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吴:得到过真正珍贵的事物,就不会被虚假的东西迷惑

0
分享至


《妈妈,我们去哪儿》插画,大吴供图。

成为一个坦诚的创作者是大吴的选择,“不要把创作神圣化,它就是一份常规工作。”绘本作家大吴在访谈中说道。他的笔下有奇幻的巨树、房间里的大象和微小却强大的小鸟,但他聊的全是我们生活中真实的处境:家庭的沉默、世俗对成功的定义、内心的迷茫,以及如何诚实地面对自己。

新京报:《不要让大象走进房间》里,兄弟俩正好在吵架,此时小象走了进来。他们都在等对方开口,但谁也没说话。在沉默中,小象长成大象,把房间挤塌。“大象”代表什么?

大吴:“房间里的大象”是西方的一个著名谚语,指在公共领域中,人们对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保持集体沉默的现象,一般用于隐喻宏大的事件。

但我发现,这和东亚文化中常见的“沉默”有相似之处。我对后者更感兴趣,它更私人,也更和我的生活相关。


《不要让大象走进房间》

作者:大吴

版本:接力出版社

2024年4月

在这个故事里,兄弟俩不知道爸妈卧室也有一只鸟,也在慢慢变大……有了父母这条线,故事往上走了一步。我有了信心,判断这个故事能立住。

我不是在揭示家庭里的“冷漠”,它实际上是一种内敛。把故事讲出来,且讲得有趣是我的全部目的。至于要“揭露”什么或者得出某些意义,就把这部分交给读者吧。

“大象”就像我们生活里的一些小事,像是房间有点乱,本应该打扫的,但懒得收拾那一下,就变得越来越乱。我觉得,这样的时刻还挺多的。


《不要让大象走进房间》插画。

新京报:你的作品里经常出现神秘力量。《树王》里,树会无穷长大,甚至把城市倾覆。《不要让大象走进房间》里,大象突然出现,没来由地进入房间,

大吴:创作的时候,我所有的激情都专注在讲述一个吸引人(至少是吸引我自己)的故事。在创作技巧层面,我关心图文叙事的自然和流畅。至于书中出现的角色、元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我还从来没思考过呢。

这样总结起来一看,确实是有许多超自然元素。我小时候对神秘事物感兴趣,成年后也念念不忘。比如,我在《游河》里画了水怪,在《露营》画了UFO(不明飞行物)。

实际上,我在画《露营》的时候,编辑有提过,让我在结尾处理成一个梦——UFO在孩子的梦里出现。我坚持要画成有UFO,只是兄弟俩没当场发现。

是真的,我到现在都相信UFO存在,只是目前的技术还观测不到。宇宙这么大,我不相信只有人类这一种高等生物。可能在某些层面上,创作这样的故事也是为了满足自己。


《露营》插画。

新京报:《小鸟和雕像》里,“雕像”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它短暂地被人喜爱过,又被迅速抛弃,被雕成了小熊、牧羊犬、小鸟。不过结局是“大团圆式”的,它被路过的魔法师变成鸟,和陪伴自己的小鸟并肩飞行。

大吴:《小鸟和雕像》第一版的发行量不是很高,但一直有人提起它。去年10月底,我去江苏做活动,一位阅读机构的主理人跟我说,在我所有的书里,他最喜欢这本。又过了一个月,我去深圳做活动,一位幼儿园园长说了同样的话。成人来看这个故事,可能有更多感受。

人们爱雕像,它就无比瞩目。但有了更宏伟的雕像,它就被丢到一旁,日渐破败。不只是雕像,在生活中也一样。你有的一切,都是外界赋予你的,比如职位、声名、光环。一旦失去了某个身份,好像人就彻底变了。

起初,雕像占优势。小鸟不起眼,不强壮,也不聪明,经常被同类排挤。后来,雕像被人遗忘,变得面目全非,小鸟还是一直陪它,爱它。

在主流的叙事里,单向的付出一旦得不到回报,就被视为全面的失败、彻底的崩溃。我不这样看。在我心里,小鸟更有力量。哪怕在小鸟最卑微的时候,它的爱也有价值。如果小鸟不仰望雕像,即便雕像再伟岸,对小鸟来说都毫无意义。


