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这次能这么快解决,找综治中心真是找对了。”近日,禄丰市彩云镇综治中心成功调解一起因道路施工警示标志不全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由衷感慨道。
类似的场景,在禄丰市已成为常态。自市、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运行以来,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得到有效化解,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构建三级体系,筑牢矛盾化解“主阵地”。该市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构建起覆盖全市的三级综治中心体系,将其作为深化平安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平台。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机制,该体系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从“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如今,“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已成为当地群众的普遍共识。
整合多元力量,实现调处服务“一站式”。该市综治中心坚持“一盘棋”思路,打破部门界限,采取“1+6+N”工作模式,即政法各部门及信访单位常驻,民政、住建等部门轮驻,实现资源集约、功能集成。中心内高标准配备指挥调度室、专业调解室、速裁法庭等功能场所,为矛盾化解提供专业环境与法治保障。法院、司法等部门人员常态化入驻,为调解注入专业力量。同时,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作用,挂牌成立“曹荣矛调中心”等品牌调解室,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从问题受理、精准对接到力量组织、实质调处,各环节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坚持全程闭环,做到案结事了“无隐患”。该市综治中心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起“排查—调解—回访”全链条工作机制。坚持关口前移,依托基层网格开展常态化排查,做到风险早发现、早介入。对发现的矛盾实行“一案一码”管理,确保分类精准、分流到位、全程可溯。调解中启动“1+3+N”联调机制,整合法官、警官、律师等专业力量,运用情、理、法相结合方式,推动矛盾实质性化解。对高风险户,实施“政法主战、乡镇主防”策略,由政法部门领导分片包保,力争重大风险“不漏一户”。纠纷调解后,中心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通过回访档案、定期跟踪等方式掌握履行情况,有效防止矛盾反弹。
不久前,彩云镇松石村杨某与周某因建房用地、排水问题引发多年邻里纠纷。该市综治中心联合多方力量,制定融合“情、理、法”的调解方案,既解读法条、明确责任,又发动亲属劝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重新划定排水通道,彻底化解了这起积怨。
自三级综治中心运行以来,全市基层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下一步,该市将努力打造风险防范更精准、矛盾化解更高效、人民生活更安宁的善治典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安基石。
记者 闵以荣 通讯员 张琪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