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案例: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废气治理项目
项目背景
某国内知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位于华东地区,年产能达5万吨。在生产过程中,石墨化车间产生大量含碳废气,不仅影响周边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当地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在2022年底前完成废气治理设施改造,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废气成分及来源
该企业废气主要来源于石墨化炉生产工序,主要成分包括:
颗粒物(石墨粉尘):浓度约800-1200mg/m³
非甲烷总烃(NMHC):浓度约150-300mg/m³
一氧化碳(CO):浓度约0.8-1.2%
二氧化硫(SO₂):浓度约50-100mg/m³
氮氧化物(NOx):浓度约80-150mg/m³
废气温度为300-400℃,具有高温、高粉尘、含腐蚀性气体的特点。
处理工艺流程
针对该企业废气特点,设计采用"余热回收+干法脱硫+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RTO燃烧"组合工艺:
余热回收系统
:首先通过换热器将高温废气降温至180℃以下,回收的热量用于厂区供暖,年节约标煤约1500吨。
干法脱硫塔
:采用碳酸氢钠干法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达85%以上,将SO₂浓度降至20mg/m³以下。
高效布袋除尘器
:采用防静电覆膜滤袋,过滤精度达1μm,除尘效率99.9%以上,出口粉尘浓度<10mg/m³。
活性炭吸附塔
: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去除废气中残留的VOCs,吸附饱和后通过蒸汽脱附再生。
RTO蓄热式焚烧炉
:三室RTO装置,将CO和VOCs彻底氧化分解,设计温度850℃,停留时间≥1s,热回收效率≥95%。
最终效果
项目投入运行后,经第三方检测机构连续72小时监测,排放指标为:
颗粒物:8.2mg/m³
非甲烷总烃:12.5mg/m³
一氧化碳:98mg/m³
二氧化硫:15.3mg/m³
氮氧化物:86mg/m³
所有指标均优于国家排放标准,年减排颗粒物约450吨,VOCs约120吨。项目总投资约1800万元,年运行费用约300万元,通过余热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年产生经济效益约400万元,3-4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