《小鸟和雕像》

作者:大吴

版本:蒲蒲兰绘本馆|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5年3月

小鸟在付出爱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看似小鸟卑微,但它才是拥有强大灵魂的一方。原本的结局并不是“大团圆”。在最后的修改阶段,我改掉了结尾,让故事更“儿童友好”。

那段时间,正好是电影《江湖儿女》上映。我发现,真正有义气的是女主角“巧巧”,而不是整日在外呼朋引伴的“斌哥”。这也是一种“错位”。这和我在书里想表达的相似。

新京报:也就是说,爱本身有力量,过程比结果重要。我突然想到,在主流的价值观里,你去做一件事情,必须成功。只有成功了,你做的才有意义,否则就是胡闹、瞎搞。

大吴:对,电影《完美的日子》就在讲这件事。主角是一名厕所保洁员,他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把一切打理得秩序井然,充分享受工作和生活,会对着天空和花草露出由衷的微笑。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对他来说都是完美的一天。但在世俗的眼光里,他无疑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这和我们过去经历的,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四十年有关系。这导致我们的价值观太单一了。

新京报:讲讲果园吧。

大吴:因为家里有一个果园,我从小在自然中长大,天然亲近动植物。后来,我画“散步”系列,也源于这段生活经历。

小时候,我和哥哥都喜欢养宠物,尤其是鸟类。印象很深的是,我们养熟了一只小鸟,散养一段时间后,它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彻底野化了。后来,我们在外面看到一只体型相似的小鸟,就会猜测它是不是我家的小鸟(笑)。这样的念想持续了很久。那么多年过去,我现在也养有一只鹦鹉,它快8岁了。我哥哥也有他自己的宠物鸟。


小鸟和《树王》,大吴供图。

前阵子,我妈还讲起果园,讲了很多务农的艰辛。她还提到,经营果园的神奇——每次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第二年总会赚回来一些。总之,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大概是我读大学的那几年,我爸不再租地了。小时候,我就知道地是租的,但在我心里果园就是我家的(笑)。有段时间,我经常做梦,梦见果园还在,突然有很多陌生人闯进来,我进入了战斗状态。我想把他们赶出去,但又知道租约没续,自己失去了赶走他们的资格。

我爸经营果园的时候,会根据行情调整作物。比如,水果价格低了,那就砍掉一些果树,种丝瓜、花生……不管怎样调整,地总会用上。但后来,这片土地变化很大。有的地方种上了“经济作物”桉树。桉树很“霸道”,它长得快,长得高。一旦栽了它,这里就种不了别的作物,种了也活不成。

几年前,老家建起了机场,高速公路多起来,周围盖起了现代化的建筑。老家原来是一个偏僻的地方,它正在经历剧烈的城镇化,我每次回去都有新变化。


大吴的家乡。

新京报:你创作的《稻草人流浪记》里,稻草人很迷茫。它不像《不要动一只蜗牛》里的兄弟俩有明确的目标(去镇上购物),也不像“散步”系列里的哥俩单纯只想冒险。孩子们应当如何应对迷茫?

大吴:创作《稻草人流浪记》时,可能与年轻时的心境有关。任何一个普通的年轻人,都有类似的“流浪”时刻:出生、成长于小地方,到大城市求学、工作,有人离开,有人留下。

年轻人没有权力,没有财富,又不像儿时那样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有的仅仅只是年轻。


《稻草人流浪记》插画。

我应对迷惘的方式是不停写作。上高中时,我开始投稿,在杂志发表少年小说,陆续有同龄读者给我寄信。我们班有一个班级信箱,因为我取件次数较多,钥匙一直由我保管。

实际上,我是先发表小说,然后再把画画捡起来,继而创作绘本。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现今能从事喜爱的工作。

对于现在的孩子,我没有什么发言权。我只知道当孩子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新京报:《去找奶奶的那一天》里,小男孩的故事是真的吗?

