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上阿姨推出包含子宫、胃、肾脏等器官造型的系列玩偶套餐,其中子宫玩偶引发争议。值得注意的是,其它玩偶接受度均较高。
![]()
![]()
子宫玩偶之所以引发舆论对立,只因为它不仅是生理器官,最重要的是它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支持者认为这是打破健康禁忌、推动女性悦己意识的积极尝试;反对者则批评其“猎奇”“令人不适”,质疑营销与茶饮场景的契合度。
品牌以此传递“悦己、自信、自由”的价值观,初衷值得部分肯定。鼓励女性正视身体、拒绝污名化,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将子宫形象“萌化”并推向公众视野,本身带有打破沉默、促进对话的意图。
然而,商业行为也需要细腻地体察公众情感,切忌从“打破禁忌”滑向“制造不适”。子宫作为承载生命与女性个人健康的私密器官,其形象突然出现在日常茶饮消费中,让部分消费者感到突兀甚至冒犯也在所难免。当女性健康议题成为营销话术,当身体符号商品化,原本善意的价值观传递,也可能被质疑为“蹭热点”或“消费痛点”,削弱了议题本身的严肃性与深度。
要实现女性议题与商业宣传的良性结合,品牌或可考虑更周全的路径,从设计、价值、场景三处同时下功夫:在产品设计阶段引入多元用户参与,使创意既具先锋性,又不失人文温度与公共认同; 将部分收益捐赠至女性健康公益项目,把短期营销转化为长期、实在的社会支持,增强品牌承诺的可信度;通过配套的科普内容、主题沙龙等柔性方式,帮助公众理解并接纳品牌的初心。
女性营销的本质,应源于对女性的真诚尊重与支持。品牌在拥抱社会议题时,既需有创新的勇气,也当怀有一份敬畏。优秀的营销,不在于引爆话题,而在于激发共鸣。
撰文|李哲主编|李锦审核|朱宗威*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出品 | 潇湘晨报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