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东北的燕子,真是冻死的?

0
分享至

近日,有黑龙江五常市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自家门口的地面上散落着数十只燕子,疑似被冻死。

随后,五常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现象为正常现象,燕子本是秋天飞走,但因气温骤降,小燕没能飞走所以冻死了。

在“东北变天冻死燕子”的相关词条登上热搜后,不少网友对燕子们的“凄惨命运”感到唏嘘,并纷纷表示愿意为燕子过冬“尽绵薄之力”。

“燕儿啊,你可长点心吧,天冷了你就来家里,火炕给你烧上,炉子给你点上,暖和了再飞走。”

但这些倒毙在深秋的燕子,真是“冻”死的吗?

“冻死”还是“饿死”?

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何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要想真正判断网友家门口的燕子是否真的是冻死的,可能需要“剖腹”来证明。

何鑫介绍称,网友发布视频中的燕子初步判断为金腰燕,和家燕一样,是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的燕子种类,都属于夏候鸟,春天来北方繁殖,而秋天则会南飞至越冬地。


在沈阳筑巢的金腰燕 图/视觉中国

在何鑫看来,人类的正常体温在36至37度左右,而鸟类的平均体温要更高,会达到40多度,而部分鸟类在秋冬季节来临之前还会经历一次换羽,甚至有些鸟类能在迁徙的过程中进行换羽。

从这个角度来看,燕子其实是比人类更“耐冻”的。

何鑫认为,鸟类在气温变化的情况下,如果可以获得充足的食物,从而对体能进行储备,是有概率对抗突变的天气的。

所以,简单来说燕子死去是因为天气寒冷也没有问题,但真正的原因更像是气温的变化,导致燕子日常可以获取的食物突然失去,从而无法取食,随后“饥寒交迫”而死。

对此,《科普中国》发文也印证了这一点,天气节律被打乱,低温导致昆虫的飞行高度降低,燕子也不得不在更低的高度捕食。依赖飞虫的燕子找不到食物、体力透支,于是出现集体滞留甚至死亡的现象。

“但在剖腹证明之前,无法判断其真实死因。”何鑫说。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五常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工作人员还对媒体表示,“冻死”的多为小燕崽,而大燕子已经都飞走了。

说好的全家整整齐齐去南方过冬,为什么把孩子扔了?

生娃太多,扔一点?

“冻死燕子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沈阳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周海翔退休多年,但依然有大量的时间在户外观测鸟类。

周海翔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这种情况在东北非常普遍,每年都有没能迁徙而失去生命的鸟类,各种品种的都有,小䴙䴘每年都有死掉的。


网友拍摄死亡燕子 图/视频截图

在周海翔看来,燕子“冻”死的根源不是“冷”,反而是“热”。

周海翔介绍称,近年来随着东北冬天气温逐年升高,暖冬的情况非常明显,即便是今年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一夜入冬”,但对于东北来说仍然属于气温偏高的情况。自己刚刚从大兴安岭林区返回沈阳,整个东北仍然没有完全入冬,甚至树叶都没有掉光。

持续暖冬为各种鸟类制造了一种假象,可以偷摸多生一点。

原本由于冬日严寒,大量鸟类春日回到东北后,在夏天进行繁殖,每年繁殖一窝幼崽,以家燕为例,一窝约5个蛋。这样的繁殖频率,在天气变化之时,燕子能够举家南迁。

但随着冬日气温逐渐升高,鸟类开始改变原本的繁殖计划,燕子从每年一窝达到每年两窝甚至三窝,这就造成真正气温变高之时,必然有一些亚成体幼鸟无法满足迁徙条件而被放弃。

“从我们人类的视角看,这样的父母好像非常不负责任甚至有些残忍,但是从自然的视角去看,它们已经是自然博弈中的赢家了。”

即便是最终有无法带走的小燕,但是繁殖出来的幼崽还是壮大了种群的基数,让繁殖真正落到了实处。

在周海翔看来,这样的情况在鸟类看来属于自然损耗,也体现了它们因自然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能力。

让到屋里喝杯茶?

关于热心网友表示,燕子要是太冷可以在家里盘旋几日补充能量再走的提议,何鑫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极难实现。

“由于野生燕子是吃活食,尤其是飞虫,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工饲养的难度很大,它不像猛禽等大型鸟类,可以使用填肉的方式帮助其恢复体力,普通百姓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相关的工具,贸然填燕,很有可能给燕子捅死,这就造成了二次伤害。”何鑫说。

不仅如此,何鑫介绍说,从燕子无法进食到最终死去的时间会非常短,如果说我们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还具备一些忍受饥饿的能力,很多鸟类是不具备忍受饥饿的能力的,一场饥饿开始转化成身体机能的下降,到死亡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也就是说,当你能从地上捡到不行了的燕子的时候,它可能真的已经不行了,上什么手段也不太好使了。”何鑫说。