大吴:现实中,我没一个人去过镇上,那太危险了,而且我太小,不认路。奶奶也没在镇上住院。但书里的情感是真的。有朋友看了这个绘本,就会想我和奶奶“天下第一好”。

其实我还有一个小表妹,她出生半岁就由奶奶带,直到念完初中才离开。她待在奶奶身边的时间比我长。她和奶奶的关系,比我更紧密。如果表妹也是写作者,她来写这个故事,会比我写得感人。她们生命连结得更深。


大吴的家人,大吴供图。

新京报:怎样克服创作中的痛苦?

大吴:只要创作就会痛苦。尤其是,当我的能力达不到我的想法和审美的时候,就会非常痛苦。这就像人,都有生老病死。我无法去掉这一部分(痛苦),只能接受。好在创作的快乐总会远远大于痛苦,这样就足够了。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不要把创作神圣化,不要过度美化它。它就是一份常规工作,和其他工作没有区别。当我把创作看得更平常,自己也会更容易进入。

前段时间,我看了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的一篇访谈。他说,自己最想做的不是写作,而是摇滚。我挺震惊的,他的文学成就那么高,大家的预期一定是他多么热爱文学,但他却坦诚地表达这不是第一选择。我从中得到的启发是:人应该尽可能坦诚,尤其是从事创作工作的人。

如果不考虑赚钱,我可能想当导演。我最初想画绘本,源于我对动画片的热爱。看了之后很喜欢,觉得自己也能画。但我目前的能力,不足以让我去当导演。实际上,绘本也是一个小剧场,它需要故事,需要动感,需要埋伏笔,跟导演思维有点像。我热爱创作绘本,我也擅长,所以我选择它。

新京报:你怎么突然想到给李娟画插画?“追星成功”意味着什么?

大吴:“给喜欢的作家画插画”是我一直以来都有的幻想,这也是画画的动力之一。只不过那天又想起这件事,然后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巧合。

第二个问题,我特地去想了(笑)。最大的意义是,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得到过真正珍贵的事物,就不会被一些虚假的东西迷惑。就像你见过了黄金,就不会被镀金的石头蒙骗。这促使我去思考,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新京报:你似乎很早就想明白,自己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直奔“金字塔顶尖”(“马斯洛夫”的“自我实现”)?

大吴:你说得对,完全总结了我们这次聊天的核心。很早之前,我有一位关系很好的前同事说过类似的话。当时,我还没出绘本。他用调侃的语气说:“你看,我们都在底层挣扎,你都不在意(现实层面的利益)了。”

说真的,我是“天选打工人”——即便做一份煎熬的工作,也能实现晋升。在职场上,我越努力,领导对我期待越大。一旦我的能力跟不上领导对我的需求,双方都很煎熬。那段时间,我深深体会到“所有的礼物都暗中标好了价格”的含义,所以不羡慕任何一个大厂人。

对我来说,“尊重需求”“自我实现”和“生理需求”同等重要。我为了实现目的,做了许多努力。我认为自己是务实的,是有计划的、理性的,但朋友觉得我太浪漫主义。这里存在着一重“错位”。我当然需要物质基础,也要维持生存。好在我的物欲很低,不买奢侈品,衣食住行都不讲究。

新京报:不上班,不会焦虑吗?

大吴:我之所以觉得不上班快乐,主要是我上班时太痛苦了。快乐是对比得来的。

我真的不喜欢上班,它让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上面。但这种话不适合在公开场合说,谁又能不上班呢?我虽然最近没上班,但一直在工作。

我很小的时候,就渴望自由地支配时间。上小学四年级时,在一次放长假前,我给自己安排了很多作业以外的计划,比如画画、剪报、做标本等等。后来,假期过得如何,我没印象了。但当我列计划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这些时间全是属于我自己的。

处境变化后,人的思维方式也会变。以前,我不会说“不上班这一年过得最开心”这样的话。那时,我会有很多顾虑。比如,“那些还在忍受上班之苦的人会怎么想?”或者“好话不要说得太早,谁笑到最后还不知道呢!”但现在无所谓了。“照顾他人感受”和“让自己及时开心”同等重要。

我真的觉得,30岁以后人生好像变好了,变得更容易了,更快乐了。这也是对比以前的一种感受。

年轻时总是活在困惑中,被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左右,被未知的将来困扰,有很多的欲望和虚荣,也很在意他人的目光。年龄增大后才渐渐不那么轻易受到外界影响。虽然人生的可能性变少了,但是相应地,年轻时的彷徨、虚荣也在减少,这让人更加平静。虽然没有20多岁有活力,可能性也在减少,但我不想回到过去了。

新京报:你的创作状态怎么样?

