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半年,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4.64%,高价值发明专利同比增长13.3%……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致力于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的坚实行动。从市场准入到深化知识产权服务,再到创新招投标监管模式,一套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的“组合拳”正加速发力,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持续优化畅通市场准入退出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行政审批局与创新发展部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针对不同项目产业赛道、产品类型以及工艺路线等关键要素,在项目入区阶段提前开展审批服务,咨询专家及主管部门意见,精准研判,提出行业准入意见。截至目前,累计出具项目入区行业准入意见52次,为项目的顺利入区提供了参考依据;贯彻落实省市场监管局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企业注册、迁移登记、变更、注销“一件事”改革,及时更新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登记注册服务指南模板内容。优化审批流程,优化人员培训,梳理行政许可事项共计77项,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缩短登记注册时限,提升办事效率。
截至目前,全区经营主体总量达 62788家,同比增长10.54%;2025年新登记经营主体6585户,同比增长4.64%。
深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撑
知识产权服务“奖宣并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市场监管局深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推荐多家企业参加“我喜爱的山西商标品牌”电视大赛、山西省首届外观设计专利大赛。在“我喜爱的山西商标品牌”电视大赛中,入区企业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美好蕴育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金奖,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和谐医疗健康中心有限公司、太原市奥特莱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获优秀奖;在首届山西省外观设计专利大赛中,3家企业获得1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审核推荐10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申请补助;发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和运用知识产权奖励270万元;1家企业入选省2025专利产业化典型案例。组织开展了“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主题宣传活动。建立知识产权入园区服务机制,深入区内“链主”“链核”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专题调研,形成需求和供应有效对接。
截至6月底,全区发明专利拥有量 3770件,同比增长29.6%;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23件,同比增长13.3%。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实现“流程化+会审制”双保障。2025年上半年,单份增量审查75份,提出整改建议10条,开展会同审查的政策措施26份,330份规范性文件抽查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培训8场。
深化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改革
建设与公用事业管理部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招投标监督平台进行数字化升级,通过异常叫停、实时监控、合规预警等手段,构建招投标全过程“业务监督+音视频监督+预警监督”三位一体全链条数字化监督体系。对公共资源交易评标系统进行优化,探索推进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制定《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指引》,加大远程异地评标推广力度。现已实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双盲”评审。截至目前,评审项目24个。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作为全国首批远程异地评标和评标专家共享技术标准试点单位之一,已完成远程异地评标全流程相关技术功能以及对接的开发工作,目前进入测试环节,与武汉副场专家库、山西省专家库完成联调测试。
持续健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行政审批局推动以省级平台为中心的移动CA全国互认“山西节点”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交易系统、开标系统、评标系统等相关业务的系统对接。同时,完成登录、签章、加密解密等对接内容。目前各系统已具备上线应用条件,待省平台部署完成后将正式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在创新国企运行机制方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心强化顶层设计,压实改革主体责任,聚焦区属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出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明确主业与分类、优化分类考核评价机制等11个任务25条措施,为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引。针对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财政管理运营部持续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提高了采购效率和透明度。 记者 张翔宇 文/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