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特区政府于今年7月宣布“粤车南下”的政策方向,并将于11月正式实施。作为“港车北上”的反向互惠安排,“粤车南下”计划将允许合资格的广东私家车以提前预约形式经港珠澳大桥到香港作短期商务、探亲或旅行。在“北上消费”大行其道与香港本地零售市场疲软的背景下,“粤车南下”安排是否能为香港经济注入新活力?这一政策又是否有延展至允许广东以外省市车辆进入香港的可能性?
针对以上问题,立法会议员、中国香港汽车会企业事务顾问何敬康在香港经济导报第二期“经导圆桌会”中以“探索粤车南下对经济影响及扩展至外省车的可能性”为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强化香港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角色
何敬康表示,粤车南下政策的核心安排为初期每日允许100辆粤车进入香港市区,相信按照试行情况进行调整之后,这一每日配额会有上升空间。他指出,虽然政策目前指定的入境口岸仅限于港珠澳大桥口岸,但入境的粤车每次可在香港最多逗留三日,这一安排有望能够鼓励香港消费及旅游市场。
他指出,“粤车南下”政策的推出正值香港旅游业面临本地居民北上消费及国际旅客消费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政策所针对的群体正是内地的高增值消费群。何议员说,根据过往资料显示,拥有私家车的群体消费能力普遍较高,原因是驾驶一族不仅是消费者,也更倾向于成为过夜停留的深度游客,这正是香港旅游业、酒店业及餐饮业所急切需要开发的高增值旅客。
此外,何敬康表示,“粤车南下”与早前实施的“港车北上”属于双向互动政策,这也标志着大湾区经济融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从“港车北上”的实施经验来看,这一政策便利了港人北上进行商务出行及探亲旅行,如今“粤车南下”同样为内地的旅客及商务人士提供了便利,这种双向流动将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角色,也可以促进区域的经济协同与发展。
针对“粤车南下”政策,香港机场管理局也将同步推出“Park & Visit”计划,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开设自动化停车场,提供入境前的“泊车转机”安排。何敬康指出,粤车南下车主可以选择将车辆停泊在口岸停车场,直接从香港机场转飞海外,这一措施既可以巩固到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也有助于培养机场岛的商业生态,可以顺带带动到周边的零售和餐饮发展。
潜在挑战:安全、配套与执照问题待解
然而,面对“粤车南下”政策落地的呈现效果,何敬康议员也结合社会观点提出了几点担忧。
安全隐患与适应问题。由于内地驾驶人士普遍缺乏右舵驾驶经验,香港路面与内地比又相对狭窄,交通规则也更复杂,因此粤车南下时可能会存在驾驶安全隐患。何议员建议,香港特区政府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例如通过短片、安全指南等帮助内地车主熟悉香港路面情况和驾驶方面的注意事项。
停车配套和支付系统问题。他说,香港现时仍有较多停车场缺乏内地普及的车牌识别系统及适合左舵车辆的闸机,尽管运输署已协调不少商场改善系统,但短期内仍无法投入使用,内地驾驶者或仍需适应已有设施并配合八达通付款。
驾驶执照换领及流程问题。何敬康指出,当前香港的驾驶执照系统仍需优化。目前内地司机可以免试换领香港的驾驶执照,这会加剧运输署在牌照办理方面的“排队党”问题。他提到,一些中介机构在协助或代理内地居民或香港市民换领驾驶执照时产生了不便情况,立法会目前也在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四项建议:稳步推进政策 完善配套与宣传
面对“粤车南下”政策落地后的机遇和挑战,何敬康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一、分阶段推进政策落地,动态调整指标。政策实施初期应密切监察粤车南下对香港交通带来的影响,在不为本地交通带来负担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指标。
二、加强配套设施和宣传的双轨并行。香港特区政府应与本地商场及停车场紧密合作,加速升级支付和闸机系统,尽快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通过大湾区平台发放驾驶指南,降低南下车主的适应门槛,在减轻香港本地交通负荷的同时,减少由于粤车车主不适应而引发的混乱或意外。
三、完善执照换领机制。运输署应陆续改善流程,正视申请流程的功能性,不外乎是要打击排队党,确保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希望不要为其他香港市民的业务申请操作带来不便。
四、粤车进市区需双向适应期。他呼吁,作为香港道路的使用者,香港市民应积极迎合“粤车南下”政策,未来在市区内见到内地牌照车辆时多些礼让,尽量提供更多协助,用同理心去理解内地自驾人士来到香港的难处,对南下粤车多一分包容与帮助。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在人情方面的协助可能更胜过书本上或者网络上的信息宣传。”何敬康说道。
拓展可能:从“粤车南下”到“各车南下”的未来展望
根据香港运输及物流局的安排,作为“粤车南下”的一部分,临近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的两个自动化停车场除供广东车辆使用外,也供澳门私家车经大桥来港停泊。将车辆停泊在“转机停车场”的旅客可到香港国际机场转乘飞机,而停泊在“访港停车场”的旅客则可以到大桥旅检大楼办理入境手续,为访港旅客提供多一个选项。
何敬康表示,澳门的道路状况与香港近似,澳门车主的驾驶经验也与香港更为相似,除旅游、商务之外,澳门市民也会经常性来港寻求医疗、法律等专业服务,因此澳门车主这一消费群体也会为香港带来正向影响。香港特区政府未来可以争取双向政策,洽谈“港车澳去”计划,促进大湾区,尤其是港澳两个特区间的交通融合。
何议员进一步表示,希望在“粤车南下”首阶段运作顺畅后,将该计划扩展至内地其他外省车辆。他指出,考虑到来港路途因素,外省旅客通常在香港的停留时间会更长,消费潜力也相应更大,因此希望未来“粤车南下”计划可以拓展至“各车南下”。
“我们下一步希望可以和特区政府洽谈这件事。当然,涉及到与内地机关的洽谈,这会是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长远的过程,如果我们‘粤车南下’计划成功的话,我相信我们距离实现这一愿景也不会太远。”何敬康说道。
何敬康强调,“粤车南下”不单是一项交通政策,亦是推动香港经济多元化的关键一步,这一政策将为香港带来高消费客群,惠及旅游业、酒店业及中小企,促进商务流通,加速推动基础建设升级,只要香港能够妥善解决安全配套和管理上的问题,这一政策终会成为香港高端旅游与深度经济融合的新引擎。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本刊记者 刘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