大吴:目前,我的创作欲挺旺盛,写故事和画画同时进行。我希望风格上多些改变,甚至有意放缓创作速度,留出一些时间去过渡到创作的下一个阶段。

采访/江玉婷(自由撰稿人)

编辑/王铭博

校对/柳宝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家卫说唐嫣很装”热搜爆了!7段录音曝光,涉刘诗诗、陈道明、游本昌......

“王家卫说唐嫣很装”热搜爆了!7段录音曝光,涉刘诗诗、陈道明、游本昌......

新民周刊
2025-11-01 14:34:39
上海37岁无业男砸金店,不抢金不反抗不伤人,背后隐情让人心酸

上海37岁无业男砸金店,不抢金不反抗不伤人,背后隐情让人心酸

水泥土的搞笑
2025-11-02 07:58:58
救谁?乌军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红军城,被俄军全歼!

救谁?乌军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红军城,被俄军全歼!

胜研集
2025-11-01 18:30:20
2026年,这6大变化可能全面爆发!谁先看懂,谁就领先一步

2026年,这6大变化可能全面爆发!谁先看懂,谁就领先一步

小白鸽财经
2025-10-21 08:45:47
锁姐医美失败的瓜

锁姐医美失败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10-31 19:50:29
果然,见完中方,高市早苗连续2天会见台独,外交部的回应不简单

果然,见完中方,高市早苗连续2天会见台独,外交部的回应不简单

林子说事
2025-11-02 05:56:22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1 05:10:03
秦雯袭警完整录音曝光!事后还拿下三八红旗手,多家官媒呼吁彻查

秦雯袭警完整录音曝光!事后还拿下三八红旗手,多家官媒呼吁彻查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2 11:38:53
1979年打越南,邓小平提前放出口风没人相信,为何唯独李光耀深信

1979年打越南,邓小平提前放出口风没人相信,为何唯独李光耀深信

南书房
2025-10-24 16:01:25
斯诺克战报!中国军团1胜2负,周跃龙大逆转,白雨露145分创纪录

斯诺克战报!中国军团1胜2负,周跃龙大逆转,白雨露145分创纪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2 14:30:57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21:32:14
活久见!山东一租客租了17年房子,房东要卖房,租客说有她的一半

活久见!山东一租客租了17年房子,房东要卖房,租客说有她的一半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0-31 15:54:46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火山诗话
2025-11-02 11:19:05
当中国拥有30艘055型大驱逐舰时,世界将是何种格局!

当中国拥有30艘055型大驱逐舰时,世界将是何种格局!

近史博览
2025-11-01 16:33:21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最新!金股名单来了

最新!金股名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12:50:11
谍战剧要卷起来啦!七部待播大剧,谁会一骑绝尘呢?

谍战剧要卷起来啦!七部待播大剧,谁会一骑绝尘呢?

君笙的拂兮
2025-11-02 14:31:54
再有钱,在权力面前屁都不是

再有钱,在权力面前屁都不是

霹雳炮
2024-08-29 21:53:04
突发特讯!外交部通告全球:就日本领导人涉台错误言行,强烈敦促日方反思纠错,罕见言辞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外交部通告全球:就日本领导人涉台错误言行,强烈敦促日方反思纠错,罕见言辞引爆国际舆论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02 00:26:12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Barrons巴伦
2025-10-30 18:11:10
2025-11-02 15:47:00
新京报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
好新闻,无止境
544843文章数 25051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被溥仪卖给日本的王羲之真迹,内藏20幅罕见手稿,揭露草书最深层奥秘!

头条要闻

"最快女护士"张水华获得"复出"后首个全马冠军

头条要闻

"最快女护士"张水华获得"复出"后首个全马冠军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被溥仪卖给日本的王羲之真迹,内藏20幅罕见手稿,揭露草书最深层奥秘!

亲子要闻

什么是“泪失禁”?00后孩子跟父母完全是2个物种!

旅游要闻

云南盈江:用观鸟和暖冬优势带动旅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