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大家好!这里是 996 咖啡吧,我是你们的咸鱼哥,来一杯冰美式,你喝咖啡,我讲故事。
这几天造船圈的新闻挺热闹,一条来自南半球,一条关乎东北亚,凑在一起看特别有意思。10 月 14 号,新西兰铁路部长彼得斯官宣,把两艘大型跨岛渡轮的订单给了中国广船国际,取代了之前韩国现代尾浦船厂的项目。就在同一天,咱们商务部也发了公告,制裁了韩国韩华海洋的 5 家美国子公司。
![]()
![]()
一边是中国船厂接下数十亿的国际大单,一边是韩国船企因站队美国遭反制,这看似不搭界的两件事,其实藏着全球造船业格局的大变化。今天我们来简单聊聊。
新西兰的“换单”背后的故事
新西兰请棒子造轮渡这档子事,堪称 “国际造船项目翻车典型案例”。
这事儿得从 2020 年说起,当时新西兰工党执政时期,政府搞了个叫 iReX 的跨岛渡轮项目,想换掉南北岛之间那些船龄超 28 年的老渡轮,这些老爷船动不动就故障停航,甚至还发生过船开到水中央,动力突然失效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国家交通大动脉。
所以就开启了国际招标,最终韩国现代尾浦船厂因性价比最高中标了,当时中标价格是两艘船5.51亿新西兰元。当时看着挺美,可到了 2023 年 12 月,新上台的新西兰政府直接叫停了项目,理由简单粗暴:花钱太多了。原来项目初期预算 14.5 亿新西兰元,最后硬生生涨到 40 亿,超支了近 30 亿,相当于多花了 120 多亿人民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棒子给的方案是船身220米长,现有的港口和泊位都需要全面改造,这预算就已经不受控,蹭蹭的往上涨。
这就好比我们家买了一台大冰箱,结果发现入户门太小了,需要把门拆了,搬进了后又又发现放的位置不够宽,需要把餐厅的墙砸了,这倒好,买了台冰箱,结果发现自己家需要拆门、砸墙重新装修,5000块的冰箱,最终加上装修花了50000,这谁受得了!
更离谱的是,直到取消合同,韩国船厂连一艘船的影子都没造出来,可新西兰实实在在已经花了 6.71 亿新西兰元,其中给现代尾浦的定金和违约金就有 2.22 亿,等于白扔了 27 亿人民币。
换谁都得心疼这笔钱,所以新西兰政府干脆推倒重来,前期花的钱就当是花钱买教训了,开启全球重新招标,最后挑中了中国广船国际,这次广船给的方案是船身200米,完全匹配现有码头和泊位,就算是加上前期交的学费也比之前棒子给的方案省钱。所以新西兰铁路部长彼得斯说得很实在:“广船的专业能力和规模,让我们对这个务实的计划有信心”,潜台词就是 “既能干好活,又不会乱花钱”,据说这波能给纳税人省数十亿新西兰元。
我们来细细看看这次广船国际接下这单,给出的解决方案具体有什么不同。
渡轮船身长 200 米,能载 1500 名乘客和 40 节铁路车厢,这要求对棒子的现代船厂可能是个考验。但对广船来讲这不算啥,因为今年 4 月刚给地中海航运交付了两艘豪华客滚船,其中一艘载客量 1785 人,车道长达 3080 米,比新西兰要的船还能装,而且比合同期提前 10 个月交货,试航后 5 天就交船了。
这次广船国际能接下这单,更重要的还是技术过硬:动力系统满足全球最严的环保标准,能回收主机余热省电,船底涂的防污漆还能降碳排放,连隔离病房和防疫系统都配齐了,这些正好戳中新 Zealand 对绿色安全的需求。
其实这不是中国船厂第一次接这种 “救火订单” 了。今年 6 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渡轮公司也把 4 艘渡轮订单给了中国船厂,因为他们那几艘 50 多岁的老船,光 2024 年维修费就花了 1400 万加元,最后选中国船厂的理由和新西兰一样:技术靠谱、交付准时、成本合理。
所以大家可以明白,为啥中国船厂在2021年接单量2280万CGT(修正总吨(Compensated Gross Tonnage)),占世界份额的50%(这个已经离谱了),到去年2024年接单量已经猛增到4645万CGT,占世界份额超70%(这个就更离谱了),技术加交货能力是我们全球狂揽接单的底所在。
我们来看看过去十年发生了什么?
