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前就写过一些热爱观鸟的人,最近,身边热爱观鸟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人传人的现象。
最近有碎片时间的时候,我也开始在小区观鸟,有时候能遇到在路上缓慢踱步的麻雀,有时候能听到“话痨”白头鹎在灌木丛里发出轻快鸣叫。仔细一点,还能看到在树枝上无目的东张西望的小鸟,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彼此不认识,互看一阵完事。
先是找到它们,然后看它们的形态、色彩、羽毛、喙、爪子……真好看啊,也不着急识别种类,回家再去看看各种鸟类大片,了解它们的家族历史、亲戚关系、迁徙路线、生活习性等。
不满足于只在小区观鸟,我请教了鸟类学硕士、职业观鸟人面哥,知道了更多宝藏观鸟地,也从他的视角,打开了更多关于观鸟的魅力。
“成为职业观鸟人,观鸟10多年后,对观鸟的热爱经历了怎样的认知变化? 会不会觉得和鸟相处比和人相处更愉快?”
“对鸟类了解越多,热爱更深。不同的人从观鸟中获得快乐的‘点’是不一样的,不必都是一个模式,自己找到自己观鸟的方式和节奏很重要。其实没有和鸟发生过所谓的相处,一直都是默默的围观者。”
![]()
![]()
面哥
本名杨小农,鸟类学硕士,职业观鸟人,成都观鸟会志愿者。鸟类科普插画爱好者,图鉴插画师,《野鸟漫画图鉴》插画作者。2012年开始带队观鸟,足迹遍布全国。深耕西南山地、青海、西藏和甘肃等地。
有想了解的鸟
就会进山
从2010年上研究生开始,面哥就开始观鸟,他学的专业是动物学,研究方向是鸟类生态学和濒危动物保护。对于他来说,观鸟的乐趣所在,第一是喜欢,即欣赏外表。第二,想深入了解鸟类,产生疑问,在观鸟过程中收获答案。
![]()
·带队观鸟的面哥
开展野外研究工作时,面哥第一次进入原始森林,四川西部横断山区的原始冷杉森林颠覆对了他对原始森林的认知。以往对原始森林的认知都是类似于热带雨林,而这里是稀疏的冷杉,茂密的箭竹,杜鹃花点缀其间。
10多年来,面哥家里屋檐下一直有种鸟用电表箱筑巢繁殖。观鸟后,他才认识到是北红尾鸲,10多年后才破案。第一次在野外再见此鸟,倍感亲切。
2020年,他和朋友们一起去青海格尔木海拔4900m的地方寻找褐头朱雀,并成功目击。“我们成为了第一个看到这种鸟的纯中国人的团队。此前有证可查的记录都是外国人的。寻找的过程很艰辛,收获显得弥足珍贵。”
![]()
·红胸朱雀
![]()
·黑颈鹤
![]()
·花彩雀鹰
类似这样的观鸟经历,15年里有太多太多。如果要选出最爱的3种鸟,面哥的答案是:“金色林鸲、煤山雀、黑冠山雀,这是我硕士期间的3个研究对象。长相可爱,了解深入。”
“你会愿意为一只鸟翻山越岭吗?为了观鸟在野外最长待过多久?”
