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深圳“男生刺死同班女生案”近日开庭,杀害女同学男生及其父亲在庭审现场的下跪道歉与案发后半年的冷漠形成尖锐对比,更揭开了一场看似冲动实则预谋的悲剧真相。
这场让全网愤怒的悲剧,直到10月15日开庭那天,仍在不断撕开更残忍的细节:26刀的致命伤口、案发前精准搜索“14岁杀人要负什么责”、事后谎称“见义勇为”、庭审上抱怨看守所“饭不好吃”,直到听到“死刑诉求”才突然下跪求饶……每一个细节,都在刺痛着公众的神经。
![]()
曾女士至今想不通,自己当初的好心,怎么就养出了一个杀害女儿的恶魔。
三年前,钟某妈妈找到她,红着眼眶说“孩子爸在外地打工,我每天要加班,实在没空接孩子”,恳请曾女士接送优优时,顺带把钟某也接上。看着对方可怜,曾女士一口答应了——这一送,就是整整三年。
每天早上,钟某会准时等在小区门口,上车时轻声说句“阿姨好”,下车道声“谢谢阿姨”,看起来文静又懂礼貌。只是他很少说话,总是独自坐在副驾驶,看着窗外发呆,优优和另一个同学陈某某坐在后排讨论功课,三年里,三个孩子几乎没怎么聊过天。曾女士偶尔还跟丈夫说:“钟某这孩子挺可怜的,咱们多照顾点是应该的。”
可谁能想到,这份善意在钟某心里,竟变成了嫉妒的燃料。他嫉妒优优成绩永远是班里前几名,嫉妒优优爸妈总陪着她写作业,嫉妒优优身上穿的新裙子、书包里的新文具——这些他没有的东西,都成了他恨优优的理由。
![]()
2025年4月8日那天,一切都变了。下午5点10分,陈某某爸爸把三个孩子送到小区门口,优优背着书包走向自家楼栋,钟某却没回家,转身钻进了旁边的绿化带。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15厘米长的黑色折叠刀,那是他几天前特意网购的,刀刃闪着冷光。
两分钟后,当优优站在单元门前按密码锁时,钟某突然冲了出来,一把抓住她的胳膊,恶狠狠地问:“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优优被吓得浑身发抖,还没来得及回答,钟某就举起刀,朝着她的背部、胸部狠狠捅了下去。
优优倒在地上,微弱地喊着“救命”,可钟某非但没跑,反而又折返回来,蹲下身对着她的脖颈补刀——一刀、两刀……直到优优再也没了动静。法医后来鉴定,优优身上的创口多达26处,最终因失血性休克死亡,距离她15岁生日,只剩一个月。
![]()
而钟某呢?他擦了擦手上的血,跑回家对父母说:“我刚才救了个小孩,被坏人砍伤了手。”他妈妈居然信了,还在家长群里发消息:“我家孩子见义勇为受伤了,正在去医院的路上。”直到第二天凌晨,警察找上门,钟某还在嘴硬,直到监控视频摆在面前——视频里,他行凶、补刀、丢弃刀具的全过程清清楚楚,他才终于低下了头。
10月15日,深圳中院的法庭里,曾女士穿着一身黑衣服,头发全白了,半年时间,她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开庭前,她攥着女儿的照片,手一直在抖:“我就想让他给我女儿一个说法,给我一个说法。”
可钟某的表现,彻底击碎了她最后一点期待。
庭审刚开始,钟某坐在被告席上,精神头特别足。法官问他在看守所过得怎么样,他皱着眉头抱怨:“里面饭不好吃,床也硬,被子太薄了,一点都不如家里舒服。”他还盼着早点出去,说“想回学校上课,想跟同学一起玩”,从头到尾,没提过一句“对不起”,没对优优的死流露出半点愧疚。
直到曾女士哭着说“我请求法院判处钟某死刑,我女儿不能白死”时,钟某才突然变了脸。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对着法官连连磕头,哭喊着“我不想死,我错了”,可嘴里说的“错”,却只是“我不该让她闭嘴”“我以为她看不起我”。
更讽刺的是,案发半年来,钟家从来没主动联系过曾女士,没说过一句道歉,没提过一分钱赔偿。直到庭审当天,钟某妈妈才匆匆写了一张纸条,递到曾女士面前,上面只有寥寥几句话:“对不起,希望你能原谅我们。”曾女士看都没看,就把纸条扔了回去:“我女儿的命没了,你一句对不起就想完事?”
![]()
钟某的律师还在为他辩解,说“钟某在学校被霸凌,爷爷去世对他打击很大,他也是个可怜人”,可这话刚说完,就被优优的老师和同学推翻了。老师说:“钟某在班里很横,经常欺负同学,没人敢惹他,哪来的霸凌?”同学也作证:“他总说优优装清高,还偷偷撕过优优的作业本,根本不是什么可怜人。”
律师又说“钟某是未成年人,心智没成熟,应该从轻处罚”。可谁都知道,钟某的行为根本不是“心智不成熟”,而是早有预谋——案发前,他在手机上搜索“14岁杀人要负什么责任”“杀人赔多少钱”,还想过买无色无味的毒药,只是没买到才选了刀;作案后,他又连夜删除了所有浏览记录,试图掩盖罪行。他算得清清楚楚,自己是未成年人,就算杀了人,也不用判死刑。
现在,案件还没当庭宣判,但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要负刑事责任,但不能判处死刑,也就是说,钟某最多只能判无期徒刑。
这个结果,让曾女士崩溃了。她在法庭上近乎嘶吼:“谁的命不是命?我女儿那么阳光,那么优秀,她才15岁,还有好多梦想没实现,凭什么他杀了人,就能因为‘未成年’躲过死刑?”
是啊,凭什么?
优优原本计划中考后,跟爸妈去新疆旅游,她还在日记本上写着“想考师范大学,以后当老师”;她喜欢画画,房间里贴满了她画的画,有小猫、有向日葵,还有一家人的全家福;她甚至还跟妈妈说“以后要好好孝顺你和爸爸”——可这些美好的未来,都被钟某的26刀彻底碾碎了。
而钟某呢?他就算判了无期徒刑,以后也有可能因为“表现好”减刑,说不定20多年后就能出来,重新开始生活。可优优呢?她永远停在了15岁,永远失去了长大的机会。
曾女士现在每天都会登录优优的微信,跟“女儿”聊天。她会发“妈妈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会说“妈妈想你了”,然后自己对着手机哭很久。她说:“我不敢删她的微信,好像这样,她就还在我身边一样。”
这场悲剧,也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会有坏心思,那些藏在“礼貌”“文静”背后的嫉妒和恶意,可能比成年人的坏更可怕;更不要让“未成年”成为恶魔的保护伞,法律是为了保护好人,不是为了纵容坏人。
![]()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曾女士,希望能重判钟某,也希望能修改相关法律——当未成年人犯罪手段越来越残忍,当他们明知故犯、精心策划犯罪时,“未成年”这三个字,就不该再成为他们逃避死刑的理由。
毕竟,优优的26刀,每一刀都扎在人心上;曾女士失去女儿的痛,不是一句“他是未成年人”就能抹平的。我们期待法律能给优优一个公道,给所有受害者家庭一个公道,更希望这样的悲剧,永远不要再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