中韩造船业:从 “并驾齐驱” 到 “此消彼长”
新西兰换单这事儿,看着是单个项目的选择,其实是中韩造船业十年竞争的缩影。放在十年前,这种高端渡轮订单基本是韩国船厂的囊中之物,中国只能接人家看不上的低价单,但数量多。
我们先看一组扎心的数据。2024 年全球新接船舶订单里,中国占了 71%,韩国只剩 17%,创了 8 年新低。以前韩国靠 LNG 运输船这种高端船型撑场面,2018 年还拿了全球 94% 的 LNG 船订单,可到 2024 年,中国 LNG 船订单占比已经追到 48%,和韩国的 50% 就差一口气。更别说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这些主流船型,中国早就占了绝对优势,2024 年前 9 个月,中国新接订单 9914.7 万载重吨,是韩国的 5 倍多。
韩国造船业的下滑,一半是自己战略走偏,一半是中国船厂追得太狠。2010 年代全球集装箱船需求暴增的时候,韩国船厂嫌这种船利润低,一门心思扑在高附加值的 LNG 船上,结果把主流市场让给了中国,尽管中国拿到的这些订单,数量多、价格低、利润更低,甚至有些订单是压着盈亏线走的。
大家还记得我们的工业品制造,是怎么从“血汗工厂”,走到世“世界工厂”的吗?先在低端疯狂卷成本、卷效率、卷服务,这些基础夯实之后,我们就开始上档次,卷技术。
中国造船工业,跟这是一样一样的,等他们想回头的时候,中国船厂已经靠规模化生产把成本压了下来,还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 —— 像靖江造船基地,配套率超 40%,光亚星锚链就占了全球 60% 的市场,从零件到整船都能自己搞定,韩国想追都难。
到了这几年我们的造船业已经是 “量质齐升”。沪东中华能造全球最大的 LNG 运输船,江南造船造出了 700 标箱的纯电集装箱船,广船国际更是交付了 33 艘 LNG 双燃料船舶,涵盖油船、客滚船等多个类型。2024 年交付的国产大型邮轮 “爱达・魔都号”,光零部件就有 2500 万个,技术复杂度堪比航母,这要是放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大家都知道,LNG领域之前可是韩国船厂的看家本领,市占率在90%以上。这才几年,韩国的接单量下降到只剩50%了,韩国造船业看着这极速下滑的速度,也不是没挣扎过,联合韩国政府一起搞了《再腾飞战略》《超级差距战略》,想保住高端市场,可架不住中国的 “全面开花”。
其实这不难理解,“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之前只做高附加值的产品,再让它去抢低附加值的产品,除了内心看不上之外,实际上它已经没有能力控制成本,接了就是明着亏钱,现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也需要去跟中国造船业去卷价格和卷服务,当技术差距越来越小甚至有些技术还不如中国造船厂的时候,这已经没法竞争了。
所以这次新西兰选广船,本质上就是选了 “性价比 + 技术保障” 的最优解。
韩国船厂除了这些困境这外,还有一个更难的难题,因为他们也是美国资本的一部分,当中美毛衣战上强度的时候,它也要跟着遭殃。
制裁韩华
就在新西兰官宣订单的同一天,中国商务部宣布制裁韩国韩华海洋的 5 家美国子公司,这事儿和造船业的格局变化更是直接挂钩。
很多人说韩国是 “被中美夹在中间遭殃”,但仔细扒一扒,这更像是 “自作自受”。
事情的源头在美国的 “301 调查”。美国想搞 “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 计划,可自己造船成本是亚洲的 5 倍,2025 年全年才造了 1 艘大型商船,根本撑不起来,于是就拉上韩国当 “帮手”。韩华海洋立马递了 “投名状”,不仅收购了美国费城造船厂,砸 50 亿美元升级产能,还主动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写信,支持对华限制措施,甚至提供所谓 “中国补贴情报”,成了美国打压中国造船业的 “马前卒”。
更过分的是,韩华还帮美军修船,今年 3 月刚完成美军后勤补给船的大修,打算逐步帮美军造军舰,彻底融入美国军工复合体。这种主动站队的行为,自然会引来反制。这次制裁直接禁止中国境内组织和这 5 家子公司交易,看似力度不大,实际正中要害 —— 韩华造船高度依赖中国的船用钢材、阀门等配件,供应链一断,建造成本至少涨 10%,费城造船厂的扩产计划也得泡汤。
韩国自己也清楚理亏,被制裁后没敢强烈抗议,只说 “要和中方沟通降影响”。庆熙大学教授都看得明白,这制裁是 “一箭双雕”,既敲打了帮美国遏华的企业,又给美国的造船计划泼了冷水。其实不止韩华,三星重工、HD 现代这些韩国船企也在和美国合作,现在都开始担心 “下一个被制裁的是自己”。
熟悉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东大搞对等反制从来不是 “一刀切”。这次只制裁韩华的美国子公司,没波及韩国本土业务,就是留了余地。说白了,反对的不是中韩合作,而是借合作之名打压中国的行为。
结语
好啦,咖啡喝完!
简单总结,这两件事串起来看就特别清晰了:新西兰换单是市场用脚投票,制裁韩华是规则对不当行为的回应,本质上都绕不开 “实力” 二字。
韩国造船业的 “双重暴击”,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好好反思。曾经的技术优势被追平,主流市场被抢走,现在又因站队美国遭反制,说到底是没摆正自己的位置 —— 既想靠中国供应链压成本,又想帮美国遏华赚好处,哪有这么好的事?
中国造船业能接住新西兰的订单,靠的不是运气,是 33 艘 LNG 双燃料船的交付经验,是提前 10 个月交船的履约能力,是从锚链到主机的全产业链实力。
这事儿也给所有国际企业提了个醒:在全球化时代,选边站从来都是高风险游戏,商业合作的本质永远是 “互利共赢”。新西兰不管是以前选韩国还是现在选中国,看的都是 “能不能省钱、能不能干好活”;中国反制韩华,针对的也只是 “帮人打压自己” 的行为。
从更大的格局看,造船业是 “大国重器” 的缩影。2023 年中国超越希腊成全球最大船东国,2024 年拿七成订单,这些数字背后是万亿级的研发投入,是无数技术工人的积累。新西兰的渡轮订单,不过是这波崛起中的一个注脚。
我就这么一说,你就这么一听,如有雷同,纯属瞎编,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下次再聊,我是你们的咸鱼哥,欢迎点赞关注转发一键三连哟!
欢迎关注,一起来聊!
关键词:中国造船业、广船国际、技术优势、效率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