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朗普在以色列受到“英雄般”欢迎
1. 推动停火与换俘协议落地
2025年10月13日,在特朗普旋风式访问以色列的当天,哈马斯释放了最后20名活着的人质,以色列同步释放1900余名巴勒斯坦囚犯。对许多以色列家庭而言,被扣押两年多的亲人能够回家,被视为特朗普政府“临门一脚”的外交成果,民间情绪迅速升温。
2. 街头与议会双重“造势”
以色列总统、总理同时到机场迎接,电视台全程直播,以总理在议会演讲,全体议员起立鼓掌两分半钟,以色列议长为特朗普赠送象征带来和平的金鸽。特拉维夫出现“居鲁士大帝再世”海报,把特朗普比作古波斯允许犹太人回归的明君,张扬“历史性救星”叙事。
3. “胜利日”契合以色列国内气氛
以色列在七条战线作战后急需“胜利感”,特朗普携“停火+人质回家”而来,正好提供了情绪出口,也帮助内塔尼亚胡转移了一些内部人士对“未能彻底消灭哈马斯”的质疑。
二、以总理在议会演讲中大赞特朗普
内塔尼亚胡总理在议会致辞中称:“唐纳德·特朗普是以色列在白宫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朋友。”“改变世界速度最快的人。”“我从未见过有人如此迅速、如此果断、如此坚决地改变世界。”“和平方案总设计师”,他称特朗普的加沙停火方案“为本地区乃至更广范围内的和平开辟历史性拓展之路”。
在6月美空袭伊朗核设施后,内塔尼亚胡发视频致谢:“您用美国令人敬畏的正义力量打击伊朗核设施,这一大胆决定将改变历史。”在7月白宫晚宴上,他当场递上致诺贝尔委员会一封推荐信:“他正在一个又一个国家缔造和平,总统先生,您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内塔尼亚胡在欢迎致辞中称:特朗普是“军事行动上的历史功臣” ,“以色列安全与主权的坚定捍卫者”,他感谢特朗普承认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的“历史权利”,声称“没有哪位美国总统为以色列做的比特朗普更多”。
三、以总理授予特朗普“以色列奖”
给出总统荣誉勋章的理由是表彰他“为被扣押人员回家所做的非凡努力”,“在加沙结束战争、开启和平新纪元中发挥的领导作用”。该勋章为以色列最高平民荣誉,过往多授予本国科技、文化人士或犹太裔领袖。
此次破例授予在任外国总统,既是对特朗普个人“人情牌”的回报,也是内塔尼亚胡向国内展示“美以牢不可破”的外交姿态。授奖与人质释放、议会演讲安排在同一天,形成“外交—情感—荣誉”三连击,最大化公众效应。
四、以色列尚未彻底“战胜”哈马斯
以军宣称已击毙2023年10月7日恐袭的大部分策划者,摧毁了哈马斯约80%的地道与火箭制造设施,但哈马斯政治局与军事指挥体系仍未被“连根拔起”,其武装派别卡桑旅仍在加沙境内保持武装存在。
根据特朗普促成的“20点停火计划”,哈马斯承诺“逐步解除武装并交出重武器”,但第二阶段谈判尚未启动,武器移交与加沙安全架构仍停留在纸面上。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已放话:若哈马斯不履约,“以军将重启战争并彻底摧毁地道”。
以色列右翼人士认为“未取得彻底胜利”,担心哈马斯借停火重新集结,中间与左翼民众则把“人质回家”视为阶段性胜利,更愿接受“先停火、再谈安全”的现实。以色列在战场上取得战术优势,迫使哈马斯接受停火并释放人质,但尚未实现“彻底消灭哈马斯”的既定目标。以哈双方目前处于“第一阶段停火”,未来变数很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