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现在哪些岗位工资最高吗?第一是AI岗——月薪下限平均值达4.7万(月薪),上限平均值更达7.8万;部分高校应届博士生年薪可达200万,部分AI实习生日薪甚至能到4000元(日薪)。
![]()
![]()
更值得关注的是,AI岗不仅薪资高,招聘规模也极大:阿里2026年秋招计划7000人,其中AI岗占比超60%;百度AI岗占比更超90%,总计招聘超4000人。
第二高薪的是银行员工。24家银行今年上半年人均月薪3.02万,招商银行人均月薪更达5.05万。
![]()
别急着感叹,当你了解这两个高薪群体背后的底层逻辑,或许会更震撼——几乎所有AI产品都是免费的,这些公司哪来的资金支撑?
答案是银行正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为其提供巨量资金,而银行员工也正是因出色完成这些资金支持任务,才获得了高额报酬。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央行持续降息、股市政策提振等举措,本质都是为AI产业更快、更好、更低成本获取资金服务。
然而更值得深思的是:当前培育的AI产业,未来或将大规模替代人类岗位——不仅是体力岗,更包括脑力岗,甚至AI工程师自身岗位都可能被替代。
但经济政策的重心不是保就业吗?为何要花巨大代价培育一个“与人抢工作”的产业?若工作机会消失,我们的收入从何而来?这是无数人(包括部分大博主)都在追问的问题。
要解开这一疑团,需要借助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框架,答案自会清晰。有人说:“你总讲那些遥不可及的宏观逻辑,有啥用?直接告诉我干啥能发财就行!”
但每个人的禀赋与资源不同,对他人是机会,对你未必是。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分析框架,才能在自身可触及的范围内发现机会。
![]()
若AI取代我们的工作,我们会怎样?
首先从总量看,AI导致的失业不会减少社会总产品数量,通常还会增加。只要总产品量增加,无论货币工资是涨是跌,实际工资(即能购买的产品数量)都会提升。
也就是说,哪怕货币工资从5000元降至100元,实际能买到的产品数量仍会比从前更多。我知道你会质疑:若失业,工资不是降到100元,而是直接归零,产品再多也买不起,有何意义?
确实,经济学主要解决两大问题:生产与分配。AI解决的是生产问题,你提到的“失业后收入”问题,需由分配机制解决。
但许多人不理解分配机制如何调整,以为只有政府发钱、养老金、失业金、补贴等方式。又因未领到这些钱,便认为分配机制从未调整、毫无作用。
不妨细想:我国为何1995年实施双休?为何近年对加班时长限制趋严?为何节假日越来越多?你以为只是让打工人轻松?不全是——这正是分配机制的调整。
![]()
随着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升,若仍维持高强度工作,剩余半数人将无工作机会。德国为何对加班罚款?因你加班,他人便无工作可做。这才是分配机制的核心调整手段。
因此,无需担心AI抢工作——当它真正大规模替代时,只会出现两种结果。
其一,人们找到新岗位。
例如,如今拍段子录视频给全网看,未来可能转为现场为你一人表演;现在吃小龙虾自己剥得满手油,未来会有人为你精致剥好,甚至把米饭摆出花样——因为他们需要工作,而你需要更精细的服务。
其二,若实在找不到足够新岗位,社会出现大量失业,国家将强制缩短每人工作时间,让工作机会在所有愿意工作的人之间共享。
除此之外,不会出现第三种情况,因仅这两种情况能达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均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