周海翔介绍,在20世纪初,欧洲也发生过因为气温变化而导致的候鸟无法南迁的情况,当时的人们曾选择把鸟类捕捉后用笼子放在飞机和火车上,拉去南方过冬。

可最终收效甚微,在过程中大量鸟类因为应激而死亡,最后一算,比原地饿死,死得还多。


1931年鸟类保护组织将维也纳的燕子空运至威尼斯过冬 图/视觉中国

在周海翔看来,迁徙本身就是部分鸟类的一种能力,甚至在社群中成为某种文化,在自然环境不断变迁的过程中,所有动物都在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自然进行博弈,有些博弈是随机的,有些博弈则是传习的,这些过程本身非常有趣和值得研究,但没有必要人为干预。


燕子在飞行中喂食幼鸟 图/视觉中国

曾经有科学研究证明,我国东北的燕子南迁的目的地在东南亚一带,但同时也有一些新的观测表示,部分东北燕子南迁至我国山东、江苏一带便不再继续向南,这或许也来自某些个体对于自然变化的临时判断。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李雨航曾在若尔盖湿地观测黑颈鹤的交配,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称,当年自己观测的一对黑颈鹤父母,因为孩子孵化得比较迟,最终选择整个冬季滞留在了繁殖区,并没有选择迁徙,最终举全家之力扛过了寒冷的冬天。

燕子,说你呢,都是当父母的,你看看人家。

作者:胡克非

编辑:胡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直播12日全运会乒乓球赛程,孙颖莎对王晓彤,王楚钦战黄镇廷

央视直播12日全运会乒乓球赛程,孙颖莎对王晓彤,王楚钦战黄镇廷

乒乓球球
2025-11-12 00:50:14
广西1市发布领导任前公示

广西1市发布领导任前公示

鲁中晨报
2025-11-11 09:07:07
11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33个基点

11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33个基点

证券时报
2025-11-12 09:43:02
扎心了,11 亿网民中 7.3 亿人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扎心了,11 亿网民中 7.3 亿人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小院之观
2025-11-02 16:53:51
最新出炉!“蟹王”重1斤2两,“蟹后”重9两!上海大闸蟹首夺“蟹后”!

最新出炉!“蟹王”重1斤2两,“蟹后”重9两!上海大闸蟹首夺“蟹后”!

上观新闻
2025-11-11 16:14:07
1979年打越南,邓小平提前放出口风没人相信,为何唯独李光耀深信

1979年打越南,邓小平提前放出口风没人相信,为何唯独李光耀深信

南书房
2025-10-24 16:01:25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生涯首次恶犯!库里防守时疑垫脚,勇士大比分落后是原因

生涯首次恶犯!库里防守时疑垫脚,勇士大比分落后是原因

湖人侃球师
2025-11-12 10:19:32
“征服”一个女人,不要送礼物,不要打电话,这样做就可以了

“征服”一个女人,不要送礼物,不要打电话,这样做就可以了

小影的娱乐
2025-11-12 10:07:52
泫雅澳门台上突晕!一个月倒12次,粉丝崩溃:她真的太拼了!

泫雅澳门台上突晕!一个月倒12次,粉丝崩溃:她真的太拼了!

橙星文娱
2025-11-12 10:32:36
苦肉计!四川爆冷输球,钱白花了,胡金秋、孙铭徽演戏,周琦背锅

苦肉计!四川爆冷输球,钱白花了,胡金秋、孙铭徽演戏,周琦背锅

格斗联盟
2025-11-11 19:11:00
郭宇欣回应一条裙子穿了三次:没想到会上热搜

郭宇欣回应一条裙子穿了三次:没想到会上热搜

韩小娱
2025-11-12 10:02:54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法老不说教
2025-11-05 23:07:28
许我耀眼庆功,赵露思皮包骨,温峥嵘皮松肉垮,副总裁现身排面足

许我耀眼庆功,赵露思皮包骨,温峥嵘皮松肉垮,副总裁现身排面足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1 17:08:48
好厉害的裙子不该露的地方全遮住了

好厉害的裙子不该露的地方全遮住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1 13:30:17
我们处于多大的泡沫中?

我们处于多大的泡沫中?

边际财经实验室
2025-11-12 09:18:35
社保最后五年有多关键?直接决定你退休金领2000还是5000!

社保最后五年有多关键?直接决定你退休金领2000还是5000!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7 10:52:22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没文化就别拍剧,央视《隐锋》剧情太离谱,网友:编剧多读点书吧

没文化就别拍剧,央视《隐锋》剧情太离谱,网友:编剧多读点书吧

冷紫葉
2025-11-11 15:42:02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罪案洞察者
2025-05-09 09:52:30
2025-11-12 11:28:49
中国新闻周刊 incentive-icons
中国新闻周刊
运营主体:《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33711文章数 20707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坎贝尔:中国有备而来 每次回应给美国造成了精准伤害

头条要闻

坎贝尔:中国有备而来 每次回应给美国造成了精准伤害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游戏
房产
旅游

确诊了白血病=绝症?

数码要闻

Vision Pro再添沉浸式大片:14分钟体验航母F-18战斗机起降

《天国:拯救2》斩获欧洲年度!战马誓当RPG新王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旅游要闻

我的旅行日记:Alice的“十四五”见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