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水城区自然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守牢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群众资源权益”核心目标,以耕地保护为根基、地灾防治为底线、生态修复为抓手、监督管理为保障,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自然资源支撑屏障。
以“严”字立规,筑牢耕地保护“生命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水城区自然资源局始终将耕地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最严格的举措守稳守牢耕地红线。
在耕地数量保护上,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改革新政策,紧盯89.76万亩耕地、53.7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针对2025年度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对照国家考核评分细则中“耕地保护任务落实、耕地结构优化、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及监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点任务”4个大项7个方面内容,逐项自查研判,重点防范重大违法占用耕地、典型毁林毁草开垦耕地及“一刀切”形式主义等负面扣分风险。目前全区无相关扣分隐患,为考核达标奠定坚实基础。
林耕置换是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举措。2025年水城区承担2万亩林耕置换任务(含0.4万亩补充耕地指标生产任务),水城区自然资源局创新采用“认定一批、恢复一批、置换一批”工作模式,精准推进图斑整治。
其中认定类图斑3272个共2.56万亩,恢复类(补充耕地项目)图斑226个共0.49万亩,置换类分为“耕地下山”与“林地上山”,其中“耕地下山”图斑373个0.11万亩,“林地上山”图斑821个0.41万亩。
以“实”字托底,织密地灾防治“安全网”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工程”,水城区自然资源局坚决落实省、市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地灾避险搬迁各项工作。
2025年,水城区需完成13处极高风险点搬迁任务,涉及523户2283人。
为高效推进搬迁工作,水城区委、区政府印发《六盘水市水城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工作提示》,明确责任分工、时间节点与补助标准,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实时跟踪搬迁进度。
工作人员下沉一线,逐户上门讲解政策、核算收益,打消群众顾虑。截至目前,已完成289户1276人搬迁协议签订,占总任务的55.26%,为明年汛前完成全部搬迁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以“治”字发力,绘就生态修复“新画卷”
作为南北盘江流域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水城区自然资源局坚决扛起生态保护责任,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让受损山体重焕生机。
全区纳入南北盘江项目的治理图斑共560个,治理面积8136.6亩,占全市691个治理图斑的81.04%,任务量居全市首位。截至目前,已完成348个图斑治理,完成率62.14%,生态修复“进度条”持续刷新。
以“管”字强基,拧紧资源监管“螺丝钉”
今年以来,水城区自然资源局坚持“源头防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以严密监管守护自然资源安全。
在新增违法占耕防控上,建立土地网格化监管制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实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同时,加强与环保、林业部门联动,开展重大毁林毁草、违法占耕倾倒建筑垃圾等线索排查,确保无重大违法占用耕地问题被自然资源部或省自然资源厅挂牌督办、通报,避免影响年度考核。
在存量违法整改上,针对2018-2024年省级下发的956个土地违法问题图斑,制定“一斑一策”整改方案,倒排工期推进整改。截至目前,已整改860个图斑、944.08亩,整改率87.18%,剩余96个图斑(占耕121.07亩)正加快处置,确保年底前完成“清库”。
在自然资源例行督察整改上,紧盯上级要求,全力补短板、提效率。2024年(含)以前督察反馈的461个问题中,已整改414个,整改率89.80%,剩余47个正推进整改;2025年督察反馈的5个问题中,2个已整改到位,3个正在加快办理,力争12月底前完成39个问题整改,2026年6月前清零剩余9个问题。
下一步,水城区自然资源局将以问题为导向,以责任为抓手,全力破解难题、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以更实作风、更硬举措守护自然资源,为水城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水城区人民政府网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