“当然愿意,但这样的鸟不多。除非这种鸟身上有什么问题我特别想了解、想搞清楚。上学期间在野外待了4个多月,当然研究鸟是主线任务。”
![]()
·黑冠山雀
![]()
·三趾啄木鸟
观鸟超过1000种之后,面哥就没有再统计数量了,比起拍鸟,他更爱画鸟,目前画了1000张左右,曾出版过《野鸟漫画图鉴》。
“每天和鸟接触,我发现当我和另一种生命形式近距离接触的时候,那种感觉神秘又奇妙。我不知道他们接触我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但我觉得他们很美,每一个鸟种都是上天创造的艺术品,我想把他们画下来!于是,我重拾丢掉多年的画笔。”
![]()
·面哥画的白头鹎
面哥说,他喜欢观鸟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只要有想了解的问题,有想了解的鸟,就会进山。观鸟的过程似个筛子,慢慢会过滤掉很多东西,比如曾经以为有兴趣的东西,慢慢地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观鸟上,精神和内心的收益最大。他只想做更多跟观鸟相关的事情,获得更多满足。
从明天起
关心身边的鸟类
在成都,观鸟的群体越来越大,许多以家庭为单位全家老小一起出动,参与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观鸟起源于18世纪晚期的英国,20世纪90年代,观鸟活动引入中国。《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3》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内地有统计的省区市以鸟类观察为主的爱好者有约34万人。
在面哥看来,大家热爱观鸟的原因有很多,人对自然天然就有好奇心,很多人尤其对动物感兴趣。相对其他动物,鸟十分常见,成为了解自然的良好媒介。科技发展,让观察和记录工具发展起来,鸟类更容易呈现或曝光在人的面前。生活水平提高,精神需求增多,让自己快乐是精神需求的重要部分,观鸟成为不错的方式。年轻人在寻找自己喜爱的东西时,有更多内驱的动力去探索,也容易被身边的人影响,恰好观鸟有益身心,符合心理需求,接受度自然变高。
![]()
·金额雀鹃
![]()
·金色鸦雀
几年前,面哥开设了西部观鸟工作室,日常会发布一些观鸟活动,包括公益活动、监测活动,也会写一写科普文章等。
![]()
·带队观鸟的面哥
“对于刚入门观鸟的人来说,需要准备些什么?”
“心理方面,准备问题,即想要通过观鸟得到什么。比如,只想走进自然放松身心,看到什么不重要,不用准备什么,走出去就行;想欣赏鸟的美,那就寻找自己认为美的;想积累鸟种,那可能需要储备辨识技能,学习些分类学知识;想深入了解鸟类学的问题,在自然中获得答案,那得为提高科学素养做些准备。辅助设备:准备望远镜作观察用,照相机作影像记录用,纸和笔作自然观察随笔。当然还有更多东西可以辅助自己观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准备吧。裸眼观察也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的话,啥也不准备也可以。”
![]()
·面哥绘制的白眉姬鹟
![]()
·面哥绘制的棕胸蓝姬鹟
有了上面的准备,那就从市区观鸟开始吧。面哥推荐了以下几处市内观鸟点位:第一,青龙湖植被丰富,水面宽阔,鸟种多样,如罗纹鸭、白眼潜鸭、凤头潜鸭和黑尾蜡嘴雀等。第二,植物园,植被茂密,林鸟丰富,如寿带、叉尾太阳鸟、栗腹矶鸫、领雀嘴鹎、灰眶雀鹛、红头穗鹛等常见鸟。第三,兴隆湖,湖面宽阔,水鸟丰富,如西伯利亚银鸥、红嘴鸥、红胸秋沙鸭、普通秋沙鸭等。
![]()
·面哥绘制作品:中国的翠鸟
由成都再扩大到四川观鸟,面哥推荐去雅安、眉山、峨眉山等地看横断山区的鸟,以鸦雀、噪鹛、柳莺等为代表。推荐卧龙、松潘等地看高山鸟类,以雉类和朱雀等为主。推荐若尔盖草原、沼泽地看高原鸟类,以黑颈鹤、雪雀、大鵟等为代表。连点成线。
![]()
·大鵟
![]()
·红腹角雉
面哥自己这些年则深耕西南山地、青海、西藏和甘肃等地,对照自然,在自己老本行的专业知识上,有更直观的对照和深入的了解。“这些地方属于青藏高原或是青藏高原的边缘,有青藏高原的特色,也有地理过渡地带的独特气质。在中国鸟类,甚至世界鸟类的研究中,这个区域也是独特而有趣的。这个大的区域是中国鸟类最多的地方,特有种最多的地方,需要多看。”
![]()
慢慢体会到,观鸟的魅力或许在于,你和鸟都在,一种生灵和另一种生灵彼此对望,互不打扰。《窗外飞过一只鸟》的作者西蒙·巴恩斯说:“观鸟最大的快乐之一,就是静静享受这并无特别的寻常景象。”
明天早起,从忙碌里刨出几分钟,出门观鸟吧。能偶遇几只,能认出几只,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日常里撑起一块不大的空间,让你的五感踏踏实实在场。
![]()
·白马鸡
编辑丨书书
图源丨面哥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