轻时他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对象是比他小五岁的师妹,可他的工作太特殊了。
![]()
作为《新闻联播》的主播,随时可能有突发事件,约会到一半被紧急叫回单位是家常便饭,久而久之,这段感情也就不了了之。
那次分手后,他似乎再也没有精力投入到新的感情中,而是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了新闻事业,他的“单身”,更像是职业追求下的一个自然结果,而非一个刻意追求的目标。
![]()
这恰恰揭示了个人选择与家庭情感之间,那种深刻而复杂的互动关系,这其中的纠结与权衡,远不是一句简单的“自私”或者“通透”就能概括的。
![]()
养老院还是新活法
社会大众对张宏民这类选择最核心的担忧,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养儿防老”,很多人替他设想未来:“钱再多有什么用?等到老得不能动弹了,该怎么办呢?可能养老院就是他唯一的结局了。”
这种担忧,代表了传统养老模式下的集体焦虑,在他们的观念里,没有子女的晚年就约等于凄凉,但时代在变,观念也在更新。
![]()
新一代的公众人物正在用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提供一些超越血缘的、更具现代性的养老方案,前央视主持人欧阳夏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48岁的她同样未婚未育,在2023年确认离开央视后她转型成了自媒体人,活得更加通透和独立。
![]()
当被问及“老了谁照顾你”这个尖锐问题时,她的回答清晰而理性:“老了就找专业的护理人员,生病了就找专业的陪护服务。”你瞧,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
对于张宏民的未来,公众的预测是一种带着悲悯色彩的被动判断——“养老院结局”,而欧阳夏丹的回答,则是一种主动的、理性的“能动规划”。
![]()
这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态度,一个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另一个是主动规划自己的未来,其实,当公众对一个人的私生活过度“关心”时,这种关心很容易越界,甚至演变成一种暴力。
另一位央视主持人杨帆的遭遇就是个警示,不知从何时起,网上开始流传他罹患绝症并“励志抗癌”的虚假信息,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连他自己的母亲都信以为真,焦急地打电话来询问。
![]()
杨帆哭笑不得,甚至专门为此跑去医院做了个体检,才让家人安心,他最后不得不拍视频公开澄清,痛斥自媒体造谣成本之低、危害之大。
这个看似不相关的案例,却恰好点明了一个问题:无论是担忧张宏民“孤寡”,还是臆想杨帆“患癌”,其背后都是一种对他人生活边界的粗暴侵犯。
![]()
结语
说到底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或许不是去评判“国脸”们的个人选择是否明智,也不是替他们规划晚年生活,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社会自身对于“幸福”和“成功”的定义,是不是太过狭隘和单一了?
是不是只有结婚生子、子孙满堂这一条路,才配得上“圆满”二字?尊重每一个人写自己人生的权利,无论他们是不是聚光灯下的公众人物,这或许才是一个现代社会应有的包容和温度。
![]()
信息来源: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