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啊,我真的是心力交瘁,实在是难以为继,再也扛不下去啦!”急诊室内,28岁的小周双手紧捂着屁股,面色如纸般苍白,孱弱地站在那里,就连开口说话,声音都止不住地发颤。
只见他走路姿势怪异,坐下时得小心翼翼地侧着身,掀开裤子,肛门周围皮肤又红又肿,还沾着少量黄色分泌物。医生赶紧给他做了检查,最后确诊是 “肛瘘急性感染”,需要尽快治疗。
![]()
后来和小周聊天才知道,早在半年前,他肛门周围就偶尔会流点分泌物,内裤总容易脏,有时候还会隐隐作痛。他觉得这事儿 “尴尬”,又以为是 “上火”,自己买了点药膏涂,疼得轻了就不管了。直到最近,不仅分泌物变多,还开始发烧,疼得连路都走不稳,才不得不来医院。医生说,要是早来,治疗会简单很多,现在拖成了复杂性肛瘘,恢复时间要长不少。
其实肛瘘的出现不是毫无征兆的,身体会悄悄给出信号。要是你也出现这 4 种症状,别像小周一样拖延,赶紧去医院看看。
症状一:肛门周围反复流 “异常分泌物”
比如经常有黄色、褐色的液体从肛门周围渗出,有时候还带点淡淡的血丝,内裤总是容易脏,就算每天换好几次也没用。这可不是普通的 “出汗” 或 “上火”,而是肛瘘在肛门周围形成了小通道,通道里积了脏东西,就会慢慢流出来。此外,这种分泌物颇为顽固,即便涂抹普通的皮肤药膏亦无济于事,总是反复发作,难以根除。
![]()
症状二:肛门周围持续疼或 “胀疼”
不是偶尔的刺痛,而是经常觉得肛门周围隐隐作痛,尤其是坐着、走路或者排便后,疼得更明显,有时候还会有 “胀胀的” 感觉,就像有东西堵在里面。这是因为肛瘘的通道里,分泌物排得不顺畅,堵在里面就会憋得疼,越拖堵得越厉害,疼得也会更严重,最后可能连正常走路、坐着都受影响。
症状三:肛门周围皮肤 “又痒又红”
因为反复有分泌物流出来,会一直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时间长了皮肤就会发红,还会特别痒,有时候忍不住想抓,一抓就容易破皮,甚至会长出小疹子。很多人会误以为是 “湿疹” 或者 “过敏”,自己买止痒药涂,但根本不管用 —— 因为痒的根源是肛瘘的分泌物,不解决肛瘘,痒和皮肤发红的问题会一直反复。
症状四:反复发烧、浑身没力气
如果肛瘘一直没治,里面的感染会慢慢加重,身体为了对抗感染,就会出现发烧的情况,一般是低烧,有时候会烧到 38℃以上,同时还会觉得没精神、浑身乏力,就算休息了也缓解不了。这时候别以为是 “感冒”,要是同时有前面说的流脓、肛门疼,一定要警惕是肛瘘加重了,再拖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
不想被肛瘘缠上?做好这 3 点,护好肛门
一、有异常别 “不好意思”,及时看医生
许多人因觉肛门问题“难言之隐”,出现流脓、疼痛症状时,或自行随意用药,或忍痛硬扛。如此讳疾忌医,致使病情迁延,愈发严重。其实肛瘘是很常见的肛门问题,医生见得多,早检查、早治疗,不仅少遭罪,治疗过程也更简单,花的钱也少,别因为 “面子” 耽误了病情。
二、日常做好清洁和护理
日常应重视肛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便可,切不可用刺激性肥皂或洗液。清洗后,取干净毛巾轻轻擦干,如此方可维持局部干爽、洁净。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别穿太紧的裤子,避免闷着肛门周围的皮肤;还有别长时间坐着,比如上班、追剧的时候,每隔 1 小时起来走几分钟,让肛门周围透透气。
![]()
三、预防 “源头问题”,降低风险
肛瘘大多是从 “肛周脓肿” 发展来的 —— 比如之前肛门周围突然肿起来、疼得厉害,这时候一定要及时去治,别拖到自己破了或者更严重。平时少吃太辣、太油腻的东西,比如火锅、烧烤,保持肠道通畅,避免经常遇到排便困难的情况,减少对肛门周围的刺激,这样能大大降低得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几率。
肛瘘虽然听起来 “尴尬”,但它可不是小毛病,越拖越麻烦,不仅影响日常走路、坐着,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感染。希望大家能记住这 4 个症状,一旦出现别拖延,及时去看医生;平时也做好肛门的护理,预防肛瘘找上门。身体健康堪称重中之重,切不可因所谓的 “不好意思” 而让自己承受更多痛苦。珍视身体,莫让无谓的顾虑成为健康的阻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